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陽的思想和著作內容是什麼?

師父師傅


王陽明心學:憑良知做人做事

致良知,去人慾,存天理!

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吾心不動,隨機而行!知行合一!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1.貴州龍場悟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內心的良知是應對萬事萬物的制勝法寶,無需外求。

良知在手,世界我有。

世界怎麼樣,我心說了算。

心不定,事難成。

如何吾心不動,隨機而行?

止念:去掉主觀善惡,迴歸無分別之心。

超脫:讓自己超然物外,養成吾心不動。

內控:我控制不了外界,我能控制思想。

善惡在一念之間: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成與敗就在一念之間。

人與人只是一念之差。

什麼是良知?

好惡之心,本能反應。

好惡之心:瞬間明辯,是非善惡。

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不需要思考,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它就做到。

良知是自己衡量自己內心的尺度。

良知會告訴自己該做什麼以及能做什麼。

良知就是一種以旁觀視角內視自己的意識。

2.江西南昌證道:致良知

憑良知能成事理由:良知代表的是正義的立場,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良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直覺就是良知給你最正確的答案。

心即理:內心的良知,就是做事的天理。

憑良知做事,難在哪?

難在知行合一:因為人一有“我”就知行不一,想一套,說一套,做另一套,就很假了。因為有私慾就做不到至誠。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堅定信念:堅守良知,雷打不動,風雨不改。

2.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天理不容思考,良知不許轉念。因為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3.時時正念:一念發動即是行。

大惡從小惡來,小惡從小惡念來。

4.真知真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果知道做不到,都等於不知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出真知。知行之間,相輔相成。

5.刻意練習:反覆練習良知即行動,形成條件反射的本能反應。像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

簡單的事重複做

重複的事用心做

人慾與天理的區別:

1、有度,適度是天理,過度是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2、真誠,愛是愛本身。

王陽明說:“我真的很不喜歡年輕時候的自己。因為年輕時的我只關注私慾,從未專注天理。以前做事只為了賺錢,賺錢是目的,做事是手段,就反了天理。”

3、純粹,做好事出於好心的是天理,做好事為了好處的是人慾。

做好事本身就是目的,做好事非要讓人知道,這就是人慾。

天理與人慾不能並存:

人心正了就是道心,道心歪了是人心。

分清主次:一心專注在天理

我祈禱的時候可以抽菸嗎?一一不可以

我抽菸的時候可以祈禱嗎?一一可以

專注:時時想它,事事為它,念念存天理。

3.浙江餘姚天泉證道,四句教:

世界觀: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生觀:有善有惡意之動

價值觀:知善知惡是良知

方法論: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世界觀:

無:一切皆空

合:萬物一體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情順萬物而無情,心普萬物而無心。

王陽明心中:德行是第一位的,做個好人比什麼都重要。

王陽明小時候讀書時就問老師:何謂人生第一等事?

老師說:讀書,做大官,賺大錢。

王陽明不滿意說:我認為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人的動機與志向很重要。

王陽明心學目標:教人去心中賊

1.小人之心,難成大事。

聖人之學全在自心,心若外求多才多藝,貪多求全。卻不知自己依然是桀紂之心,卻想成堯舜之業。這又怎麼可能成功。

2.一顆陰暗的心,襯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3.為了生命最後能說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心外無物是價值判斷的思維習慣

知行合一是刻意練習的行為習慣

王陽明心學一語貫之:為人處事,全憑良知。

王陽明信徒都有捨我其誰的擔當,唯我獨尊的自信,自命不凡的魅力,目空一切的自由。





木秀於林人生宇宙


王守仁,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是明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個人認為其主要思想是:

心外無物。把心看做宇宙萬物的本源,

提出“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接受”(王守仁《象山全集•序》),故後有人稱此為“心學”。“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心者,天下萬物之主也,心即天”(《傳習錄》上)。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主觀意志(心)而存在,整個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於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花不在你心外”(《《傳習錄》上》)。

