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何要一脚踢死自己的儿子奕纬?

小小嬴政


道光皇帝一生虽然共有九个儿子,但在他50岁之前,却还只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

这皇长子奕纬的生母,是道光还在当皇子时府邸上一名给人端茶倒水的丫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为道光皇帝生下第一个孩子,同时也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个孙子。

奕纬的生母为此非常高兴,以为能凭借怀中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皇孙,改变自己的身份。

但事与愿违,因为道光自幼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又一向比较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被嘉庆诟病他德行有污。他认为这个孩子的降生会让他平时循规蹈矩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道光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孩子,也不给这个丫鬟一点奖赏,还随便给这个孩子取了一个名字—爱新觉罗·奕纬。



不过,在嘉庆听说这个孙子后,却是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嘉庆的第一个孙子,要知道当时嘉庆已经50岁,在古代这个年龄早已经是儿孙满堂,可嘉庆才终于盼来第一个孙子,其内心的高兴可想而知。

因此,嘉庆就下令册封这个丫鬟为道光的侧福晋,同时十分宠爱这牙牙学语的孙子。在嘉庆帝的一次生日上,他兴高采烈,封奕纬为“多罗贝勒”。又过了几年,嘉庆帝驾崩,道光正式登基为帝,成为大清朝第八位皇帝。

按理说,奕纬作为皇长子,也是当时道光唯一的儿子,理应的备受重新,但结果呢,在道光登基后,对身边人大肆封赏,却唯独只有奕纬一如既往地是“多罗贝勒”,至于他的母亲,也就勉勉强强地封了个“和嫔”,后来晋升为和妃,由此可见道光对他们母子有多不喜欢。

后来,在道光二年时,十四岁的奕纬大婚,道光都懒得去参加,甚至道光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奕纬,道光竟还因不曾征得自己的同意而大发雷霆。后来,随着道光的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出生,道光对奕纬变得是越发冷漠。



本以为,奕纬就将在这种缺乏父爱的背景下度完自己的一生,可谁知道烽回路转,在道光九年时,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先后夭折,道光膝下就只剩下奕纬这一个儿子。与此同时,这一年道光已经快50岁,身体又不是太好,按照正常的节奏看,他再添儿子的可能性实在不高。

在这种背景下,奕纬作为道光唯一的儿子,自然成为道光心中的接班人。于是,从道光九年开始,道光对奕纬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破天荒地关心奕纬的起居学业,还对奕纬嘘寒问暖。

但问题是,由于道光帝多年对奕纬的忽视,让宫中众人也都忽视奕纬,不对他进行管教,从而让奕纬养成了放荡不羁、顽劣调皮的性格,没有一点皇长子的尊贵与修养。此时,道光严厉的教导与无微不至的关心,反而成了奕纬的负担。

在奕纬看来,这二十多年来年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早已经习惯,所以他内心更喜欢原来的生活,因此他对道光给他的严厉教导反而各种反抗。这样一来,奕纬越是反抗,他身上的坏毛病就越是显露出来,这又让道光越发的后悔莫及,就越是想要好好管教奕纬。



于是,道光皇帝特意给奕纬请了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师来叫他学习,又一次,奕纬在上书房仍然心神不宁的。这位老师就慢腾腾地坐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奕纬说:“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这位老师字里行间,就是透出奕纬将来要继承大统的意思。

结果奕纬听后,直接愤怒的说道:“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把你杀了!”这位老师一听,坏了,这教书还教出个仇人来,于是赶紧向道光汇报,并坚决请求辞职。

道光皇帝听后,顿时火冒三丈,连忙叫人将奕纬喊了过来,当场怒发冲冠地训斥他,在骂到深处时,无法克制胸中怒火的道光皇帝,还冲上去踢了奕纬几脚。

巧的是,其中一脚刚好踢中了奕纬的重要部位,只听到他一身惨叫,当场就不省人事,随后太监们喊来太医医治,御医几次抢救无效,几天之后去去世。

道光皇帝因误伤而导致儿子死亡,感到十分后悔。下葬之日,道光帝扑在奕纬的棺椁上哭成了泪人。事后,他还给奕纬上谥号为“隐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

奕纬生前只是个贝勒爷,还是当年他的祖父嘉庆皇帝册封的。后来咸丰帝继位,追封这个长兄为“隐志郡王”。因为奕纬去世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咸丰皇帝就将乾隆十一子永瑆的儿子过继给他,这样奕纬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我是赵帅锅


实际上,道光皇帝旻宁一开始并没有想踢死长子奕纬,只是在气头上。不料踢的比较狠,竟然几天后就死了,正当24岁壮年。

那么,作为父皇的道光为何要龙颜震怒呢?其实,就是因为奕纬犯了忌讳。我们知道,自雍正皇帝之后,采取秘密建储制,皇帝不公开立太子,而奕纬说出了我是太子要当皇帝的话。奕纬的母亲是和妃那拉氏,在道光皇帝还是皇子时,和妃不过是府邸里端茶倒水的使女丫鬟,地位卑微。然而,道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临幸了她,生下了嘉庆皇帝第一个孙子。

