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蒙古軍團是怎麼攻佔堅固的城池的?

佛山市一骨科醫生


蒙古軍團能夠攻下堅固的城池,有兩點要素。

一雖然蒙古軍團以騎兵為主,但其部隊強悍,作戰勇猛。蒙古人由於生存環境惡掠,缺衣少食,部落之間經常發動戰爭,為此蒙古人從小就學會騎馬射箭,這是他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正因為如此,蒙古人作戰非常強悍,騎兵速度快的驚人,風馳電掣一般,作戰風格類似於二戰時德國的閃電戰,往往打的敵人措手不及!

二、他們有正確的攻城戰術及攻城器械:首先是圍城,他們會把城池圍困數月,城內由於糧食有限,這樣就成了甕中之鱉!其次蒙古軍團也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攻城器械由於他們征服了中西亞很多國家以及金國和南宋,在不斷的征服過程中他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攻城機械技術,並且徵集到了很多巨匠,這些巨匠不斷製造改進攻城器械,使得他們擁有的攻城器械很多,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有冷兵器時代的投石器,也有熱兵器的火藥武器,以及巨型攻城車有了這些武器,蒙古軍團攻佔城池幾乎可以說攻無不下,戰無不勝!可以說當時蒙古軍團在那個冷兵器時代的攻城率幾乎達到了世界第一!





風雪1018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雖然創造了戰爭神話,但其征服各國的手段卻不怎麼光彩,尤其是在蒙古騎兵遇到堅固城池的時候,這位戰爭奇才總會採用一些不那麼常規的手段破城。這也是他在戰爭經歷中一步步總結出來的經驗,因為蒙古草原的統一戰爭中,大部分部落的兵種與作戰方式相差不多。但在蒙金戰爭時,成吉思汗開始遇到堅城堡壘的困擾,可以說蒙金戰爭為他的戰略思想和戰術選擇帶來了轉變,這個轉變也被用在了西征途中。



蒙金戰爭中的成長

眾所周知,蒙古人擅長騎射,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是靠著騎兵的高機動性和衝擊力,這些騎兵在草原上的野戰大多停留在“回合制”的戰術思想上。但成吉思汗的軍事天賦並沒有讓他選擇野蠻的戰鬥模式,他的迂迴戰術、兩翼包抄戰術都為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

要說唯一一個另類的部落當屬乃蠻部,這個部落並非是草原式的柵欄、大帳做營地,而是擁有一些磚石磊起的“城牆”,這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遇到“攻城”戰,按照《史集》的記載,蒙古人攻打乃蠻部時,並沒有攻城器械,而是損失了大量士兵,強行爬上了牆頭,這可以算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面對“城池”時的戰爭案例,顯然很不划算。





很多人認為是成吉思汗時期就完成了對金人的征服,其實蒙金戰爭是成吉思汗發動的,木華黎主導的,窩闊臺完成的長期戰爭。蒙古人用了四個階段才完成了對金人的征服,且是利用了南宋的幫助,由此可見蒙古人起初對於城邦式國家的戰爭難度有多大。所以說無論是乃蠻部,還是金國,蒙古人的攻城都不是很順利。

比如蒙古人與金人作戰的第一階段,這是從成吉思汗統一草原的第六個年頭開始的,1211年春,蒙古軍在野狐嶺以少勝多,10萬騎兵擊潰了金人的45萬主力軍。這場戰爭蒙古人勝利在野戰,而遇到堅固城池時真就沒什麼辦法,像是烏沙堡、烏月營這類曠野防禦,蒙古人可以憑藉鐵騎衝擊力壓制,但到了金中都,蒙古人圍城二十餘日也未能攻下,值得撤圍。



這說明蒙古人還沒有學會如何攻打堅城,但成吉思汗硬件設施不足,並不等於軟件不夠。他的手下哲別,在圍攻東京(今遼陽)不克後,假裝退後500裡,致守軍鬆懈,然後哲別利用蒙古騎兵的高機動性殺了個回馬槍,趁夜幕爬上了城牆,才攻下東京。再比如成吉思汗攻打西京(今大同)時,圍而不攻,只打來援的金軍,旨在消耗金軍有生力量。這些都是以戰術來彌補攻城硬件不足的方法,但這掩蓋不了蒙古人攻城的困難,後來成吉思汗在強攻西京時中箭受傷,選擇了退兵,一軍統帥能在攻城時被射中,說明蒙古人真沒有攻城的有效手段,只能是統帥於陣前鼓舞士氣。



