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民主革命志士刘邦彦(4)

刘邦彦和何处积极扩充实力,准备起义过程中,中共陕西省委派人与何处接触,又派一名姓周的代表潜刘邦彦军中联络,驻碧口江神庙小楼上,深居简出,指导革命。刘邦彦弟弟刘国嘉当时十七八岁,给周代表作伴,红军那边经常有人来,来往的信件都用米汤写在白纸上,放在水里一浸才能看到文字,看后随即烧掉。 刘、何在碧口,文县、武都一带的总兵力达三千多人。何团一营驻碧口,二营及骑兵连驻文县,营长赵希武,字玉璧;骑兵连连长王文山;三营驻武都,营长金政。刘邦彦新组建的四个营全部驻碧口。他们在碧口开展的活动,整训部队,严明纪律,书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演唱进步歌曲,话剧,扩充实力,增加装备。 碧口之事,鲁大昌早有风闻,即派拜把兄弟惯匪王佑邦带兵驻扎武都,依附鲁师,拥兵自重,一面奉令监视何处刘邦彦行动。 刘何为袭杀王友邦,费尽周折,鲁大昌未审端的,容许调动他移,于1932年冬,由何处带着他的一团人马,自渭源出发,虚晃一枪,兼程到达武都。王友邦大摆筵席,为何处接风洗尘。席散,乘王友邦麻痹大意回公馆休息,何处派兵包围王的司令部,缴了警卫连的枪支,生擒王友邦,关押一夜,第二天枪毙于南河堤水神庙前,抛尸白龙江。故鲁对刘邦彦何处两人怀恨在心。 靖任秋因蒋介石的通缉一度逃往北京避难,1932年底,起义时机业已成熟,刘、何急电靖任秋来领导起义。党派靖任秋、刘秉林,武伯昌等来甘肃,在这关键时刻,鲁大昌派其参谋马尚志到天水行营向胡宗南告密:“赤化,图谋不轨!”不幸起义消息泄露。 靖任秋他们到武都的当天,又得到胡宗南部丁德隆旅长以堵截红军为借口进驻碧口的消息。 靖任秋后来回忆:“碧口是个重要地方,它是到四川与甘肃的要道口,何戒僧本人带两个营在碧口。这个旅的到来,引起了我的警惕。就决定武伯昌到碧口去和何谈,建议他:第一,何戒僧本人不要住碧口,把防地撤到武都,两个营都撤出最好,撤一个营也行,万一部队已不能离开,何本人务必离开,能到武都到武都,不能到武都到文县也好,不然会吃亏;第二,何戒僧虽有进步思想,但没有经验,警惕性不一定够。我就让武伯昌先到碧口与何见面,把我这些考虑告诉何戒僧,叫何赶快离开碧口。如果形势不好,发生意外,部队可向武都或文县突围。总之一句话,要离开碧口,不要与丁旅混在一起同驻一地,行动受限制,还可能有危险。武都派了人和牲口,跟武伯昌从文县到碧口,但是此去碧口还要走很远的路,有的路简直就是栈道。 武伯昌过了一阵回来了。何戒僧竟有些迟疑不决,加上对丁旅麻痹大意,迟迟未见行动。” 接着得到情报,鲁大昌派所部旅长梁应奎率领七个营的兵力从狄道方向直奔武都而来,很明显,这是要配合碧口的丁德隆旅解决何戒僧和刘邦彦的部队。碧口这边,刘邦彦见情势危急,向何处建议先发制人,采取行动,但何处竟不听命于老师,按兵不动。 丁德隆完成一切军事部署后,请何处吃饭,何尚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安然赴宴。席间逮捕何处。据说何处破窗而出

鲜为人知的民主革命志士刘邦彦(4)

,跃下酒楼,不期被伏兵捉获,径送岷县。鲁大昌派其特务营长窦得海秘密杀害。 刘邦彦带领的四营士兵,在退守中寨,石坊途中大部溃散,队伍失去控制,他本人逃至四川南坪,被该县县长阎大明扣留,后越墙出走,不知所终。 刘邦彦、何处和中共地下党策划的碧口兵暴,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实属可泣,亦复可叹。 刘邦彦生前曾著有《陕南剿匪记》,惜在战争中遗失。 网页浏览: 刘邦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别号汉佐,甘肃兰州人,甘肃陆军小学,西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分发陕西陆军服务。历任国民军援陕总司令(刘郁芬)部参谋,科长,兼任随营学校兵团团长等职。1927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连仲)第十三军(军长张维玺)

鲜为人知的民主革命志士刘邦彦(4)

司令参谋处处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5月任反蒋南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兼任参谋处处长等职,随部参加中原大战,平汉线战事,战败后所部被整编免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