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讲究礼法的宫廷里,第一个男孩竟然是奴婢所生,这是违背祖训的丑事,道光颇感羞辱。因此道光皇帝登基后,把本已经被父亲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的奕纬,剥夺爵位降居为普通皇子位。故而,奕纬的童年少年和他的母亲是在失宠的环境下生活的。历史就是这么奇妙,道光皇帝子嗣不旺,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竟然先后夭折了。

虽然不公开立太子储君,但是还是得培养继承人。此时的奕纬成了唯一选择,忽受很大重视。由于从小缺乏教育,放荡不羁野惯了,加上道光皇帝请了很多师傅,天天教他文辞道理,奕纬不爱读书非常厌烦,无法专一,依旧是心不在焉。

道光十一年四月(1831年),竟然对他的师傅说出了:以后我就是皇帝,我一定第一个杀了你。师傅大惊,就去给皇帝告密了,可以想到,道光很愤怒。就立刻把奕纬叫过来,狠狠训斥,谁说你是皇帝?并踢了奕纬几脚。

在气头上,没想到力气大了一些,踢到了奕纬的下部,不久竟然暴卒,仓促终结了性命。道光皇帝当然是追悔莫及,本意只是教训一下,不料酿成悲剧。只能在棺材前大哭一场,觉得长子自己从小不管,才会缺乏约束教养,令自己不满。成年了又被自己不小心给踢死了,怎么能不伤心?嗷嗷待哺的婴儿何罪,长大后不乖又何罪,不被宠爱,又遭变故。可怜的奕纬死后,道光帝就没有了儿子。

颇有一点巧合的是,奕纬去世后的当年六月,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就先后出生了,道光皇帝才有一点情绪抚慰。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勉强给后来帝位继承留下了一点苗裔。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道光皇帝的一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些事情虽然做出来了,但是考虑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会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悔恨不已。

就比如他的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就让他后悔了很长一段时间。

道光皇帝对自己长子出生的悔恨

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名字叫做奕纬,这个孩子出生在道光还只是一个皇子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出生并不光彩,是道光和一名丫鬟所生。

而且最重要的是,奕纬还是嘉庆皇帝第一个出生的孙辈后代,因此不管他的母亲如何,他的出生都受到了嘉庆皇帝的极度重视。

得知奕纬的出生后,嘉庆皇帝很是高兴了一段时间,并破格把奕纬只是一介丫鬟身份的母亲提拔为了道光的侧福晋,享受到了很非比寻常的地位。


按道理来说,奕纬作为道光第一个出生的孩子,道光应该是非常高兴的。

但是他并没有,在他看来,奕纬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就是一个耻辱。

原本他自己和丫鬟的事情只有他自己和少数府中人清楚,但是奕纬的出生,却使得自己的父亲皇帝以及天下人知道了自己和丫鬟的事情。

这在一向注重别人看法的道光眼中,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于是在嘉庆皇帝对奕纬的出生高兴之极的情况下,他才会对奕纬表现出了冷淡之极的态度。

在奕纬的整个成长历程中,道光皇帝都没有给予过他应有的宠爱,在严格管束其他孩子的时候,放任他如同野草一般自由成长,最终使得他培养出了非常散漫娇惯的性格。

这个性格,是导致奕纬最终惨死在道光皇帝脚下的重要原因。

道光皇帝无可奈何下的重视

奕纬身为道光皇帝的皇长子,他生前所受过的最好待遇是在嘉庆年间,在嘉庆皇帝在位的时候,他被嘉庆皇帝授予了多罗贝勒的爵位。

而在嘉庆皇帝驾崩、道光登基后,原本爵位应该有所提拔的他却没有获得提拔,反而被道光皇帝以各种借口给剥夺了嘉庆皇帝授予他的爵位,让他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皇子。

一直到死,才被伤心不已的道光皇帝恢复了贝勒爵位。

从道光当上皇帝后对待奕纬的态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对奕纬的出生是有多么悔恨了。


如果后来道光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死掉的话,奕纬可能就会一直在道光的这种不重视下生活下去,作为一个皇亲一直过着他的清平、富贵生活。

但是在道光的其他儿子都死掉之后,奕纬的这种生活却无法持续下去了。

接下来,作为唯一幸存儿子的他受到了道光皇帝的重视,虽然并没有授予其他的爵位,但却获得了被当成皇帝继承人培养的殊荣。

不过由于奕纬生性散漫惯了,所以道光皇帝为了防止他变成一个祸害江山的昏君,于是就决定趁着奕纬的年龄不大,对他进行了一番好的改造。

为了改造奕纬,他从朝廷中选出了很多大儒来专门教导奕纬,让他学习怎么做一个圣德的明君。


因为一句气话而丢掉性命的奕纬

而奕纬原本习惯了散漫自由的生活,这个时候突然被道光皇帝严格管束起来肯定是不适应的,再加上教导他的老师对他颇为严格,所以他就产生出了怨气。

在一次他的老师为了劝他好好学习、以后当一个明君的时候,他就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气反呛了老师一口,说:如果我以后当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老师在听闻奕纬的话语之后,显得非常恐慌,他知道奕纬是道光当时的唯一一个儿子、几乎是有百分百可能成为皇帝的。