第二階段的戰爭中,成吉思汗也是被居庸關擋住去路,是哲別走小路迂迴南關,才奪下了居庸關,後來若非胡沙虎發動政變,成吉思汗想進入中都就麼那麼容易了。而成吉思汗在金中都最大的收穫就是耶律楚材成了他的部下,這也是蒙金戰爭中蒙古成長的縮影,大批的金人和漢人工匠被成吉思汗收編,成了蒙古軍事實力提升的關鍵。在第二階段戰爭結束後,蒙古人就已經開始生產製造雲梯、投石機、火箭、床弩等攻城工具。所以到了第三階段,成吉思汗敢於留木華黎對付金人,自己率軍西征,這都是軍事實力提升後的自信。



(耶律楚材劇照)

“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元史·本紀第一·太祖》

而蒙古人的優點在於,即使有了硬件的提升,他們也不會放棄戰術上的靈活性。比如木華黎徵金的第三階段,憑藉攻城器械更加輕鬆的攻打堅固城池,但他也會採用離間、策反的方式不戰而勝。再比如第四階段的聯宋抗金,是以大迂迴的方式,避開金國的堅城堡壘,這也是成吉思汗臨終前留下的遺命,他要求繞開潼關重鎮,實行大迂迴戰略。這也反應了硬件對於蒙古人來說並非首位的,成吉思汗的戰爭思想永遠是戰略第一,戰術第二,硬件只不過是服務於戰略戰術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成吉思汗的靈活手段

“你們必須知道,你們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須加以懲罰。你們一定會問,我有什麼證據,證明你們犯罪。我告訴你們,我就是上天的災禍,如果你們沒有犯罪,上天為什麼派我來屠殺你們?”——《中國人史綱》

成吉思汗在攻陷花剌子模王國的重鎮不花剌城(烏孜別克布哈拉市)後,準備屠城,在此之前他把居民召集到祈禱場,向他們宣佈了上述史料中的話。原因是成吉思汗的軍隊在這個中亞城邦外,受到了頑強的抵抗,成吉思汗決定用屠城來懲罰他們,也為了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後邊的城池,讓那裡的人民和守軍產生恐懼,從而主動獻出城池,減少蒙古大軍的損耗。根據《蒙古秘史》的記載,成吉思汗在中亞戰場上,如果紮起了白色營帳,就是告訴城裡,大軍正在等待守城將領的主動投降,如果換成了紅色的帳篷,則表示蒙古大軍已失去了耐心,如果換成黑色帳篷,則代表蒙古人將要發起進攻並準備屠城了。





屠城本就是戰爭形態下,對對方心理威懾最大的方式,成吉思汗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他將人心的恐懼利用在了戰爭中,很多城池就是不攻自破的。如果你認為這就是殘忍的手段那就大錯特錯了,蒙古人在中亞戰場上利用投石機攻城並不像中原一樣,他們投出去的不是石塊,而是病死的牛羊、敵軍的屍體。這也可以理解為心理戰的一部分,當然也是將疾病瘟疫投進城內,達到不戰而勝的效果。除了向城內投拋病死屍體,蒙古人還會在圍城之後,在城內的水源中投毒,扔進病死屍體。屍體的作用還有提煉屍油,這是投石機拋投燃燒液體的主要原料,這種液體帶來的也是疾病和心裡上的恐懼,以及燃燒帶來的殺傷。



蒙古人在西征途中,將俘虜區別成三六九等,只要參與過戰鬥的男子會被處死,沒有參與過戰鬥的男子中,工匠特殊人才是會留用的,高級的有木匠、鐵匠、醫生等,低級的手工業者和農民則成為勞役,而不具備勞動能力的人則成為戰爭中的炮灰。也就是說,當攻城戰真正打響後,蒙古騎兵是原地待命的,那些舉著攻城器械往前衝的都是俘虜,蒙古人讓他們將攻城器械推進城牆邊,讓他們消耗城中的弓箭和火藥,一旦有人退縮,則會被蒙古人射殺,等到時機成熟後,蒙古人才會參與到戰鬥中。



這也是成吉思汗心理戰的一部分,比如1220年的撒馬爾罕之戰,成吉思汗連續三天派炮灰攻城,撒馬爾罕的守城士兵不忍同胞被殺,決定出城與蒙古人決戰。這正是蒙古人希望看到的場面,當撒馬爾罕裡的5000塔吉克步騎兵出城擺開陣型後,成吉思汗下令蒙古軍一邊射箭一邊撤退,將這5000人引出郊外,使他們失去城牆弓弩手的依託,然後在野戰中將其殲滅。就這樣,蒙古人扔屍體,以屠城威脅勸降,以俘虜攻城,然後出城了還被殲滅,城裡的守軍僅僅五天就失去了意志,大部分士兵選擇投降,只有少數人還躲入圍城堡壘中抵抗。



