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我國古代有形容“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四大美女,分別為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四人身後都有一段傳奇的歷史典故:西施浣紗,魚兒沉到了河底,故為“沉魚”;昭君出塞,一首琵琶曲,大雁紛紛落於沙丘,故為“落雁”;貂蟬拜月,月亮躲進了雲層,故為“閉月”;貴妃賞花,花兒羞愧而閉,故為“羞花”。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四人的美貌已到了驚世駭俗、連動物和草木都為之動容的地步。

美貌的背後都有一段悽美的歷史故事。拿昭君來說,她本是漢家一名普通的平民之女,因貌美被掖庭官召致帝王之宮為待招掖庭,五年未得漢元帝臨幸,後被賜於匈奴呼韓邪單于為閼氏(妻子的意思),從此過上了流離塞外的生活。

這段聯結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政治婚姻又被稱為“和親”,而昭君出塞的偉大意義即在於它緩和了漢族和匈奴之間的矛盾,溝通了兩者的關係,為匈奴融入了漢文化,使邊疆得以安寧、國家得以和平近半個世紀,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一、待詔掖庭五年,未得臨幸

據史料記載,漢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待詔掖庭。掖庭為專門掌管宮女及各種伎藝人員的地方,待詔掖庭是種對女官的稱謂,為等待皇帝詔見的宮女。

關於昭君入宮前的史料記載不多,《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昭君字嬙,南郡人也。”短短八個字概括了昭君的前半生。再往後我們也只能根據史料來對昭君作一個概括:昭君,字嬙,生於漢宣帝后期大約公元前54年南郡秭歸(今湖北宜昌興山)的一個平民家庭,17歲漢元帝時進宮成為待詔掖庭,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22歲的昭君被漢元帝賜於呼韓邪單于為寧胡閼氏(yān zhī),大約於公元前19年漢成帝時期,年僅36歲的昭君病逝,葬於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又名“青冢”。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漢元帝為什麼五年沒有臨幸昭君?難道是因為昭君不夠美麗嗎?非也!在漢元帝舉行賜婚盛會時,昭君出現在了盛會之上,這也是昭君入宮五年來與漢元帝的首次見面,漢元帝見到昭君後,非常驚奇後宮之中竟如此美人,自己卻不知道,想要留下昭君,無奈已經許諾出去,只好作罷。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深藏後宮五年,竟未得與元帝見面,這還要從當時後宮所制定的規定說起。

漢元帝時,皇后為王政君王氏,她命令畫工毛延壽為後宮妃子畫像,然後拿給元帝看,元帝根據畫像來選擇妃子臨幸。這就出現了宮人賄賂畫工的情形,《西京雜記》記載“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而唯獨昭君不願賂畫工,於是毛延壽故意將其畫的不好,因此沒有被漢元帝選入後宮之中。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昭君的為人,性情直率,看不慣後宮中的弄虛作假、爭寵之風,不願同流合汙,只願做最真實的自己。這便是造成入宮五年未被臨幸的主要原因。

而弄虛作假、收人錢財的毛延壽最終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和親後,元帝將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抄其家產“皆鉅萬”。歷代文人也將此典故寫成詩文,藉此進行隱喻。如陳志歲《昭君出塞》:“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等等。(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昭君又被稱為明妃)

二、從民族大義出發,昭君選擇了遠嫁塞外

以上看來,昭君待在深宮五年,未得臨幸,難免會心生悲怨。人有七情六慾,又值青春年華,如果有更好的機會,誰願意做白頭宮女、孤獨到老呢?此時,正好一個機會來了,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願婿漢氏”,願意娶漢朝的女子,與漢通婚和好,昭君遂主動請求出行。此處我們可詳作分析原因如下:

1.不喜歡爭風。後宮佳麗無數,為能得到皇帝寵幸,人人爭先恐後、想方設法尋找機會展示才藝,表現自己,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生性率直、不會曲意奉承的昭君顯然是不喜歡這樣做到;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2.不願意賄賂。對於後宮中有很多人賄賂畫工,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將其畫得更好看些,能引起皇帝的注意,而昭君不願賄賂畫工,不願弄虛作假、騙人騙己。一方面她還寄希望於畫工,相信能秉公行事,另一方面她不願同流合汙,行賄賂之風,想做真實的自己;

3.借和親轉變命運。與其過這樣悲怨的生活,不如抓住這次和親的機會,或許是命運的一次轉機。在當時都不願意離開故土、遠赴塞外的情況下,昭君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站在了國家和民族大義的利益上,主動向掖庭令請求出行,選擇了遠嫁塞外。

