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1973年深秋,命运之舟将韩书力从屯垦戍边的黑龙江畔载到雪域高原。正在黑龙江建设兵团里“上山下乡”的北京美院附中学生韩书力,因为回家探望老师,竟然被西藏民族宫的同志看上,借调他去西藏搞几个月的创作。没有商量、没有犹豫,甚至没有体检,23岁的韩书力就即刻去了西藏。

直到今天,他仍然找不出任何词汇来描述自己最早进藏的那种“心甘情愿”。

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 韩书力

“当时年轻,不懂事,既好奇,又好胜。”韩书力怎么也忘不了自己最初进藏的那种亢奋和痴迷。他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一山一水散发着摄人心魄的美,亘古不变的神山圣湖有一种天然的魔力,时刻在震撼他的心灵。还有藏族同胞那雕塑般的形象,犹如磁石般吸引着韩书力,仿佛有画不完的速写、画不够的头像。只要有好景致、好形象,韩书力选好角度坐下就画,根本顾不上脚下是泥还是水。有一次,韩书力正在一笔一画勾勒时,突然腰下被一块石片打了一下,原来是一位路过的藏族妇女在提醒他。对方用手比划着他坐的地方,韩书力才注意到自己所坐的冰面被焐化,棉裤湿了一大片。这时,他领悟到了对方的好意。

几十年过去,韩书力不曾忘记那个石片的温度。

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韩书力作品

西藏自治区74个行政县,他和同事几乎全跑遍了,采风、摄影,不停地走、不停地记。吉普车抛锚了,几个人就跳到雪地里手抬肩扛,继续上路……

然而,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西藏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那时的西藏对于外面人来说,还是神秘、荒寒与落后的代名词。记得我初次下乡,跑了17个县,居然买不到一把铝勺,只好以铅笔和柳条帮忙完成每日的两餐。后来有内地朋友来西藏问我要带点什么时,我都会说‘带两把勺子’。现在在我的藏品中,‘藏地勺子’是一大特色”。

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韩书力作品

艰难岁月使用的“勺子”成为韩书力的珍贵回忆。那时下乡深入生活,如果不能按饭点赶回县、乡招待所去买“老三篇”———冻土豆、冻萝卜、冻圆白菜的乱炒和本地小麦和青稞“混搭”、碱放不匀又经反复蒸热的“出土馒头”,真就只剩下手攒着钞票、粮票喝西北风的份儿了。在县城唯一的贸易公司的货架上,能吃的东西似乎只有一种过期的印度饼干。

不去巴黎、没回中央美院,他却“嫁”给了西藏

韩书力作品

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金黄的树叶、雄浑的山峦……西藏的每一寸土地都绽放着光芒,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那无穷魅力让韩书力醉在其中,激发出无限的创作激情,与此同时,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藏族同胞的善良淳朴,强烈地吸引和感染着这位年轻画家。

韩书力深深地爱上了西藏!

所以,当借调期满,西藏民族宫的同志和韩书力商量,要把他的关系从借调变成调动时,韩书力一口答应,心甘情愿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43年,直到今天;所以,当1982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临近毕业,已经取得留院任教资格的韩书力作出了一个令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震惊的决定——回西藏;所以,当1989年韩书力受邀赴巴黎举办个人画展,法国朋友几乎是“恳求”韩书力留在巴黎时,韩书力依然选择回西藏。

“离开时间越长,我越对西藏魂牵梦绕。”在完全可以离开西藏的境况下,韩书力却发现自己离不开西藏了。

“西藏是我的艺术生命之源,离开西藏,我自己会枯竭,我的艺术源泉也会枯竭。”审视自己,韩书力知道他已经与雪域高原血肉相连,无法分割了,他也深刻地领会到诗人活佛仓央嘉措的“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那种牵肠挂肚的意境。

1992年春,韩书力去北京西郊拜望大病初愈的恩师吴作人先生,吴先生问他有无回中央美院的打算,韩书力摇了摇头。吴先生欣慰地说:“我看你就‘嫁’给西藏吧”。

这,遂成中国美术界的一段佳话。

西藏,成就了韩书力,韩书力也以自己的艺术奉献,使西藏民族文化传播得更远。

策划:张宝川

记者:刘嫣 王有强

设计:赵庆庆 半户侯

审核:李木元 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