他担心奕纬在当上了皇帝之后真的会杀掉自己,于是就在恐慌下跑去跟道光皇帝递交了辞呈,并跟道光皇帝诉说出了奕纬威胁自己的话语。

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语后,道光皇帝非常的愤怒。

他觉得自己那么努力地想把奕纬培养成一个明君,奕纬竟然说出了这种只有昏君、暴君才能说出的话语,这不免让他有些控制无法自己的脾气。

于是就把奕纬召了过来,如同现如今很多父亲对待孩子一样,想对他进行一番身体上的教育。


但正在他进行身体教育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一脚踢到了奕纬的下身,因此在用力过度下,直接把奕纬给活活踢死了。

虽然说道光皇帝一直对自己这位儿子很不重视、很不满意,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毕竟是当时自己唯一幸存的儿子,所以对于奕纬的死亡,他是非常悔恨而痛苦的,在奕纬死后,还为此流过了不少的泪水。

要不是没多久后他又有儿子陆续出生的话,可能奕纬死后,道光皇帝就彻底绝后了。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道光皇帝会踢死自己儿子的原因,他当时之所以会踢自己的儿子,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威胁了老师、说出了一番让他气愤不已的混账话,于是这才产生了教训的念头,不过道光皇帝当时并不是真的想要打死自己的儿子,只是因为失脚踢错了地方,才致使自己的儿子丢掉了性命。


孤客生


前言:

道光帝名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是嘉庆皇帝的嫡子,是清朝的第八位皇位,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六位皇帝。道光在位期间发生了很多令人烧脑的国家大事,但有外患的同时,道光皇帝还有一堆很烦人的家事,其中有一个他踢死了自己的大儿子。大阿哥究竟所犯何事,为什么被自己的亲爹活活踢死呢?

奕纬天生不具备“子凭母贵”的优势

大阿哥名为奕纬,他出生的时候道光帝可能是唯一一个不开心的人。道光帝当时还是一个王爷,大阿哥的生母是一个王府里地位卑贱的奴婢,虽然出身低贱但她却有着宏伟的志向,她想成为王爷的侧福晋甚至是嫡福晋。既然不能靠娘家她就只能靠自己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孤男寡女,她成功的爬上了道光的床。大阿哥的母亲说到底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只一夜她便怀上了孩子,还是一个男孩儿。

道光是一个十分好面子甚至有一些虚伪的人,他当皇帝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简朴,甚至在华丽的龙袍上弄了很多的补丁。道光十分不开心,第一个儿子的身份很尊贵,但他的母亲却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没有好的容貌好的修养好的出身,让他觉得低人一等。虽然他非常的不开心,但是他的老爸嘉庆帝确是欣喜异常,这可是他的嫡孙,他强制性的要求道光给了那个侍女侧福晋的名分,还在自己50大寿的时候封大阿哥奕纬为多罗贝勒。

奕纬:储君的不二人选

奕纬十八岁以前,道光只有他一个儿子,但皇帝道光仍然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槛,对大阿哥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后来,道光终于有了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老天仿佛在和他开玩笑,刚刚送给他两个礼物,却在转瞬之间把两个礼物狠狠摔碎。二阿哥和三阿哥都不幸早夭,道光又承受了强烈的失子之痛,大阿哥又成了继承皇位的唯一一个选择。

奕纬原本前途可观

储位不能儿戏,道光不能再使自己的小性子,他只能开始把大阿哥当做一个储君培养,大阿哥住进了撷芳殿。既然当成储君培养,所以配给大阿哥的老师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儒,是皇帝都要尊敬几分的人。但是大阿哥是一个武才,对于骑马射箭之事十分的精通,但就是学渣懒癌晚期,一看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恶心,一听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就头疼。虽然大阿哥每日都去尚书房听课学习,但他本身的学识文化基本没什么长进。这个可能和道光的遗传也有原因,道光虽然喜欢给自己立标签做身份,但他也是一个不尚学的人。

道光在和英国已经开战两年以后还不清楚英国实际的地理位置,还问身边的人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他对英国领导者是一个年轻的妇人也是十分的惊讶,还打听了女王丈夫的职务。

奕纬性格暴躁

大阿哥的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把大阿哥严肃的教育了一顿。当时大阿哥已经24岁了,相当于已经坐到了半个龙椅,他当然不能让步,便说自己上位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教自己的这些老师全部杀掉。这下老师慌神了,这是一个成年储君说出来的话,老师战战兢兢的把这些话告诉了道光。道光十分的生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道德问题,于是他宣来大阿哥想要责怪一番。

大阿哥面对道光的盛怒已经潜心认错,但是道光依然越来越生气,踹了大阿哥好几脚。踹的多不如踹的准,道光一脚踹在了大阿哥的要害之处,大阿哥没有救回来。

结语:

大阿哥去世的时候可能道光都已经觉得自己要绝后了,幸亏后面又添了几子。大阿哥可能也是古代死的最可怜最蹊跷的阿哥了,这也给道光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毕竟放眼于古代浩瀚史海,能够狠心将亲生儿子踢死的皇帝仅此道光一人!


