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有国才是家

很快,渥巴锡见到了伊犁参赞大臣舒赫德。他希望能去京城觐见乾隆,然而乾隆皇帝早就想到这个了,因此早就有旨意留在舒赫德那里,大概意思是说,京城很热,你们那么远回来,一下子来到酷热的北京,中暑了可不好玩,不如你们等到天凉一些了,到承德避暑山庄来,我们聊聊。

8月,在舒赫德的陪同下,渥巴锡和他的几个部下踏上了进京朝觐的旅程。到了巴里坤,圣旨到达,命令舒赫德留下来办理安置土尔扈特事宜,由另一个官员陪同渥巴锡上北京。圣旨命令沿途官员必须好好款待渥巴锡一行。多数官员谨奉圣命,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擅自缩小了接待规模,因此包括直隶总督在内的一部分地方官员,因为皇帝认为他们接待不周而受到了处罚。唉!这说明乾隆真的把渥巴锡当个人物看待的啊。在途中,渥巴锡还两次接到乾隆皇帝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荷包、桂子,这两样东西貌似用来清暑的。其实这两样东西沿途也能买得到,乾隆之所以大老远不惜浪费人力物力加急送来,恐怕还是为了向渥巴锡表示自己的重视。

两个多月以后,渥巴锡一行到达承德避暑山庄,见到了弘历哥。乾隆皇帝用蒙古语和渥巴锡交谈,问了他东归途中的种种遭遇,为损失了十余万人唏嘘不已。乾隆数次设宴招待渥巴锡,这些都不多说了,后来在一年一度的木兰围猎活动的时候,又让渥巴锡和他的那几个部下参加了。在这里又出现一个故事。在故事之前先要介绍两个人。一个是舍楞,估计还有人记得,不记得的读者听我说一下:就是在清政府征剿准噶尔的过程中逃到伏尔加河流域,后来又和土尔扈特人东归的那位。另外一个名叫车凌乌把什,原本也是准噶尔人,因为反对准噶尔统治集团的分裂活动,率领部属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这一次他也到了承德。舍楞和车凌乌把什本来是认识的,这时候见了面,他们执手对天发誓,世世代代永远做中国的子民。唉!饱受岁月折磨才知道青春的可贵,饱受饥饿才知道五谷的可贵,饱受凌辱才知道尊严的可贵,历经飘零才知道祖国的可贵啊。

渥巴锡在承德避暑山庄住了半个月,期间一直被乾隆尊为各蒙古和其他各族王公的首位,天上飞的海里爬的吃了个遍,尽情享受了尊贵繁华,三省六部达官贵人都留下了QQ号码,跻身社会名流。乾隆每一次宴请都对渥巴锡有赏赐,让其他人眼红。更重要的是,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在石碑上竖立在普陀庙内。这一招,直接把土尔扈特回归载入了历史,直接让他们头上光芒万丈以至于不用装点任何路灯就可以锦衣夜行。

在承德山庄,乾隆皇帝还颁布了对土尔扈特东归有功人员的封爵令:

渥巴锡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哩克图汗。


策伯克多尔济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毕锡呼勒图亲王。


舍楞为青色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弼哩克图郡王。


恭格为巴图色特奇勒图和硕特部土谢图贝勒。


默门图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济木哈朗贝勒。


达什敦多克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一等台吉。


沙喇扣肯为青色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乌察喇勒图贝子。


奇布腾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伊特格勒贝子。


雅兰丕勒为巴图色特奇勒图和硕特部阿睦尔聆贵贝子。


渥巴锡至此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荣誉非凡,这一切,都是朝廷对他率领部落回归祖国的肯定与赞赏。

土尔扈特归来后,朝廷立即开始了对他们的安置。由陕西银库内拨银300万两,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等地以大量的物资供应土尔扈特,计有马、牛、羊20万头,米、麦41万石,茶2万余封,羊皮衣51万多件,棉布61万多匹,棉花59万余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这些支援不但有政府的,还有私人的,比如维吾尔族的哈密回王、吐鲁番郡王听说土尔扈特到达伊犁,立即送来大量毛毡、粮食和银两,让两个民族亲密走到了一起。这些物资及时帮助了土尔扈特人民渡过难关,使他们皆安居得所。土尔扈特的东归,掀起了一阵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