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董海川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朱家务村人,武术家,一般被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中文名

董海川

别名

董明魁

国籍

大清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朱家务村

人物关系

程廷华

学生


外貌特征

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青年时认求真谛,行走江湖,云游四方为不给家乡族人招惹麻烦改名“海川”容纳江海百川之意。清嘉庆二年农历十月十三日,董海川出生在直隶文安县朱家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早年经历

董海川(明魁)祖父董博轩为董家十三代迁居河北廊坊市文安朱家坞村,有二子:董守兴,董守业。

董海川祖居纪念馆建成董海川金箔泥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塑像

其父董守业有三子:长子德魁,次子明魁,三子武魁。董海川幼时与堂兄董宪关系甚密,董宪喜文善武,必尽其术。受其影响,董海川嗜武成癖,与董宪形影不离,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以武会友。

早年便在河朔地区响有威名。听长者讲,明魁幼时聪明过人,嗜武成癖,终日研文武二途,家传武艺一点既通,并秉性刚直,疾恶如仇,时为贫弱者打不平。

青年时认求真谛,行走江湖,云游四方为不给家乡族人招惹麻烦改名“海川”容纳江海百川之意。清嘉庆二年农历十月十三日,董海川出生在直隶文安县朱家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董氏家族于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北藁城,后分化出很多支系,其中一支迁至河北雄县开口村,到了董继德这一辈,董氏家族再度迁居文安县富管营村,后因屡遭水灾,移居朱家务,从此安定下来,繁衍生息。

董继德有两个儿子,其中之一便是董海川的父亲董守业。董守业务农为生,也有人说他担任乡间的私塾先生,还有传言说他潜心研习少林武术。如今,各种传闻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父亲在武术上的造诣绝没有儿子董海川高。董守业有三个儿子,老大德魁;老二明魁,也就是董海川;老小武魁。


武术生涯

生于清代清嘉庆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年轻时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学众家之长。于清道光五年(约1824年),时年26岁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一去十三载。于道光十八年,年近四十余回归故乡,已改青年时之刚烈。朝夕习练揣摩,传授族人。时常外出数日,家人不知何为,问言访友。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董海川画像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其实系太平天国所派卧底探子,与慈禧太后身边近身侍卫交厚[该侍卫功力极深,后被追杀潜逃],宫内消息由该侍卫传递给董海川)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文安县(河北),2016年1月29日 (体育)董海川祖居纪念馆建成董海川金箔泥塑像 1月29日,在河北省文安县董村管区朱家务村,董海川第六代后人为来访者介绍董海川事迹。为纪念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1797——1882年)、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文安县以董海川祖居为基础,恢复祖居旧貌,并修建宽1米、高1.2米的董海川金箔泥塑坐像。


武术经历

名手出冀中

董海川少时家贫,少年时在乡间曾习武术,后离开家乡,小时候,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的堂兄董宪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向堂兄学习武技,二人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以武会友。董明魁身体健壮,力量惊人,两只胳膊长得也比一般人长,很多古书记载他的双臂“下垂过膝”。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明魁无法继续深造学业,他于是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对武功的钻研上,功夫不负苦心人,明魁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功底。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董海川画像


龙形游天下

26岁的董海川游吴越,过江皖,走巴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走之地包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名山大川,拜访各地高人隐士及武林高手。他到一处,访一处,学一处,常与人比手,验证所学。走过寒暑秋冬,气候在变,身边的景致也在变。北方的山粗犷,南方的山灵秀,北方的河奔放,南方的河蜿蜒……就像武术一样,北方的武术大开大合,南方的武术注重细节。董海川觉得,人的生命原本就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无法有归途的长路。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后来在盘山道长的传授下,董海川学会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单练及徒手器械。练完功,董海川便在山洞里打坐,即使闭着双眼,他依然可以感觉到穿梭在身边的午后的光线,听到清凉的风声,还有树叶落地的刷刷声。董海川接触到了《易经》,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易寒暑法则是把八卦中的八个符号,作为八个方位用于武术技击。

八年后,董海川艺成下山。从雄县开口的翻子门拳到南方道教的转天尊、八易寒暑掌法,这些都成了董海川之后创编八卦掌的基础。他在游历大山名川,遍访各派隐士高手过程中,通过学习、切磋,所吸收的一些技艺、招法,都成为之后八卦掌的生动素材。


大隐隐于宫

据记载,清朝当太监的大多出自两个原因,一是自幼家境贫寒,以太监作为谋生之路。二因犯有重罪,净身当差可免于一死。打抱不平杀害朝廷命官后董玉托在清廷总管内务府当差的朋友保举,董海川到王府当太监,一是可以把之前的命案勾销,同时也是因为,董海川始终没有忘记义军派他混入京城的重托。 正在此时,董海川一个提气腾空,轻灵跃起数尺之高,如旋风旋转而下,落地无声。肃王当下赐他七品首领太监,取代沙回回任护院总管。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著名传人

据万安公墓董海川墓志铭所载有六十九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步云、刘宝珍、梁振蒲、刘鳯春、司元功等。

未列入碑文的弟子有:全凯亭、阮古珍、梁世珍、贾岐山、张怀山、种香林、吴茂亭、李云贵、梁乐等人。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八卦掌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尹福、程廷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普、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成就较大、建树较高的佼佼者。这些人都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不过董祖师都是因材施教,因人授法,善于启发弟子从实际出发,以《易》理悟拳理,因此第二代以走为母、以变为法,流派纷呈,不拘一格,后来有五大流派,分别是尹派、程派、梁派、史派、张派。其中,尹福和程廷华最为有名,程廷华还是一位民族英雄。


开枝散叶


中国真实存在的九大武术高手之一——董海川

1920年 第四人为周恩来

长期以来,周恩来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温文尔雅的文官。其实早在遵义会议前,周恩来就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军事部部长等高级军事职务。他的军事理论和武装斗争的才能,与他从小就钻研革命理论、学习掌握中国功夫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期间,遇到了一代宗师韩慕侠,在向韩大师学武的过程中,师徒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他的警卫员孙吉树常到韩慕侠的女儿韩小侠家谈论周恩来练功的事,在谈到周恩来与警卫班练功时,孙吉树告诉韩小侠说,周总理的形意八卦功夫直到建国后仍很深,警卫班练擒拿时,周总理常给他们矫正动作,高兴时还会打一趟八卦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