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道光皇帝,有什么办法改变大清国运?

光伏先生张晓刚


纵观世界,封建社会的推翻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封建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被推翻的,就算成功摆脱被宰割的命运也会像沙俄一样被革命者推翻


地狱王奈修斯


凌烟阁论史来回答。

想要改变大清国运,一定要开眼看世界,然后顺应世界趋势,及时作出改变才有可能。

当时的世界什么样了?

这得从英国的工业革命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使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几十上百倍地提升。与之同步进行的,是科技力量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力量对世界的改变。

英国从1750年代起,陆续用机器代替手工,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到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英国的工厂建设提高了速度和规模。

原来投资者想要办厂,必须要依靠河流、借助河流水力带动机器,现在不受这个限制了,有了改良蒸汽机,哪里都可以建。从此以后,英国的工业化迅速铺开。

现在的一个共识时间点是,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了工业化。

(维多利亚女王)

再说当时的国际局势。

在2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不停地与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进行海上争霸。发生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是一场关键战役,从此以后,全球海洋的绝对统治者就是英国。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法国人的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英国的地位进一步崛起。

随后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让欧洲各国达成一致,那就是不再进行欧洲国家内部的纷争,而是转向全球寻找机会和资源。

英国在随后的全球贸易中,信奉亚当斯密的重商主义信条,在全球推行自由贸易。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基础是:英国海洋霸权下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英国人在内部讨论过,到底是直接占领殖民,还是主要伴随贸易行动进行有限统治。英国人选择了后者为主要方式。

于是,英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就逐渐成型了。英国以绝对霸权,和远超其他国家的工业能力,建立了自由贸易的世界体系。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列强,也只能接受英国的规则。

而欧陆各国也加紧跟随英国进行工业革命。

小结一句就是:欧洲列强停止内战,一致向欧洲以外殖民或者寻找贸易机会。

道光接手的大清是什么情况?

此时的大清,已经进入辉煌之后的下降期。

在嘉庆时,大清的社会矛盾已经激化。最早爆发的是川楚白莲教起义,规模很大。后面又爆发了奇葩的天理教起义,规模不大不小,竟然还攻入了紫禁城。

道光继位后,发生了广东黎族叛乱、台湾嘉义动乱、四川少数民族叛乱等。

其实此时大清的乱象,还是底层的经济原因在起作用。请看下表:

从表中第9、第10两项看出,大清的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已经从最高峰的7.5亩,下降到2亩左右,下降幅度超过了7成。底层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当然要走上造反的老路。

大清的社会,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没有近现代工业,只有手工业。

道光时期还增加了边境分离主义问题。比如新疆的回部匪酋张格尔,从境外带兵占领新疆地盘。

面对这种情况,古代王朝一般要进行改革。最著名的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然有成有败,但是必须要试一试。不尝试的话,必败;尝试的话,还有迎来转机的可能。

下面我们就看看,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在上述国际国内背景之下,怎么帮道光皇帝改变大清国运。

道光革新,大清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强国

英国人自从乾隆时期以来,多次想与大清建立更广泛和深入的贸易关系。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又派人与大清联络,希望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当然,英国人也提出了非分的要求,竟然要大清把浙江沿海岛屿割让给它们,以方便它们中转货物。嘉庆拒绝了英国人,继续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大清启动自我革新

但到了道光时期,大清应该主动把中英的外交关系建立起来。同时:

  • 派出官方外交使团,感受、研究、学习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制度;

  • 派出众多留学生去英国学习近代科技。当时的英国科技,恐怕每一项都值得大清认真学习;

  • 派出官员、商业考察学习团,去英国认真了解冶金、钢铁、采矿、纺织业等发展;

  • 同时与欧陆其他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虚心学习。

实地考察之后,回来组成“大清自我革新委员会”,研究大清怎么改革、怎么因地制宜、怎么办教育开启民智,等等。最后,决定仿照英国政体,以最终君主立宪为目标,成立了各个近现代国家管理部门,制定了大清30年自我革新发展计划。

(穿西装的大清皇帝)

计划的大致方向为:

  • 立即勘探大清国内矿藏,从采矿业、炼钢业开始,尽快建立欧式军事工业;

  • 在江南等地区可以首先开始纺织业,为了不刺激英国人,大清的纺织业尽量与英国的互补;