“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不得不說,昭君作出這樣一個選擇無疑也是將自身置於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中,但相比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後庭生活而言,她更願意選擇後者,和親之後,她的命運或許會改變,她的家族也會因此而獲得榮耀,她的人生價值也會因此而大放光芒。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三、和親匈奴,昭君出塞

匈奴作為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在漢朝以來,就屢侵中原,成為威脅漢朝江山的一大難題。漢文帝時,刀兵止戈,與民休息,遂採取了和親政策來緩和匈奴和漢之間的矛盾;武帝時,漢朝國力大增,漢三次大敗匈奴,創造了封狼居胥的軍事神話;漢宣帝時,匈奴發生了五單于之亂,“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乖亂。”連年的內亂爭鬥也促成了匈奴尋求和平的迫切願望。

於是,匈奴的其中一支以呼韓邪單于為首向南遷徙,逼近漢朝邊塞,首次入漢稱臣,以邊疆和睦來保全自身實力,得到了漢宣帝的同意。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朝,覲見天子,提出了“以盡藩臣之禮,並自請為婿”的請求,漢元帝於是將待詔掖庭王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從當時匈奴和漢朝的國家形勢來分析,連年內亂,互相攻伐的匈奴更趨向於和平生活的追求,而漢元帝的“柔仁婦孺”、仁德之政正好與匈奴的求和不謀而合,是故促成了和親,引出了昭君出塞的故事。這一年,為寓意邊境安寧,漢元帝改年號為“竟寧”,而呼韓邪單于也稱昭君為“寧胡閼氏”,表示永保塞上邊境的意思。

四、平沙落雁,青史留名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這首出自昭君本人的《怨詞》,唱出了她發自肺腑的心聲。告別故土,一路向北,難以抑制的矛盾心理,茫然若失的惆悵心情,一首《琵琶曲》,引得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扇動翅膀,紛紛落在塞外的平沙之上,駐足停留。“落雁”之名,由此而來。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是偉大的。它作為了漢朝和匈奴之間和平使者的化身,以犧牲小我的精神成就了大漢的天下安寧,增強了匈奴和漢之間的文化和貿易交流,為後來兩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礎。

其一、和平使者的化身。昭君是漢匈雙方長期戰亂不堪情形下共同嚮往和平生活的象徵,她的美貌、聰慧和多才多藝被匈奴看作成和平使者的化身。漢元帝也於不久後出兵幫助呼韓邪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落,兩國從此和平相處近半個世紀,為漢朝邊疆的安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其二、犧牲小我的精神。昭君雖然為自己的人生感到些許悲怨,但她卻是站在國家和民族大義的基礎上出發的。她以犧牲小我的精神換取了漢朝邊塞的安寧,她以民族的大義促進了漢匈的和睦相處,她的歷史價值意義重大。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其三、促進了匈奴與漢的融合。昭君出塞不僅為匈奴帶去了漢朝的禮儀和文化,而且還帶去了漢朝的紡織、種植等先進手工業和農業技術,為匈奴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昭君之後,她的兩個女兒和女婿也多次入漢,她的哥哥的兩個兒子分別為王莽新政時期的和親侯和歸德侯,也都為漢匈的和平而奔走,作出巨大的努力。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邊疆和睦,關係密切,呈現出“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一片繁榮景象。

昭君出塞的故事後來越傳越廣,後世關於描寫昭君的詩歌就有七百多首,戲曲、小說也近四十種,寫過昭君故事的名人作者竟有五百多人。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白居易《昭君詞》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為何選擇遠嫁塞外?又為何會美名流傳青史?

由於受匈奴的習俗制度,昭君在塞外先後嫁了兩代單于。先與呼韓邪單于生活兩年,生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因王位繼承問題被殺害。呼韓邪死後,又被迫嫁給了呼韓邪長子復株累若鞮單于,並生育有兩個女兒須卜居次和當於居次,十一年後,復株累若鞮單于也死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年,36歲的昭君病逝,葬在了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又名“青冢”。

結束

昭君出塞,平沙落雁,幽幽悲怨,昭昭漢匈。昭君從待詔掖庭到和親出塞,彰顯了她舍小我、求大義的精神美德,她的出塞不僅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昭君的出塞是成功的。她是建立在漢朝和匈奴共同期望和平的基礎上的,是和平的象徵和化身。通過和親加強了漢朝和匈奴的關係,增進了雙方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漢匈兩族人民的和睦團結,她的美名和事蹟在中國史上也經久不衰、流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