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报看战略: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举措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的推进,以及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度调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及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主动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及自身业务优势进行战略部署,完善“五位一体”的金融体系建设,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金融改革的使命落到实处。

一、 推动产业金融

中共中央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需优化制造业布局,商业银行需协助粤港澳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实体经济发展。以工商银行为例,该集团2018年的公司类贷款较上年末增加了4820.3亿元,主要源于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及雄安新区战略规划的支持,以及对于高端制造企业的融资支持(工商银行2018年年报)。商业银行需瞄准区域内新兴产业,对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投融资支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制造业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通过打通交通要塞、推动港口物流、优化国际运输、加快能源革命等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网络构建。商业银行可关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项目,针对港湾航运及轨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明确重点项目的同时进行专项区域发展调研。以中国银行为例,作为粤港澳大桥主体工程银团唯一牵头行和代理行,中国银行持续为粤港澳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并加强了跨境车辆保险与收单服务等金融保障。截至2018年末,中国银行共支持大湾区内重大交通项目48个,项目总投资超5,360亿元,包括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白云机场等项目(中国银行2018年年报)。商业银行需把握基础设施的这片蓝海,主动研发个性化信贷产品,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从年报看战略: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举措

来自网络

二、 拓展跨境金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跨境金融综合发展的新思路,对于跨境直融业务及跨境投资业务上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有五大银行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及澳门,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以设立办事处为主。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尽快在香港、澳门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机构布局,大力发展我国人民币结算业务。以中国银行为例,该集团2018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95万亿元,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且在国际市场上成功发行了首笔18亿美元等值“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债券(中国银行2018年年报)。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与外资银行形成战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加强跨境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以交通银行为例,交行-汇丰战略合作已成为该行的一大特色优势,双方已召开“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合作专题会议并探索在“1+1全球金融服务”框架下实现大湾区内银团贷款、贸易融资等合作(交通银行2018年年报)。伴随着海外资产配置及财富管理的布局日益完善,境外资产配置的形式亦将日趋多元化。

2018年,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超3万亿元,占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的20%。省内许多商业银行推出品种多样的跨境人民币产品,以保函、信用证、国际保理等为代表的创新型融资产品持续推广,满足了涉外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及业务结算需求。伴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跨境人民币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间接促进了境内企业的贸易出口。对于大型海外采购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不仅能有效转移境内的过剩产能,还能推动产业的转型调整。借助人民币跨境信贷业务,可以助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及人民币融资咨询等中间业务发展,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塑造盈利增长点。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业务,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从而加强中国金融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从年报看战略: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举措

来自网络

三、助力绿色金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及绿色发展。目前,广东省在绿色融资项目及绿色债券方面已获得多项“国内第一”,同时推出了绿色农产品保险、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绿色发展的理念应融入到粤港澳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进程中提升全民环保的意识。金融机构应协助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争取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资产证券化方面有所突破。

商业银行应加快促进绿色信贷创新,力争在碳排放质押贷款、绿色建筑贷款等方面形成创新模式。一方面,可扶植新型优势产业,如环保能源、环保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支柱产业。通过为环保节能材料的研发项目提供投融资业务,为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创设低碳金融产品,将可持续的金融发展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可加大与环保行业的合作力度,通过提供贷款优惠和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起到金融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作用。以兴业银行为例,该行2018年绿债发行量占当年中国发行绿债总量的23%,并荣获了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2018年度新兴市场国家最大绿色债券发行”奖(兴业银行官网)。

从年报看战略: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举措

来自网络

四、 构建普惠金融

广东省金融系统着力于打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普惠金融作为首要工作,同时密切关注金融行业的精准扶贫力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全面推广促进了便民场景拓展,在公共交通、医疗服务、个体零售方面的应用已形成规模化效应。另一方面,金融基础服务日益便捷,自助设备刷脸取款、智能自助开户等便民服务惠及各行各业。

为了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商业银行应支持三农发展,协助完善乡村的支付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新三农金融产品的内涵及覆盖范围,提高三农产业的保障水平。以农业银行为例,该银行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突破提升,加强“农银惠农e 通”平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惠农圈”及“产业链”产品体系(农业银行2018年年报)。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持续扶植小微企业,加大小微企业的融资力度,打造一站式的小微服务平台。以建设银行为例,该银行2018年发布了首个全国性有影响力的银行业普惠金融指数和评价指标“建行•新华普惠金融—小微指数”,并出台了26项精准措施定向扶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建设银行2018年年报)。

从年报看战略:商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举措

来自网络

五、打造科技金融

在“科技强省”的战略指引下,广东省金融机构致力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机制,结合高新科技及技术创新完善产品及服务。通过打造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以及信息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行业逐渐形成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通讯设备更新,各大银行的转型升级和产品创设速度加快。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2018年累计申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931个,其中304个项目已投产上线,“金融科技银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招商银行2018年年报)。

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粤港澳综合优势,把握全球化的经济红利,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及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通过完善“产业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五位一体的金融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及国内民生发展,在提倡绿色环保与智能科技的同时谋求可持续全面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参与者,应增强企业使命感与政治责任感,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