亮郎才不尽


都别抢,我来答。

道光皇帝踢死自己的长子奕纬是一件很隐秘的宫廷秘史,这种事情一般来说你基本上是在正史中无法得知的,这件事之所以流传出来,还是因为一本书《老太监的回忆》。

这本书是清末太监信修明写的,他道光朝开始,一直侍候到溥仪即位,虽然道光去世以后中间经过咸丰,同治,光绪和溥仪四帝,但其实从道光去世到清朝灭亡不过才62年的时间。

所以说这些老太监都是活历史,很多世人不知道的宫廷秘史就是从他们这里流传出来的。

根据这本书记载,皇长子奕纬因为性格懒散,道光皇帝给他指派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臣当他的老师,但是奕纬因为生性懒散,而且性格乖张,不好调教。

虽然这位大臣使出浑身的力气,但就是无法让这位皇子专心学习。既然书本上的知识让他不感兴趣,这位大臣就想起用皇位作为诱惑,让他为了将来的皇位能够专心学习。

于是便苦口婆心的劝说他:“皇子要好生学习,将来才能继承皇位。”

但奕纬自小不受道光帝的重视,自由懒散惯了,而且性格很暴烈,他不屑的对这位老师说:“等我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把你抓来杀了。”

这位大臣一听很生气,于是跑到道光皇帝那里告了他一状。道光皇帝一听这还了得,当即命令把奕纬找来,一见这为不成器的皇长子道光就心烦,再加上他说了那么一番不符合身份和礼制的话。

道光便起身踹了他几脚,其实踢几脚怎么会把人踢死呢?关键道光踢的位置不对,大概是奕纬在躲闪的过程中,导致道光踢在了他的下身位置。

当时就把这个奕纬痛的满地打滚,道光连忙派人叫御医来医治,但那几脚踢在任何地方都可能不会导致这个结果,但偏偏踢在要害之处。

结果奕纬就这样一命呜呼,事后道光也很难过,只能将他厚葬,然后赐了一个谥号叫“隐志贝勒”,这其中恐怕也是别有深意,可怜这个皇长子年纪轻轻23岁就死了。

其实说起这个奕纬,他早年是并不受道光皇帝重视的,虽然是皇长子,但是清朝皇帝不太重视“嫡长子制度”,所以虽然身为皇长子,但是道光并不喜欢他。

早年也就没有花大力气去培养他,基本上属于放养。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的母亲是丫鬟出身,而且奕纬刚生下来的时候道光还没有继位,所以他担心这个孩子会影响自己在嘉庆心中的形象。

因为这些缘故,所以即便后来道光继位了,但他也不是很喜欢这对母子。1826到1829年,道光相继有了两个后代,但这两个皇子都在生下来一年便夭折了。

两个儿子的相继夭折,这不免让道光有点担心自己将来没有后代可以继承皇位,所以才想着把奕纬拉出来培养,虽然他不喜欢这个儿子,但是现实就摆在那里,如果不加紧培养他,万一将来自己没有后代,那岂不是要乱套。

所以从不受重视的一个皇长子,随着两个兄弟的去世,奕纬反而在道光那里得到重视。但是由于自小就不受重视,奕纬已经养成许多很不好的习惯。

这才有了上面那一幕恨铁不成钢的戏码,在道光的那几脚中,其实不难察觉掺杂着几丝对这个儿子的厌恶和反感,结果没想到道光自己没有把握住力度,几脚就送走了这个儿子的小命。

不过对他来说幸运的是,也就是在这一年,1831年,道光先后迎来两个儿子,其中第四子就是后来的咸丰,后来他又陆续生了几个儿子,没想到道光早年的播种能力不行,到了中年以后却满堂开花,自这一年开始,先后迎来6个儿子。

不过自咸丰以后,清朝皇帝的播种能力一个比一个差,从同治开始三代帝王都直接绝嗣了。


围炉谈史


道光帝绵宁(改名旻宁)即位时已经39岁了,年龄偏大,而他能选择的继承人并不多。好在道光帝在50岁后连生好几个宝贝儿子,解决了后顾之忧。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争位,最终四阿哥胜出,就是咸丰帝。其实在道光帝晚年得子前,他还有三个儿子,只是都已过世。其中,混得最惨的,就是大阿哥奕纬。

奕纬之所以命运悲惨,主要是他的出身不好。奕纬的母亲那拉氏,是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出身,被分到二阿哥绵宁府上做丫环。那拉氏有几分姿色,而且为人伶俐。她知道自己的下半生富贵都系在二阿哥绵宁身上,便想办法巴结绵宁。绵宁也是“一时糊涂”,和那拉氏有了实质关系。很快,嘉庆十三年(1808年),那拉氏为绵宁生下了儿子。

那拉氏满心欢喜地以为给二阿哥生了长子,她就赢得了一切。但是,绵宁面对他第一个儿子,却非常恼火。绵宁是嘉庆帝嫡子,帝位十有八九是他的。可这个时候,丫环却给自己生孩子。传出去,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会对自己将来继承帝位产生威胁。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绵宁又不能不管,随便给起个名,叫奕纬,然后就懒得多看一眼了。

那拉氏也不傻,见丈夫不上套,干脆直接给公公嘉庆帝上套,把这事捅给嘉庆帝。嘉庆帝苦无皇孙可抱,现在突然有了个皇孙,嘉庆帝别提多高兴了。龙颜大悦的嘉庆帝亲自来看望孙子。嘉庆帝逼着绵宁把那拉氏晋为侧福晋。嘉庆特别疼爱这个长孙,在自己五十圣寿的时候,封奕纬为多罗贝勒。