致良知。又稱“心”為“良知”、“靈明”或“天理”。認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具發竅之最精妙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傳習錄》下)。認為如果沒有“心”(良知)也就沒有草木瓦石,甚至沒有天地萬物。“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答歐陽崇一》)。良知是造化的“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生,真是與物無對”(《傳習錄》下),是天地萬物發育流行的根源。認為個人主觀上的“良知”即真理,真理即個人的主觀意念。個人主觀上的“良知”是衡量一切事物是非真偽的尺度,是規定“天下節目時變”的“規矩”( 《答顧東橋書》),是非標準是依個人主觀好惡所轉移的。“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良知”雖“人人之所同具有者也”,但“不能昏蔽於物欲,故須學,以去其昏蔽。”“格物致知”即“為善去惡”的修養功夫。“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其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 (《大學問》)。認為通過這種修養方法,即可以“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答顧東橋書》),故能去人慾,存天理而復得“良知”。

知行合一。針對朱熹、陸九淵的“知先行後”說,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認為人的一切思想和知識才能也都先天地存在於“吾心”之中,“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傳習錄》上)。在知與行的關係上,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言傳身教。

“理之發見可見者謂之文,文之隱微不可見者謂之理,只是一物”(《傳習錄》上)。教育方法方面,提出“施教之道,再勝己私;孰義孰利,辨析毫釐……毋忽其細,慎獨謹微;毋事於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誠,曰惟自欺。施不以序,孰雲匪愚,庶餘知新,患在好為……”強調言傳身教,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等。

王守仁的主要著作有:

《王文成公全書》一至三卷為《傳習錄》,包括語錄和信札,由門人徐愛輯。內容包括與門人的問答和信札兩個部分。重點討論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論點;四至三十一卷為《文錄》《別錄》《外集》《續集》,包括奏疏、公文、信札,由門人錢德洪輯;三十二至三十八卷為《附錄》,包括《年譜》和《世德記》,由門人錢德洪、王汝中輯。最終,由浙江巡撫謝廷傑在明隆慶六年(1572)刻成《王文成公全書》。王守仁的著作大都刻於此書。

《大學問》為嘉靖三年在稽山書院講授《大學》時的記錄,是其哲學思想和政治見解的綱要。以“致良知”註解《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把“明德”、“明明德”“親民”分別解釋為“良知”“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與事事物物”。認為在踐履三綱五常封建道德的過程中,只要發掘“良知”,剔除私慾,並使之推及天下,就可達到與天地萬物與一體的境界。

《傳習錄》,《大學問》是研究其哲學思想的主要資料。在明代中期以後,陽明學派影響很大,還流行到日本。


火車頭loco


心即理也。

天下又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官至總督兩廣、南京兵部尚書,被封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後人收集編為《王文成公全書》(現名為《王陽明全集》)。

據年譜記載,陽明37歲時,困居龍場驛,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學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狀態下,似乎有人在耳邊告訴他這一旨意。他驚起躍呼:“原來聖人之道,我們每個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於此理,當為大誤也。”這是陽明內聖學的開端,也是他做學問的一個大的轉折點。 

 

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所悟的學術宗旨,可以概括為“良知”二字,正如他自我評價的那樣:“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生生相傳一點滴骨血也”。良知並非是心的普通能力,它是人心的本然狀態:“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晚年,王陽明曾寫信諄諄教導兒子,強調:“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良知觀念,雖直接導源於孟子,然其意義已經深入許多。一是“現成良知”。此詞為王龍溪首創,為良知最低層面的意義。又即孟子所說的“良心”或“本心”,為一般是非善惡、價值判斷的標準。二是本體良知,又稱良知本體,由現成良知作基礎,透過證悟工夫而來。這是形而上的明慧之本體。三是發用良知,即對本體良知磨練完成之後,向外作多方面的放射(過去稱之為發用流行),用以建立人文社會之道德觀念、是非善惡及價值判斷之客觀標準。 

 

陽明良知哲學思想的形成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龍場“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靈之本體。第二階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階段,陽明倡導“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等方法,目的是達到“動靜合一”的境界。心性本體在靜中展現比較容易,但在動中顯現難。賴極深厚的定力工夫的修養,陽明自37歲“見道”後,又整整做了13年的存省工夫始臻此境界。第三階段為“應用良知”。由“動靜合一”再推進一步為“體用合一”或“體用一源”。又有學者稱之為“即體攝用”或“即用攝體”。由本體良知的“體”,顯為發用良知的“用”;再由發用良知回攝於本體良知。這就是陽明所說的:“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第四階段為“完成良知”。把本體應用於實際人生,進而作極度的推廣應用。從以上階段來看,王陽明的學問,從工夫的方面而言,確有一套步步可行的“實證”的方法與階梯。