綜上,成吉思汗是戰爭天才,他並不拘泥於一種戰爭形式,即使遇到了堅固城池,他會以各種方式誘殲城內士兵,以各種方式消耗守城軍隊的水源、醫藥、武器彈藥,以各種心裡戰摧毀城內軍民的抵抗意志,強攻只不過是最後的手段。今天很多人將成吉思汗評價為惡魔,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在戰爭中的手段過於殘忍,或者過於“不道德”。但蒙古人口少,生產方式粗放,這就決定了成吉思汗的戰爭模式一定是打破常規的,否則他也不可能創造橫跨亞歐大陸的戰爭奇蹟。


棍哥觀史


實際上,成吉思汗在對外擴張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攻城。

當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漠北草原的時候,他是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的。因為漠北草原根本就沒有什麼城市,自然也不需要攻城。成吉思汗的軍隊,最擅長的技術,也就是在草原上遠程襲擊,包抄合擊,然後用弓箭、長矛、短劍這樣的工具進行廝殺,最終取得勝利。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最開始遇到了攻城的麻煩,是在進攻金國的時候。

成吉思汗崛起後,一直把金國當成他們必須要打敗的國家,因為一方面,金國曾經殺害了成吉思汗的祖先。另一方面,金國長期欺負奴役蒙古。成吉思汗如果不把金國打敗,他就不能真正崛起。

不過,成吉思汗在進攻金國的時候,就遇上了攻城的大麻煩。金國本來和蒙古一樣,是一個遊牧民族。但是由於他們打敗了北宋,佔據了中原地區,因此,他們學習漢人的方式,過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且大量漢化,包括吃穿住行各方面,都和漢人趨於一致。所以,成吉思汗遇到了攻城的問題。

成吉思汗在攻城中遇到的最大的麻煩,就是沒有合適的攻城工具,也沒有恰當的攻城辦法。雖然他們曾打到了金國的中都,但是他們把金國中都圍困了三個月之久,硬是沒有拿下來。最終,還是因為中都裡面彈盡糧絕,才不戰自破。

這一次的教訓,讓成吉思汗一直在思考著攻城的辦法,他曾派出商隊去西方,希望和花剌子模做生意,並尋找攻城的武器。但是由於花剌子模搶劫了成吉思汗的商隊,殺害了成吉思汗的使者,因此,成吉思汗只得丟掉金國,發動了第一次西征。

在這次西征的過程中,成吉思汗實際上也沒有很好的攻城的辦法。他們經常採用的方式,都是驅趕著被他們俘虜的炮灰軍在前面攻城。讓這些炮灰軍去送死。然後他們踩在這些炮灰軍的屍體身上,爬上城牆,衝進城裡。

由於成吉思汗的軍隊殘酷的屠城戰術,因此他們的炮灰軍倒是不少的。

(成吉思汗西征)

那時候,他們還採用了一種攻城的方式,就是引入上游的水淹沒城市。或者用泥土把護城河填起來。甚至就直接把殺害的俘虜的屍體扔進護城河裡,把護城河填起來。

不過,由於花剌子模實在是不堪一擊,因此最終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中,在攻城上實際上並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

第一次西征勝利後,成吉思汗回師,把兵鋒對準了西夏。當時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擔任了攻城的任務。他攻城的辦法,更多的是挖地道。由於西夏特有的地質結構,地面主要是沙土,因此掘地道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而拖雷也用這個方式,攻下了一座座城池。

在黃金家族第三代發動第二次西征的時候,他們在進攻俄羅斯的也烈贊城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攻城的辦法,就是在城市的外面,另外修建一座長長的土牆。由於炮灰軍比較多,人數上的優勢,因此做這個工作並不困難。當他們修好土牆以後,一方面,土牆對外面的隔絕效果,使得城裡人產生了巨大的驚恐。另一方面,蒙古人還可以站到土牆上,用投石機向城中拋擲石塊。當時蒙古人就用這個辦法,攻下了也烈贊城。

(蒙宋之戰)

不過,所有這些辦法,其實都有些小敲小打,沒有根本解決蒙古人攻城難的問題。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是在蒙古人發明了大型拋石機回回炮以後。

這一點,是忽必烈在進攻南宋的時候,找到的辦法。

為了能夠拿下南宋,從南宋投降過去劉整告訴忽必烈,攻打南宋,最關鍵就是要打下襄陽城。襄陽城拿下,南宋就崩潰了。忽必烈採納了他的建議。

不過,蒙古人打襄陽城並不容易,他們對襄陽城進行了長達6年的圍攻。在這六年的時間裡,一直找不到攻下南宋的辦法。

最終,蒙古人利用從西域帶回來的工匠,發明了一種大型的拋石機回回炮。

這種回回炮的攻擊能力十分強大,蒙古人利用這種回回炮,曾經一炮就把襄陽城上的角樓給轟塌了。而這樣強大的威力,著實把襄陽守軍嚇壞了,也擊潰了他們的心理防線,最終才不得不投降。

從這裡可以看出蒙古人雖然天下無敵,但在尋找攻城辦法上,卻走過了一個十分艱辛的過程。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史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