皇爷爷喜欢奕纬,但奕纬的父亲却一直以他为耻。尤其是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连续给道光帝生下二阿哥奕纲、三阿哥奕继后,道光帝更瞧不上出身低下的大阿哥了。奕纬十四岁时就成了亲,却一直没有子嗣,估计这也是他不被道光帝所喜的原因。

奕纬是比自己的二弟大了十八岁,可以说在这整整十八年里,他都没有得到自己父亲道光帝的认可,道光帝继位之后,那拉氏只封了嫔,一年之后,道光帝才勉强封她为和妃。奕纬的两个弟弟被封亲王和郡王,他自己却是原地打转,啥王也不是。谁都看得出来,奕纬不受宠,帝位不会传给他。那拉氏本想靠着儿子发迹,结果儿子受自己连累,前途黯淡。心灰意冷的那拉氏觉得儿子这辈子算是完了。

没想到转机出现在道光九年(1829年),道光帝突然开始对娘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道光帝开始关心那拉氏,对之前正眼都不瞧的奕纬疼爱有加,关心起他的起居和学业。

何之?很简单:这一年,道光帝的两个宝贝儿子奕纲和奕继先后病逝,奕纬成了道光帝的独子。道光帝快五十岁了,说不定哪天就伸腿瞪眼翘大辫子了。道光帝“得罪”不起那拉氏母子了,奕纬已是道光帝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除非道光帝有勇气把皇位传给外人。道光帝向命运低头,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位皇长子身上,为了能让奕纬将来当皇帝,道光帝特地挑选了资深大儒做他的老师,并一再要求老师严格教导奕纬。

可是,奕纬长期被忽视,得不到父爱。宫里人大都势利,眼见皇帝不重视,对他也是不冷不热。奕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受不得约束。奕纬虽然身材魁梧,善于骑射,但对读书却没有什么天分。奕纬怎么学都学不会,免不得天天被老师教导训诫,早就十分不耐烦。老师警告他,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做当皇帝,就管不好这个国家。没想到奕纬没头没脑扔一句:“我若是做了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这话一出,把老师吓坏了,赶紧找道光帝打小报告。道光帝大怒,竖子如此不争气,将来怎么当皇帝?道光帝把奕纬叫来,一通斥骂。骂到激动时,道光帝抬腿就是一脚,奕纬受了重伤,昏迷不醒。吓得道光帝赶紧派人来救,可惜没几天,奕纬就死了。

道光帝一下子就断了后,后悔可想而知。道光帝给奕纬大办后事,封他为隐志贝勒。道光帝这么做,一来想弥补自己心中对奕纬的亏欠,二来也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绝没有嫌弃长子之心。奕纬生前没得到皇帝老爹的喜爱,死后却是极尽哀荣,也不知道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故宫太和门外、武英殿东的断虹桥上,有一只石狮子非常出名。这只石狮子造型奇特,它呲牙咧嘴,表情痛苦,一只爪子护着要害部位。据说奕纬死后,道光追悔莫及。每次路过断虹桥,看到这只石狮子都会想起被自己一脚踢死的儿子,就让人用红布把这只石狮盖起来。

清朝很多位大阿哥,奕纬算是混得比较惨的了。即使是康熙帝那位不成器的大阿哥胤禔,也不过终身监禁,至少还有一条老命在。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当爹的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也不至于把他给踢死,不过道光确实对这个儿子奕纬一点都不喜欢。道光十五岁结婚,到了二十八岁连一个儿子都没有,他爹嘉庆急,道光绵宁更加急,自己没有子嗣对于继承者来说是一大缺陷,自己的太子位置随时就会因为这个原因而不保。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奕纬出生了,嘉庆帝是松了一口气,可是绵宁一点都不高兴。这个儿子是他和一个端茶倒水的侍女生的,自己贵为皇嗣,第一个儿子的母亲地位卑贱,显然他在面子上过不去,没有和自己的妻或妾生育,严格来讲和封建伦常不符。

事实已经摆在那里,怪只怪自己当初一时冲动糊涂,生就生了,总比没有儿子来得好。但奕纬从此就只能看到道光的白眼,他还是打心眼里对这个儿子有偏见,雍正、乾隆都在一上台就立储,嘉庆亲政后也马上立储,可道光即位后一反祖制就是不立储君。他心里有疙瘩,眼下只有奕纬一个儿子,把宝一下子押在他身上,道光心有不甘。


满清接受明亡的教训,不管皇子将来是否继承大统,对皇子的教育是从来都不放松的,奕纬不被待见但入塾读书照样不耽误,道光给他请了一位好老师。奕纬打小骨子里就比较顽劣,对老师的教育唠叨挺闹心,老师也看出奕纬不耐烦的样子,就规劝他好好用功将来“当个好皇帝”。

没想到老师的这句话触动了奕纬的心筋,他本来就父皇迟迟不立他为储君而愤懑(道光如果此时秘密立储也预示着奕纬是接班人,因为当时道光就他一个儿子),奕纬气头上脱口而出“我做了皇帝,先杀了你”。他的这句话奕纬本人觉得说说而已也没当回事,可把老师吓坏了,毕竟就奕纬一个皇子,在老学究眼里奕纬十分有可能将来当皇帝的,他哪知道道光的心思呢。