  

總而言之,良知是個體(自家)的,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人內在的道德判斷與道德評價的基石,“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良知這個自家的準則又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完全相同的。王陽明的學生曾對他說:“出去看到滿街都是聖人”,他回答道:“這是平常的事而已,何足為異?”良知作為內在的道德意識和準則,以天理為內容,所以,良知又等於作為道德法則的理、天理。良知就是天理的昭靈明覺處,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在良知與物的關係上,王陽明將物分為人的行為與客觀事物兩種。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王陽明的哲學將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帶有世俗人情的味道,從而容易為普通人所接受。王陽明心學不但對明中葉以後的思想家影響巨大,對近現代思想界、學術界及教育界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王學還傳播到海外,影響世界文化,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說。特別是與中同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有著歷史悠久的“陽明學”發展史。此外,王學對後期朝鮮、歐美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學術魅力。

有一年,春暖花開之際,王陽明與好友相約去山間郊野遊玩。

有好友指著長在岩石縫中的花問王陽明:“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能讓花開或者花落?”

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當你看此花時,此花的顏色一時明亮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開花敗是遵循自然界規律的,但是能不能讓我的內心波動,卻是由我決定。

即使某一天天災或者人禍來臨了,只要我心中波瀾不驚,那麼永遠都會處在一個美好的桃花源和豔陽天中。

這便是萬法唯心造。

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當下的我們,除卻這些人事之外,更兼以生態災難、環境報復乃至外力侵凌,種種災禍疊加層累,內心之彷徨、無奈以及蒼白只能是愈演愈烈。人們發現,儘管也曾找尋出諸如科學、理性、建設性之藥方,而療治起來,不過止痛而已,琥珀般包裹的效果或不錯,但那種無力感,卻是始終如重重霧霾,驅之不去。

這個時候,也就有必要重回內心,樹立強大的內在意志,以抵達一個嶄新的人生境界。人們越來越相信,當年在貴州龍場悟道的王陽明,一旦心思通達,並應和著大自然的脈動而起舞,想必一定會有心曠神怡之慨。他的目光,也註定會穿越雲貴高原的層層山巒,而臻於一個前所未有的自在之境。當時及後人之景從,想來並非如神學一般將靈魂託付於虛妄之神,而是堅定了自信之心。

你當然可以將這種自信解讀為學問的、人生的、道德的乃至世俗的信心,無論是立德,立功,立言,還是配享孔廟,紹續前賢,都是一樣的。內心之大、之深厚,與天地齊、與百代同。這樣,也就有可能暫時從塵世的糾結之中跳脫出來,心無旁騖,專注於想做、願做、能做的事情。而若是做到了這一點,任何人、任何時候的任何事情,當然也都能做成事業,也就不存在什麼阻隔了。

心學之行動性,也正在於此。冥思不是目的,更不是歸宿,而是路徑;修習也不是方式,更不是皮相,而是本體。力量從來不會無端地產生,也不可能隨意施加,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可能喚醒它。不要問世界能為你做什麼,還要問問你能為自己做什麼。一味的糾結、糾纏,只能在相互無謂的傾軋中虛耗生命,並拉低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信任底線,不可能產生任何有價值的精神資源。

無論社會如何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堅韌的內心。矇昧未開,往往更多的指向內心的渾渾噩噩,心智不開。與擁有知識的量無關,也與教育程度無關,更與其現實的成功無關。現代科學固然還難以深入幽暗的內心世界,更不可能搞出來什麼清晰的圖譜。不過,循著王陽明這樣的先賢們走過的心路,或可一窺其間的山谷溝回,並認真檢視我們的內心,從而激發出繼續走下去的強勁力量。“震霆啟寐,烈耀破迷”,這是黃宗羲先生對於王陽明的評價。現在看來,可謂確當。沉迷於利益迷津、功業誘惑、俗世慾望之中的人們,有必要“啟寐”、“破迷”,走出我執、我固,挺立於自然與人事的腥風淒雨中。