  • 在北方草原发展规模化的畜牧业;

  • 发展食品加工业;

  • 兴办欧式学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素养,为产业发展打基础。那些学了一肚子四书五经八股文的人怎么办?组织专门机构培训、改造,只要大清有决心,这部分人能改造好。

  • 建设公路,尽快建立大清10纵9横的公路骨干网;

  • 建设大清新农村,鼓励农民进工厂;

  • 鼓励民间投资、鼓励海外贸易、甚至鼓励民间海外冒险。

这样,大清保障民生的轻工业与保卫国家的重工业同步启动,确保大清社会稳步向工业化推进。

大清采取灵活外交政策,消弭鸦片战争:

在尊重英国的前提下,与英方商量解决鸦片贸易的问题。其实,鸦片战争发动之前,英国人自己也认为鸦片贸易不道德。只要大清与英方保持密切沟通的话,这个问题是可以和平解决的。不道德的鸦片贸易,在商定的时间内减少到零;同时,大清承诺从英国进口若干机械设备,并为英国供应某些原材料。

这样,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了。

采取宗教自由政策:

后来因基督教在大清宣传而引起的外交纠纷也不少,此时可以采取主动管理的宗教自由政策。所有宗教必须到官方登记,信众也定期上报,等等;官方提供合法传教资质。这样,牢牢抓住宗教事务管理权,有事时可以及时介入管理。

除了英法,此时其他欧洲列强也在发展中,实力也不是绝对的强。尤其是后来对中国伤害最大的沙俄,还没有把力量向东方延伸。日本更是还没醒。

因此,此时的大清,基本上只要与英国搞好关系,就能赢得很好的外部环境,这就为内部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

兴办工厂、鼓励民间海外冒险,解决人的出路问题:

大清此时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存在。怎么破呢?

一是兴办工厂,吸收了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采矿、冶金等重工业,在早期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纺织业也有同样效果。这样一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也就没人再起来造反了。

二是鼓励民间海外冒险。此时的世界,依然有很多机会。有人愿意出海闯荡,国家支持。比如下南洋。很可能有人出去占领一些岛屿也说不定,很可能大清也有了海外殖民地。

三是充实东北。大清封禁的龙兴之地、还有热河、察哈尔,可以容纳两三千万的移民。这样既能解决内地人地矛盾,又能在提前规划中把东北这个新兴之地建设成为大清新时期发展的典型。新型农业、最新工业技术等,都可以在东北进行规划落实。

......

结语:自我革新20年后的大清

此时的大清焕然一新。

张格尔小子带了几个破兵,还没进大清国境就被全部干掉。浩罕王国也乖乖滴把其余叛乱分子引渡给大清,并谨慎地在外交关系上把大清放在了第一位,压过了沙俄。

大清与朝鲜也改成了平等外交关系,朝鲜既是大清的木材矿藏供应国,也是大清的产品出口国。朝鲜派人来大清学习先进的工业科学技术。并把济州岛租用给大清作为中转地,把釜山交给大清管理,作为大清全球支撑的军港之一。

日本、安南、琉球也纷纷采取类似措施。尤其日本,学习能力强,竟然很快能为大清做军舰维护。

......

放眼世界,恐怕除了英国能在绝对实力上胜过大清之外,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敢觊觎大清。

爱新觉罗·旻宁一看,国家已经走上正轨,自己也老了,立宪预备期可以结束;于是大清国正式实施君主立宪。大清皇帝乘船开始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去了。护航的两艘军舰都是排名可以进全球前十的战列舰,一艘叫汉武大帝号,一艘叫康熙大帝号。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如果我穿越时空回到了清朝中期,且有幸成为道光皇帝,说实话我也没办法改变大清的国运,并非能力不行,而是历史车轮的惯性所致,非人力所能拯救。

清王朝自1644年顺治皇帝问鼎中原开始,至道光皇帝即位(1820年),大清帝国的国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一百七十六年,历经康雍乾盛世之后,在嘉庆年间,大清的国运就已经出现了颓废之势,且势头迅猛,民间反清的力量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道光皇帝,是清王朝十二帝中,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被其所接手的大清帝国,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实则并非如此。

首先是来自外部的危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经过工业革命之后,进入了工业时代,经济和军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此时的清政府还依然处在落后的农耕时代。