老师事后向道光告状,哆哆嗦嗦希望皇帝能够保护他将来不会人头落地。道光一听就火冒三丈,奕纬的话在道光看来实属大逆不道,既没有丝毫人臣的样子也没有礼仪尊长的教化。宫人把奕纬召至道光跟前,还没有讲话,道光一脚就踢了上去,也巧可能踢到奕纬下身要害部位,奕纬没过几天就死掉了。

光一脚道光就能把一个大活人给踢死似乎太牵强了点。皇子说错话办错事,在认为自己从此不会再得到父皇的垂青,金銮殿的大位永远和自己无缘后郁郁而终,这类皇子在清代也不鲜见,奕纬身体受了伤再加上心理崩盘,是导致他快速走向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幸奕纬身亡后不久,道光的四子奕詝出生了,后面还接着老五和老六奕訢。


看遍山川


道光为何要一脚踢死自己的儿子奕纬?

自道光十一年四月起,故宫太和殿外断虹桥上,有一只石狮子就被一块红布盖上了,颇有点像古时出嫁的闺女,盖上了红盖头。

这只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只爪子一直放在胯下,好像护住了要害部位。为什么只有这只小石狮子会被盖上红盖头呢?


原来是有原因的。 就在不久之前,大清国皇长子奕纬去世了。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是奕纬死得不平常,他是被他爹——大清国道光皇帝一脚踢死的。都说“虎毒不食子”,道光为啥要踢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这个儿子,从生下来就不受道光的待见。他是一次意外冲动的产物。 二十六年前,当时的道光还不是皇帝,是嘉庆帝的四皇子,他叫旻宁。有一次喝高了,睡了一个使女,结果这个使女怀上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奕纬。

在那个年代,皇子和一个使女居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事是有损皇子形象的。要知道,旻宁志在嘉庆的那个宝座,正在和六弟奕奕訢明争暗斗。平日里,旻宁总是装成一副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模样,好色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个儿子的降生,大大的打了旻宁的脸。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啊,很快嘉庆皇帝知道自己有了孙子了,开心得不得了。

都说“爹妈疼幼子,阿爷爱长孙”,对于这个长孙,嘉庆喜欢得不得了,把那个使女升为侧福晋,把孙子封为"多罗贝勒"。 旻宁平日里哪里会把一个使女放在心上,那次欢好只是个意外。

所以,他对这娘俩基本上是不闻不问的,随着老二奕纲、老皇子奕继的相继出生,他更不会关心奕纬这个老大了。道光当了皇帝后,先后把老二老三封为郡王,只有老大,还是那个"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


所谓“风水轮流转”,道光九年,老二老三相继挂掉了,这下只剩老大这个独苗了。道光没办法啊,毕竟也是自己亲生的,就这一棵独苗,父爱自然就落在奕纬身上了,对奕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这180度的大转弯,奕纬哪受得了?何况这么多年,自己总是低人一等,养成了他的贩逆性格。 为了培养奕纬,道光给他找了最好的老师来教他。可是奕纬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也没那个耐心学习。

有一天,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和他说,你将来是要当皇上的,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当明君?没想到奕纬对着老师大叫:要是我当了皇帝,我第一个就杀了你这个老东西,天天在我面前叽叽歪歪的,讨厌死了!老师也没辙了,报告家长呗!

道光:


听说奕纬这孩子如此顽劣,十分生气,将奕纬喊来好好教训了一通。可没想到,叛逆的奕纬还敢顶嘴,这下当爹的脸上挂不住了,上去就是一脚。

这下坏了,这一脚正好踢在奕纬档部,这是道光恼羞成怒时的一脚,估计下脚也没轻重,就把奕纬给踢坏了!虽然马上抢救,但数日后仍然是不治身亡。

道光那个后悔啊!眼下就这根独苗,还让自己给踢死了。死了没办法了,只能给他好生安葬,然后封奕纬为“隐志贝勒”,聊表愧疚之心。可是每次自己走过断虹桥的时候,都看到一只小石狮子,以抓护档,看到就想起自己的那脚“撩阴腿”,心里更加难过了,就命人用红布把这只狮子盖住,眼不见心不烦,以免睹物思人。


幸好,奕纬死后不久,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就相继降生。道光也就没有绝后。

这裆部,踢一脚,谁受的了?


刚日读史


古往今来,天下父母无不望儿女成龙凤,但小时或娇生或放纵,大时又恨铁不成钢,教育管理方式粗暴,一失手成千古恨。

1807年,嘉庆帝的四皇子旻宁酒醉口渴,进屋送茶的心机使女那拉氏趁机宽衣解带,一夜珠胎暗结,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道光的长子——奕纬,这一年是1808年。

按人之常理,道光初为人父,自然应该是高兴至极,但他却对奕纬的出生异常羞愧。

清朝宗室对出身看得极重,皇子和使女居然生下了儿子,实在是有损皇子形象。更主要的是他志在皇帝宝座,正和六弟奕訢明争暗斗。平日总以一副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模样示人,奕纬的出生这个猝不及防的意外,无疑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他和使女行了苟且之事, 这让他感到愤怒、耻辱,所以他极其讨厌奕纬,对奕纬不闻不问。