《大學》有云:“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王陽明也勸誡人們:放鬆你的心,使充盈的“天理、本心”呈現在眼前。








蜃海樓


一、王陽明的思想

① 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早在初中歷史課本上就瞭解了“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而中間的“王”就是王守仁,別號陽明,世人多稱其為王陽明。

理學和心學是一朵生長在歷史土壤上的雙生花,這個世界是物質是第一性還是意識是第一性,始終是思想家們辯證的主題。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認為要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世界,不能夠將天理和人心單純分開。

②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從主體,行為和思想要一致。知即為良知,行是人的行為實踐。而我們人要做到行為和內心一直,表裡如一,才是一個高尚有道德的人。



那什麼叫做“良知”呢?


《傳習錄》中對“良知”的解釋如下: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天理和萬物都是源於內心,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但由於會受到來自外界的誘惑和私慾損失本心,所以要想辦法摒棄私慾誘惑,讓本心迴歸到最純淨的狀態,也就是“致良知”。

③ “致良知”指的是達到自己的內心和道德,“致”是達到的意思,“良知”出自於《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意思就是道德良心和知識認知。他認為良知有兩種含義,一是“知是非”的認知心,二是“知善惡”的道德心。

總的來說,就是人要遵從自己的本心和良知,而良知要求人有道德心和認知心,就是你要當個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用你的認知來控制你的行為。

流傳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發展與升級。


有個關於王陽明“致良知”的小故事:有次王陽明的手下抓到一名盜賊,他命令其脫衣,盜賊依次脫掉外衣和裡衣,當王陽明依舊要求他脫掉僅剩的內褲時,他卻不願意了,王陽明笑著說,看來你還是有良知的啊。

④ “心即理”是指內心良知就是天理。這是很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範疇的一句話。其實看過上面的解釋後就不難理解這句話了,可以說這句話是上面兩個思想的前提條件,有了這個概念後,王陽明才能夠將心學繼續延伸發展,得到其他思想理論。

二、王陽明的著作內容

王陽明著作:《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作品收錄於《明史》 、《古文觀止》,《古文觀止》中收錄有王守仁的名篇《瘞旅文》、 《象祠記》。

其著作的內容和地位意義:


1.《大學問》是他的綱領性哲學著作,被他的心學弟子們視為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
2.《王陽明全集》: 是研究王陽明心學思想及王陽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個性、最具爭議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一部現代人成功修身、強大個人內心的勵志作品。
3.《傳習錄》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
4.《瘞旅文》是一篇是千古不磨的文章。激情飽滿、一氣呵成,哀吏目客死他鄉的悲涼,嘆自己落魄龍場之不幸,抒發憂鬱憤懣之情懷,如哭如訴,句句是淚,字字是血,令人讀後莫不黯然垂淚。
5.《象祠記》是受貴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貴榮之託而寫的,闡述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發出“致良知”的思想。

三、結語

總結一下,王陽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名篇有《瘞旅文》、 《象祠記》。

喜歡閱讀、思考、寫作的朋友,可關注我一起共同成長!


靈魂自救者


王明陽父親王華是狀元郎,出身書香名門,狀元基因好、起點高,有多高啊?(五歲不會說話,倒~)。王明陽從小天賦異稟,5歲前已經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就問你服不服?)。王小朋友志向遠大,這個志向非常大,做一個留芳千古的聖人。(比村裡二傻子立志找一個漂亮媳婦難多了。)

小王同學因為基因好、又勤奮。這樣呢,就把同學們都甩到後面。以至於因為太年輕,科考就跟玩一樣,沒有挑戰性,太年輕閃瞎了眼。“這個年輕人如狀元及第,必然是目中無人。”嗯有道理,低調、低調,就是不讓你中狀元。王進士全國第四,(我掰開指頭數了一下,1.2.3.4,名次是不高啊)。當個狀元兒子該滿足了吧!

人生十八好年華,年青的王同學迷上了朱熹的著作,對著竹子發呆七天,理沒格到,還吐了一口老血。朱熹真XX坑人啊!