对于帝国即将到来的危机,与西方军事力量的差距,作为清廷的顶层领导者道光皇帝,竟然毫无察觉,直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道光皇帝为首的清廷领导集团,才意识到英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可为时已晚,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可在挨了打赔了钱之后,为何道光皇帝没有进行军事方面的改革,一是个人能力和魄力不足,因为改革的阻力非常大,二是没有被洋人真正的打疼,对于道光皇帝,历史学家阎崇年亦有评价。

阎崇年:道光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鸦片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皇帝应负主要历史责任。

其次是来自内部的危机,虽然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还用四年的时间平定了张格尔的叛乱,甚至严禁鸦片,自己则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因其才略有限,另外社会的弊端也已积重难返。

对于帝国来说,真正的危机则是道光皇帝驾崩后的1851年,因为这一年爆发了清王朝问鼎中原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差点就把大清帝国给送上了断头台。

若不是太平天国内部出了问题,再加上西方列强的武力打击,大清帝国能否能见到二十世纪的太阳,还真的很难说。

道光皇帝晚期,已然自知无力拯救大清国运衰退之势,但其应该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择优选拔,而不是选择无论是能力还是体力都令人堪忧的皇四子奕詝,若选择文武兼备的皇六子奕䜣,或许大清帝国未来的走势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道光皇帝的遗诏: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为恭亲王

若我是道光皇帝,或许别的方面已难以有所改变,但在选择继承人方面,一定会选皇六子奕䜣。

因为接下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帝国的冲击力太大了,但这也是大清能否中兴的一个契机,若皇六子奕䜣是皇帝的话,或许能够实现大清的中兴。

不过最起码不会出现老妖婆慈禧太后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界的控制,慈禧可是倾尽天下之所有,供其一人享用,否则死后也不会出现陵寝被盗。


清史宴


道光据说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平庸之主。不过我觉得他也有难言之隐吧,毕竟很多美好的政令不一定就能实行下去,比如结束闭关锁国,和外界逐渐建立起沟通,让清朝的武装设备强大起来。还有不要把自己明知道不争气的儿子扶上位,哪怕从宗室中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继承皇位也行啊。等等这些都不可能实现,就算皇帝想这么干,下面的宗亲贵胄王公大臣们也不同意。所以啊 很难。


Mason洋


我若是道光皇帝,一必然会重用或重视当时的太常寺卿许乃济。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廷面对着鸦片大量流入,白银大量流失,银价有增无减的严峻形势。朝野之间对鸦片问题产生了驰禁和严禁两种声音。时任太常寺少卿的许乃济上了《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流通办理折》,提出了驰禁论的主张。

尽管有林则徐、黄滋爵等人的反对,我做为一国之君不会也不应该理睬这些政治愤青的态度。用许乃济之策沿用旧例,准夷商将鸦片做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止住白银外流的通道。并鼓励内地种植,逐渐消蚀英夷的利益,使鸦片运销和法化。并交由当时的对外通商口岸~十三行来具体运做。

这样一来鸦片战争,又称通商战争也就不会爆发。我大清国也不会陷入三千年未有之泥潭,而无力自拔。洪扬之乱亦能避免,国计民生也能缓步前行,我大清国运亦能在平稳中谋得发展。


贺拔岳


道光比他老子嘉庆强多了。嘉庆时期三大内乱,川楚大起义,艇匪之乱。起义人数都超十万。整个南方烂一片,北方也不消停。天理教徒杀进紫禁城,规模不大,但是这样的奇葩事只有满清能遇到。所以也算一乱。还有江西后明起义,直接以大明为国号威胁满清。政治性的威慑也不小。其余小匪患更是数不胜数。这么一个烂摊子接手,到道光朝只剩一场外乱。而且道光还能打肿脸充胖子,相当不错了。


北漂叔叔


只需要思想上紧跟潮流即可。这个思想不能是空想,道光皇帝只要将先进的思想贯彻到吏治和教育上去,假以时日其它的事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相信以当时的国力一定可以熬过来的。


化州大叔


首先多遇西方国家交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废除科举,引进西方的现代教育,派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多用汉人大臣,废除满人的特权,实行议会选举制度。重视教育,


一峰哥哥140


我只想说一句~道光就没多大本事~这么有魄力的问题就别交给他了~毕竟历史没有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