奕纬的悲凉底色在他出生时便已被注定。

道光娶妻多年,尚未有子,奕纬的出生,自然让嘉庆欢天喜地。嘉庆做主,把那拉氏封为道光的侧福晋,那拉氏从此告别了卑躬屈膝的岁月,总算向梦想靠近了一步。

嘉庆对这位皇长孙疼爱有加,在他牙牙学语时,就把他封为“多罗贝勒”,还曾亲自带奕纬狩猎。一次,身材魁梧的奕纬一箭射中了两只兔子,嘉庆见了顿时龙颜大悦。满人在马背上得国,对于善骑射的奕纬,嘉庆自然很是欣慰。

道光一直把奕纬“高高挂起”,把心血和父爱倾注在皇二子、皇三子身上,谁叫人家出身高贵呢?

在奕纬的整个成长历程中,道光皇帝都没有给予过他应有的宠爱,在严格管束其他孩子的时候,放任他如同野草一般自由成长,最终使得他培养出了非常散漫娇惯的性格。

转眼,嘉庆驾崩,道光继位。身为道光的皇子,理当被进爵封号,反而被道光皇帝以各种借口给剥夺了嘉庆皇帝授予他的爵位,让他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皇子,这样的无视,让奕纬变得自暴自弃,再加上无人管教,从此愈发顽劣跋扈。

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奕纬可能就会一直在道光的这种不重视下生活下去,作为一个皇亲一直波澜不惊的生活。

道光九年,道光和孝静成皇后所生的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竟相继夭折,这让49岁的道光对于皇储的问题,不得不重视起来。

由于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身体强壮的奕纬成了道光唯一的希望,也是道光当时唯一的儿子。

道光很快就发现,由于多年没有对奕纬进行管教,他不光在学业上荒废了,行为举止,更是处处没有皇子该有的尊贵和气度。

为了把奕纬培养成合格的储君,道光煞费苦心,遍寻学识很高的大儒教授君临天下,治国理政,亲政爱民等的,使其成为圣德明君,自己百年后,奕纬能继承大清这百年基业。

但奕纬早就野惯了,宫里人大都势利,眼见皇帝不重视,对他也是不冷不热。奕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受不得约束。

道光又不辞辛苦,每天早晚查看他的学习情况。背不上来时,往往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这让奕纬对教授他的老师,恨得咬牙切齿。

1831年的一天,老师正在上课,看到奕纬哈欠连天,于是连连地敲着桌子励声对奕纬说:“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

冲动是魔鬼,情绪作用下,怒不可遏的奕纬竟冲着老师大喊:

“我要是做了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闻听奕纬的话语之后,老师惊恐之至,他知道奕纬是道光当时的唯一一个儿子、百分之百能成为皇帝。他担心奕纬在当上了皇帝之后真的会杀掉自己,于是就在恐慌下跑去跟道光皇帝递交了辞呈,并跟道光皇帝如实讲了奕纬的话语。

道光听后脸色铁青,当即就命人传唤了儿子。

他觉得自己那么努力地想把奕纬培养成一个明君,奕纬竟然说出了这种只有昏君、暴君才能说出的话语,“做皇帝”和“杀”这两个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大忌,即便他是皇长子或者太子,难道他要学杨广吗?

本来培养他做储君,亦是无奈之举,道光看他如此不争气,不由得狠狠训斥了他一顿。

没想到叛逆的奕纬不仅不认错,还拧着头,死不肯下跪认错,这与当今叛逆少年如其相似。

气恼之极的道光便狠狠踢了奕纬几脚。没想到几脚下去,尤其有一脚还踢在了奕纬的下身,只听一声惨叫后,奕纬就倒地昏死过去了,后来虽经御医抢救,奕纬也终究撒手人寰了。

道光怎么也没想到,儿子竟惨死在自己手里,悔恨不已的他在儿子死后哭得死去活来。

多年后,道光路过武英殿西边的断虹桥时,曾看到桥上有一个小狮子:它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间,表情极其痛苦。或许是道光帝由此想到长子奕纬当年,于是他眼含热泪地让侍从用红布遮住了小狮子。

幸好,奕纬死后不久,皇四子奕詝和五子奕誴就相继降生。道光也就没有绝后。

道光无意间杀子的本质上史实,颇像今天新闻里为孩子成绩打死孩子的父母。

但世间没有后悔药!


美丽青春您真痘


道光,清朝最后一个拥有一位以上幸存男丁的皇帝,之后咸丰只有一位幸存男丁,即同治帝,而后同治、光绪、宣统皆绝嗣。

道光一生育有九子,分别是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



道光九子,除皇次子、皇三子早夭外,剩下的在正史中皆为因病而亡,且多数死因都较为明确,都是因病去世,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子,史书对他死讳莫如深,《清史稿》只有“道光十一年四月,薨”的这样一段记载,而民间却是对其的突然暴毙是大加议论,多有猜测,这位皇子就是皇长子奕纬。

奕纬的出身并不好,他是道光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因一次偶然与一个端茶送水的丫鬟所生。因此,他一出生就被道光视为耻辱,实在有损于他循规蹈矩,光明正大的形象,所以奕纬并不受道光的重视。



