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咖啡廳辦公那波人,真不是在裝

原來,在咖啡廳辦公那波人,真不是在裝


曾經年少,對在咖啡廳裡辦公的“商務人士”,一律稱為“裝大尾巴狼”!

上班後入手了一臺mac,興沖沖跑到咖啡廳,發現其實沒啥人關注,很是失望。內心一直懷揣疑問:為什麼有人喜歡到咖啡廳辦公?

直到今年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最開始知道要遠程辦公時,我還有些小興奮。睡到自然醒?喝一杯咖啡,而後和同事開一個高效的會……

醒醒,打住,以下才是現實:

三分鐘進來一趟的老媽,沒完沒了的電話會……

24小時待命,手機電腦信息收不停

……

和家相比,咖啡廳簡直是天堂好不好。

SOHO 40年

在家辦公,還有一個洋氣的名字,SOHO。

SOHO並非新鮮事。上世紀八十年代,IBM率先提出這個概念。到2009年,有報告顯示,大約40%的IBM員工“沒有任何實體辦公場所”。

SOHO風潮迅速席捲了很多“酷”公司。開放、自由的辦公環境開始成為許多互聯網公司炫耀的資本,網絡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硅谷文化中,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雅虎的一名前員工在接受StackOverflow採訪時表示:“在家工作的生產力要遠高於辦公室。為什麼?我不必忍受那些自以為很重要的程序員在那相互嚷嚷,說著和工作無關的事情。我也不必每隔20分鐘就要被那些來回走動去喝咖啡、踢球的人打擾。”

最多時,雅虎有將近30%員工選擇在家辦公。

但雅虎前CEO瑪麗莎·梅耶爾在上任之後不久,就宣佈改變這種辦公方式,讓雅虎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

Why?新官上任三把火嗎?

在家辦公紅黑榜

其實,關於在家辦公好與壞,一直存在爭論。

在家辦公的好,就像你想象的那樣,自由高效。

在家辦公的不好,就像你經歷的那樣,散漫無序。

在家辦公,難就難在兩方面,一是個人層面,我們的自律不到位;二是公司層面,溝通成本有點高。

個人層面。目前, SOHO辦公的人數並不少,但能夠堅持高效工作並取得成績的,著實不多。能力不是問題,自律不足是主要原因。春上村樹在其自傳性文集《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提到過,他的小說創作方式與那些讀者心目中對小說家的浪漫想象迥然有別。為了能高效創作,春上村樹用了類似長跑、早起等各種方法加強自控,最終才有所成就。

企業層面。日常辦公中,溝通就是一件大事。在以前網絡交流還不普及的年代,曾有一個著名的“艾倫曲線”。1977年,麻省理工教授托馬斯·艾倫在觀察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交流模式時發現,兩張辦公桌距離越遠,交流越不順暢,若兩張辦公桌距離超過30米,他們定期交流的可能性接近於零。

既加強自己的自律,保證工作效率,同時解決溝通問題。這個問題可解嗎?

20年前,很難。現在,可以試試!

對症下藥

脈脈站內最近上線了#職面疫情#專區,關於在家辦公的“難”,大家的苦水倒起來是一把又一把。

不過這也給了大家一個機會,對症下藥,根據大家的難題,共同討論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 討論一,廣東某公司市場經理:

“最大的麻煩是使用多個APP,會議一個、打卡一個,交流又一個,常常漏掉信息……”

使用企業微信吧。對內辦公,集合了微(協同)文檔、電話、視頻、直播,各種辦公功能應有盡有,對外還能連接微信,客戶不需要切換app,就可以直接溝通和交流。


  • 討論二,北京某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

“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根本不能見面開會,但有些事情又不得不大家一起說,所以一定得開會解決。這下好了,在線會議所有人七嘴八舌,也沒人知道講到哪裡。幸虧用了企業微信,主持人可以管理參會者,也可以標註演示內容,開會效率大大提升。”

企業微信可隨時隨地發起音視頻會議,支持300人參加,可投屏、也可以演示文檔,還可以實時標註演示內容。不見面,也可高效溝通。


  • 討論三,上海某公司HR:

“公司要求員工每天上報疫情信息,作為HR我每天在群裡催這個催那個,拖拖拉拉一天也收不上來,簡直崩潰。這時候IT同事跟我說,直接用企業微信微文檔的健康上報,快速收集全員500多名員工,簡直幫了我大忙。”

企業微信提供一應俱全的移動辦公工具,比如即時通訊、打卡、審批等,更有微文檔、微盤等整套協作工具。在家也可高效完成日常工作流程。

  • 討論四,杭州某公司商業產品負責人:

“最近幾天我看了老鄉鴨員工聯名寫信讓老闆不用發工資的視頻,我想了很多,他們遇到的可不是如何提高效率的問題,而是如何自救如何更好的活下去的問題。”

可以用「企業微信」添加客戶「微信」為好友,支持單聊、群聊,還可以發表內容到「客戶朋友圈」。產品·服務·銷售,線上直達。


原來,在咖啡廳辦公那波人,真不是在裝


企業微信是騰訊打造的企業通訊與辦公工具,提供與微信一致的溝通體驗、豐富的效率工具、連接微信的能力和全面安全保障,可幫助企業對內讓信息流轉更高效,對外連接11億微信用戶。目前,企業微信已覆蓋50多個行業,為250萬+企業提供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