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故事:“花木蘭”是安徽姑娘

一身筆挺制服,每天走街串巷,核對流動人口信息,保衛街道百姓安康……

這是安徽省馬鞍山當塗縣公安局年陡派出所女輔警劉怡的工作日常。

“注意,近期轄區出現2名韓籍人員,33名臺灣籍人員,大家一定要不定期走訪,確保隔離工作有序進行!”3月6日早上8點,劉怡剛到單位,就接到了新通知。

立即出動,瞭解情況。

劉怡第一時間打電話與企業對接,詢問相關人員隔離工作及身體狀況,隨即做好了每個人的出入境活動軌跡登記。“公司一旦有新來的境外人員,一定要在24小時內來所裡登記備案呀!”劉怡在與企業溝通時,千叮嚀萬囑咐。

作為一名派出所輔警,疫情防控期間,劉怡幾乎沒休息過,從早忙到晚。而劉怡的丈夫,徐永太,則是馬鞍山當塗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醫師,2月9日奔赴武漢支援,堅守抗“疫”一線。

“想去嗎?”劉怡試探道。

“有點兒。”徐永太說完又有些沉默。

“那就報名。”

“似乎她早料到有這麼一天,或者說她時刻準備著這一天。”徐永太說,她的平靜讓我莫名定心。於是,徐永太主動請纓,馳援武漢。

2月9日一大早,剛到單位的劉怡接到徐永太電話,“馬上出發。”

此時的劉怡,雖說有準備,但並不清楚去武漢的具體時間,卻執意送他。車到醫院門口,徐永太突然冒了句:“我倆拍張照片吧,留個紀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徽故事:“花木兰”是安徽姑娘

劉怡送丈夫去武漢前,在車上合影 當塗縣文明辦供圖

聽到這,劉怡鼻子一酸。因為已記不清多久沒在一起照過相了,哪怕是手機合張影。

你馳援武漢,我守護家鄉,戰鬥中的相思彌足珍貴。

“2月12正式上崗,一個剛建好的體育館方艙醫院。從沒見過這樣的醫院,400多張大通鋪病床整齊排列著,我想象著這裡住滿的場景,深切感受到了疫情形勢的嚴峻。一下午就送來了300多個病人,給他們每個人問病情,寫病歷,有些忙亂,不一會已是晚上11點,第一天就這麼結束了。”

收到丈夫信息的劉怡,只回復5個字:好好休息吧。

“2月14日,只隔一天沒來醫院,448個床位全滿了。我分管一個半的病區,46名病人,一上崗就聽交班醫生說我的病區裡昨天有個病人病情加重轉走了。我還沒來得及記住他的名字,住哪個床位,而他空下的位置早已被新的病人填補,心情有些沉重。可時間不允許我想太多,我能做的就是陪伴現在的46位病患直至康復。”

這是在方艙醫院的徐永太,給妻子發來的信息中字數最多的兩條。或許是忙於救治病人,也可能怕寫得過於詳盡讓妻子擔憂。

至於為何回覆丈夫的信息總是那麼短,劉怡解釋:“寫多了,怕流露出自已內心的脆弱,所有理解已在出發前達成。當初他做決定時,我確實有點矛盾,擔心他的安危。但危急時刻,我們是愛人更是戰友,我能做的就是消除他的後顧之憂,鼓勵他勇敢向前!”

丈夫在信息中,雖沒多說辛勞和風險,但劉怡仍能感受到他的付出。瞭解徐永太的工作,自然還有別的渠道:劉怡格外關注來自武漢方艙醫院的新聞。

“防護服密不透風,汗水經常浸透全身,護目鏡裡形成水汽,連眨眼都要小心。嗓子渴卻不能喝水,只能等下班。”新聞中出現的醫護人員雖然不是徐永太,但劉怡覺得他一定也是一樣的工作負荷。

當然,劉怡同樣沒把自已的忙碌告訴丈夫。天剛亮就要出門,回家時已是萬家燈火。

“他在前線治病救人,而我在家守護鄉親,雖然忙碌,但不覺得有多辛苦。”劉怡笑道,“只是有點對不住兩個孩子,沒時間陪伴他們了。”

(記者 遊儀 滕麗娟參與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