不过因奕纬出生的时机好,他不但是道光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嘉庆的第一个孙子,所以奕纬虽不受道光的喜爱,但却很得嘉庆的喜爱,他在11岁时就被嘉庆册封为多罗贝勒,其母也成了道光的侧福晋。

可无论嘉庆如何宠爱于奕纬,道光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确是始终不闻不问的,丝毫就没有一个当父亲的样子,不仅很少与奕纬见面,连日常生活也是置若罔闻,从不过问。但好在奕纬那时候还有自己的爷爷嘉庆罩着,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



不过这一切在嘉庆死后,道光登基后被彻底改变。道光登基,大封群臣,周边的人都封了一遍,可唯独就是不册封奕纬这个皇长子,他依然还是个贝勒,连郡王都不是。可想而知,此时奕纬是有多么的不受重视。

同时从另外一件事也可看出道光对奕纬的厌恶是多深,道光十年,道光的大伯永璇前往奕纬的府邸去看他,按理说这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伯祖父去看自己的侄孙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道光却因永璇不曾征得自己的同意就去看奕纬而大发雷霆,从中就可看出道光是奕纬是有着极大的厌恶之心的。



其实说白了,此时奕纬就是一个孤儿,他从未得到过父爱,再加上道光对他的极度厌恶,他的成长可谓是举步维艰。只是因他皇长子的身份,道光并未做的太绝,毕竟这关乎着皇家的颜面,所以奕纬至少是衣食无忧。

不过这样大概过了20余年时间后,在某一年奕纬突然受到道光的重视,突然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而究其原因在于原来道光所生的三个儿子,皇次子、皇三子都早夭了,此时只剩下皇长子奕纬一人,再加上道光帝自认可能再也生不了子嗣了,所以他开始重视奕纬起来。毕竟奕纬再如何也是他的血脉,正统的皇室,是有资格继承大清帝位的。



如此,之后道光帝破天荒就开始关心奕纬的起居学业,对奕纬嘘寒问暖了起来,希望能将他培养成一个可堪大用的帝王之才。可是道光在此时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奕纬此时已是一个20余岁的成年人,他的性格早就定型了。小的时候道光对他的漠视,导致此时的奕纬就成了一个放荡不羁,顽劣调皮的小青年,可以说此时的他已丝毫没有身为皇长子该有的模样,更像是一个地痞流氓。

如此,此时道光突然之间的重视与严格的要求,非但没有能让奕纬觉得开心,反而是让他觉得很不舒服。试想下,一个早已过惯无拘无束,肆意妄为的生活的人,突然之间让他开始学会各种要循规蹈矩的规矩,不准他干这,不准让他干那,只准他每天学习各种的礼仪和知识,你说谁能舒服,谁能受得了。



就这样,奕纬是极力反抗着道光对他的管教,他抗拒任何人对他的教导,抗拒任何人去约束他。

而此时道光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子不教,父之过”奕纬越是抗拒,道光就越觉得自己错了,就越是想着一定要管教好奕纬,让他成长,甚至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就这样,在道光与奕纬这父子相互的拉锯当中,他们度过了数年的时光,他们就在一个要教,一个不学的反复拉锯中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直到道光十一年,这一年的辛卯四月十二日未时紫禁城的高墙内院中突然传出一个噩耗,年仅二十四岁,正是身强体壮之时的奕纬突然暴毙了。



就这样,一个正是正值壮年,朝气蓬勃的奕纬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就暴毙了。史书对其也没有详细的解释,像是宫廷秘事一般,讳莫如深。那么奕纬为何突然暴毙,真相到底如何?这期间奕纬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对此,《清史稿》这样的正统史书中是没有任何的记载的,但是在一本由清人信修明所编著的《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却出现了关于奕纬是如何暴毙的蛛丝马迹。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奕纬的这样一个故事:“话说自道光开始重视奕纬的学习后,他就让一位学富五车的大臣负责教导奕纬的学习。在某一天,奕纬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因为想着出去玩,所以是坐立不安,那位大臣看到后就语重心长地对奕纬说道“阿哥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帝”,这个时候按理说奕纬在听到能当皇帝后,应该是要摆正心态好好读书了。可是奕纬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反而是恶狠狠的跟这位大臣说道“要是我将来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把你杀了”。这下可好,大臣听到这句话,那是顿时心惊不已,连忙就跑到道光的面前告状,说他教不了大皇子。道光在听到这里后,怒气冲冲的就让人把奕纬叫了过来,然后就一股脑的骂了过去,可是此时奕纬还不知错。此时道光看到他不知悔改的样子,顿时就更觉得生气,恼怒下就用脚用力的踢了奕纬几下。当然道光并不是想杀了几次的儿子,只是气不过踢了几下,但是不知道是奕纬命该如此,还是道光“运气”好,好死不死的道光踢的那几下,有一下踢到了奕纬的裆部。这下可好,因道光踢的力气实在有些大,奕纬就这样可能就是活生生的痛死过去了。后御医虽然尽力医治,但碍于当时的医疗技术,奕纬还能没能救过来,就这样突然死去”。



从这个故事来看,道光并不是有意要踢死自己的儿子的,只是不知是算巧合,还是奕纬命该如此,就这样奕纬就被自己父亲的一脚给踢的一命呜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