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崦嵫之山,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嗜好舉人,名曰孰湖。——《山海經》

在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古代祖先用勤勞的雙手和過人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文化珍寶和歷史古籍。其中有膾炙人口、充滿魔幻與傳奇的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有傳唱至今仍具有不菲價值的《論語》、《中庸》、《大學》等讓中華兒女受用終生的古籍經典,更有像《山海經》般充滿夢幻色彩與傳奇魔力的志怪小說讓無數中外學子為之迷狂!

志怪小說——《山海經》

在中國古代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數以萬計的名著古籍中,小編最喜歡的一本則是將神秘與現實結為一體的志怪魔幻典籍——《山海經》。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山海經》這部著作從我們小學開始便出現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記得那時,對於少不經事、不曾被滿世的科學實驗拉回索然無味的現實、又對世界充滿未知與幻想的我們而言,《山海經》中的故事形象溢滿了每一個孩子對未知世界的瑰奇幻想,所以相對於古詩、課文而言,它更能激起所有孩子的求知慾和天馬行空的幻想。

所謂《山海經》,其大致創作時間在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由那時的楚國或是巴蜀地區人士所做,由於相關記錄極少所以具體情況無從考證。

古代楚國及巴蜀之地所留存下來的文學作品本就較之北方正統作品更加解放天性、沒有完全被規制禮法所禁錮,從屈原名作《離騷》中便可窺見楚地人民的滿懷浪漫、天馬行空之情懷。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山海經》中所描寫的內容大多是當時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些奇聞軼事、地理常識等,雖然在現在看來,其內容佔有大部分由於對大自然的恐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想象出來的比例,但是其中流傳至今的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女蝸補天等神話內容卻成為了膾炙人口、並給予世人深刻教育的動人故事,具有不可忽視的收藏價值

不僅如此,現代社會中很多神話故事題材的影視作品、繪畫作品、聲樂作品等皆是由古代流傳下來的此一類志怪古籍聯想創作而來。

傳世名作卻為何屢遭"大學士"銷聲毀跡

既然《山海經》是這樣一部具有巨大文學價值的魔幻作品,那又何至於在清代之際,博古通今的"鐵齒銅牙"紀曉嵐要奮力將其內容銷燬呢?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據清代部分史籍記載,清朝康熙年間,具有"大學士"之稱的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的編纂總管,除此之外,其餘大量古典史籍也要經過紀曉嵐的權衡取捨才可吩咐下屬將其錄入通史或是進行銷燬。

然而其餘書籍資料面臨取捨時,紀曉嵐尚感可惜,但是不同的是,當審閱先秦古籍《山海經》時,旁人皆以為如此想象豐富、志怪有趣的書籍對於大清子民的怡情悅性而言,實在百利而無一害。誰知交予當朝最有知識權威的"大學士"紀曉嵐一經審閱,得到的卻是"將此一類書籍盡數銷燬"的嚴厲命令。

我們都知道,對於朝廷而言,向來最為忌諱的便是許多清高志士的直言不諱、對朝堂陰暗的盡數揭露。既如此,書中大幅編寫由古代人民想象而來的珍禽異獸和農民實踐而來的地理常識之類,又怎會在大清朝沒有容身之所呢?又何以讓學富五車、才華橫溢、見多識廣的紀曉嵐對其嚴令銷燬呢?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雖眾人多有不解,可是天命不可違,身居朝堂之尊卻應時時審時度勢,萬不可輕舉妄動以至自身難保,所以其餘下屬也只得照做以自保其身。

先秦古籍遭滅頂之災,究竟是何原因,專家一探究竟

對於志怪古籍《山海經》而言,明明書中寫滿了供人消遣的神奇故事,卻要在大清王朝被頂級學士下令銷燬?究竟是紀曉嵐另有私心、不分青紅皂白便要擅自銷燬古籍,還是《山海經》之中真的寫有不為人所知的不尊王法之辭?

關於《山海經》的這一段經歷,上百年來無數有心人士多次探尋,卻不曾獲悉其中道理。終於在現當代專家的極力探尋之下,才得以瞭解——原來紀曉嵐當年不顧眾人疑惑而極力主張銷燬山海經部分內容,是因為如下緣由。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不曾深入瞭解的人們都知道,山海經中不過是描寫了些當代人不曾見過的珍禽異獸、奇聞軼事,描寫手法也極其誇張讓所聞之人尚有身臨其境之感,聊以閱讀也只當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娛樂罷了。

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探析,就會發現,《山海經》中所描寫的很多事物都曾在現實生活中有過實例。

比如,《山海經》中曾對一巨人國有過詳細描寫。在書中,這個國家的人們皆身形巨大如參天大樹,行事風風火火不拘小節,對於大唐盛世之前而言,人們沒有見識過中國之外的世界,對於書中所述之人自然只當是天方夜譚不會記掛於心

再者《山海經.東山經》中將美洲大陸中部以西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四大山脈進行了詳盡記載,與現在的世界地理相對比,書中所記錄描述的植物種類、動物品種、山峰面貌、水流曲直皆與真實狀況雖說不至於分毫不差、卻也是十分貼合,縱然有不大合理之處,相比也與千百年來自然地理環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風貌漸易有七八分關係。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據說,美國著名地理學家埃特.默茨女士曾孤身範險對於《山海經》中所指明的地形、路線進行過實地勘測,本來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求真有多大收穫,不想事實卻讓人目瞪口呆,埃特在北美大陸中竟真的找到了《山海經》所記錄之地,實在可驚可喜!

諸如此類

還有很多,小編就不一一詳述了。

那麼《山海經》所述之處如此富有實用價值,紀曉嵐還要對其進行銷燬是為何?其實,古代王朝一路走來直至發展到大清王朝時,已經達到了封建禮制最為嚴密以至於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清王朝向來不喜與外國交往甚密,可是《山海經》中所描繪的內容卻有很多是來自中國各處的地理記錄。

對於只知自身威力無窮卻無視他國威武更甚的大清統治階層而言,如果一旦將《山海經》中所錄之事全部明瞭於眾人,必將造成對大清王朝統治者的權威損害。

《山海經》裡究竟有什麼?紀曉嵐卻要下令將它銷燬,專家們已破解

並且從始至終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大清,如若一旦讓世人知道《山海經》很多天馬行空的描繪都確有其事,免不了會有大波好奇之人出海探尋。到那時,僅憑清王朝一行官兵又何以擋得住泱泱大眾,如此一來,不僅皇威受損、本來行之有效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只怕也會受到來自外部力量的威脅,所以深諳此事的紀曉嵐才會雷厲風行的下令銷燬《山海經》以保護國威與皇權!

此令雖下,幸而對於民間而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風風火火的銷燬政策並沒有將其真正消滅乾淨,所以我們後人才得以將志怪古籍《山海經》流傳於世!

對於每一個統治階級而言,今日如果不曾步步為營,那明天接踵而至的便很有可能是移旗易主。所以雖然《山海經》在歷史進程中經歷過如此重大的生存風波,小編卻也認為不該將責任全然怪罪在大清封建統治集團之上,要怪也只能怪他們恰恰生在那個身不由己、改朝換代之事常有的不安年代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