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首詩道出了唐伯虎追求恬淡無憂的田園生活的理想。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風流倜儻,擁有8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只因秋香對他含情一笑(自作多情),就甘願賣身華府為僕,只為一親芳澤,最後抱得美人歸。這不過是影視劇的虛構,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顛沛流離,命運悽慘,最後在貧困交加中孤獨離開人世。

唐寅,字唐伯虎,生於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他詩畫雙絕,在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如果放到現在,唐伯虎就是一個大文豪、大藝術家,走到哪都是鮮花和掌聲。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穎,過目成誦,16歲時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被時人稱頌為“孺子狂童”。19歲時,唐伯虎娶江南名士徐延瑞的愛女,夫唱婦隨,嬌妻美眷,羨煞旁人也。但這一切卻在他25歲時戛然而止。一年之內,唐伯虎的父母、妻兒相繼病亡,就連他最疼愛的妹妹也自殺身亡。親人的相繼離世,年少輕狂的唐伯虎一下子就被擊倒。

他開始流連青樓,夜夜買醉,日日歡歌,來麻痺自己失去親人的痛苦。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準備科考。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祝枝山猥瑣好財,貪生怕死,經常坑唐伯虎,還把唐伯虎的畫偷出去賣了,但真實的祝枝山卻是唐伯虎惟一的良師益友,他不僅幫助唐伯虎走出失去親人的陰霾,還經常規勸唐伯虎戒驕戒傲。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唐伯虎參加弘治十一年(1498年)應天府鄉試,高中解元。這時的他志得意滿,目標直指來年的會試和殿試,似乎會元、狀元均可唾手而得。“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但命運再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因受徐經(徐霞客曾祖父)科場案牽連,他終生不得參加科考,唐伯虎的仕途美夢一下子就破碎了。屋漏偏逢連夜,這時,他的第二任妻子何氏也毫不留情的離開了他。這個世上,最後又只剩下他一個人。從此,他感情的窗戶也徹底閉上。

人生的大起大落,讓唐伯虎一下子從人人敬仰的風流才子淪落到世人恥笑的浪子,他開始了四處流蕩的生活。從揚州到杭州,從西湖到蕪湖,從廬山到黃山,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變得更加放蕩不羈,經常遊戲於秦樓會館之中,買醉於酒館樓社之間,感嘆於“世人皆醒我獨醉”。

只有在青樓,在風塵女子的虛幻奉承下,唐伯虎才會有一丁點自信。他漸漸迷失了自我,就連他常引以為豪的書畫也僅值幾個酒錢。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有一天,唐伯虎在青樓邂逅一位名叫沈九孃的女子。沈九娘雖然也是一個青樓女子,但她不像其他青樓女子那樣貪圖唐伯虎的錢財。況且唐伯虎窮的叮噹響,靠自己的書畫和親友的救濟生活。當時他的畫作可沒有後世那麼值錢,為了生活,他不得不畫春宮畫,寫豔詞淫曲,換取微薄的酒錢。

沈九娘為唐伯虎的才華所折服,用現在的話就是唐伯虎的超級粉絲。她仰慕唐伯虎,同情唐伯虎的遭遇,讓出自己的妝樓給唐伯虎作畫。每當唐伯虎作畫時,她就像一個侍女,靜靜地站在一旁,為他洗硯、磨墨、調色、鋪紙。時日一長,唐寅那顆冰冷的心再次被她點燃,他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耗盡家財為她贖身,娶她為妻,這在當時被視為傷風敗俗,為士人所不容。

當然,一個青樓女子如果只是做一個小妾,那會成為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但如果成為曾經的解元的正妻,那是士人萬萬不能接受的。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坎坷悽慘,最後貧困交加而死


為了不讓世人傷害沈九娘這個善良的女子,唐伯虎帶著她遠離這紅塵俗世的是是非非。他為她建了一座只有兩人生活的桃花庵,過著種樹換錢的生活,而她也為了他甘願過起清貧的生活。婚後不久,兩人惟一的女兒也呱呱墜地。

幸福的生活總是不長久。在唐伯虎42歲時,37歲的沈九娘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唐伯虎和他們惟一的愛女。嘉靖二年(1524年),54歲的唐伯虎在沈九娘離開人世12年後,也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他的好友祝枝山將他安葬在桃花庵附近,終於了卻唐伯虎生前期望的“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