劉瑾這個王八人生最輝煌事是坑王同學,坑就坑吧,還追索王同學的命。35歲的大齡青年王同學躲在山洞練武林絕學,“花非花霧非霧第九重”,王同學往石棺裡一躺,開始搜索這大半生所學釋、儒、道、奇門八卦、名人名言、唐詩三百首等國學經典。這些知識在王同學大腦裡飛來飛去,不停的分解組合,變成一堵牆,形成一堵牢不可破的牆,王同學怎麼也打不碎,眼看就要涼了,涼了。至於王同學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咱也想知道,本性自足屬於不學也知道,實在難以捉摸。

王同學變成了王大師,從此人生開掛。王陽明的理論深受文人雅士、各管理層的喜愛。王陽明高風亮節、此心光明就不是能學到的羅,這個靠天賦,真學不了,壞蛋不喜歡。

王明陽的學說,不能變成空談的理論,這是王明陽一再反對的事情。





不管了


王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他思想理論被世人稱為“心學”或“陽明學”,其核心是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指內心,即萬事萬物之本源;“理”指道理,原理,即宇宙自然之天道。

知行合一:

知為明,是行的開始,行為體,是知的體現。知而不行,是為不知;未知而行,不利其果。先知者行,即行者知,無往而不利。

致良知:

良知即人之本性,命運之本源,一切的行為都應對本性尊崇。此為聖賢之道。

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為後世之人留下了博大精微哲學思想,只要能領悟一二,或許就能為人生解開一些困苦和迷惑。正如先生的詩寫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精彩請關注:後山悟道,我們共同學習!

圖片取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後山悟道


王陽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關於心即理 重要意義在於,充分指出了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去認識世界,知識不分貴賤人人平等,這種打破知識壟斷的思想。要知道,對知識壟斷,是所有專制統治者共同的選擇,包括當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學派傳世人王龍溪之後,更是在當時的社會中下層中迅速的發展,可以說是晚明商人階級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礎。從這一點上說,陽明學說具備天生的反專制的本質。

關於知行合一 從哲學上來看,其重要意義強調了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不可分割,是中國辯證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從實際運用角度來看,這個理論徹底糾正了之前一種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實際又是一套。而這種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體現在無數人身上。

關於致良知 我認為是陽明學說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即建立起中國文化的宗教情節。從佛教到禪宗再到陽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國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但中國宗教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即神不再外面,不是客體,而是在心中,在心內與身外的圓融統一中。不論是儒家強調”正心誠意“才能”治國平天下“,強調”慎獨“和”問心無愧,還是禪宗強調”菩提自向心覓“,以及道教強調的”道法自然“。均無一例外的以個體生命與世界的圓融統一為最終目標。從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這種變化的意義,不言自明。

陽明學說,本質是中國傳統文化自發產生的人文精神,對中國而言,絲毫不亞於西方文藝復興的意義,是中國本土文化發展的高峰。其產生於本土文化發展最困難,即禮教最為極端,對人性的遏制最惡劣的時候,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發展自我救贖的必然,於最黑暗處見光明。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正是因為陽明心學蘊含著“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至上智慧,曾國藩、孫中山、梁啟超等人,均對《傳習錄》推崇備至。已故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該書列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之一。





咕嚕顧十三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在當今社會一直受到大力的宣傳和推廣。

筆者自忖才薄,不敢妄談王陽明先生的高見,只是見到題主的問題,出於交流的目的,略聊一二。


王陽明先生生平經歷,一般的朋友自然耳熟能詳。比如龍場悟道,比如一些思想內容,比如一些典故,我們也都有一些瞭解。


我們分以下幾方面來做個探討:


一、核心思想

01 心即理。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 “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

  • “人須閒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立身其中,須大作一個人。”。
  • 一切法從心想,全理即事,全事即理,無二無別。


02 致良知。

  • ‘致’,一是達到,二是極致。

  • ‘良’,是善、好。‘
  • ‘知’,一是知道,二是通”智“,智慧。
  • 合在一起大意是,到達極致的、最善最好的智慧。
  • 《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亦含”致良知“之意。


03 知行合一。

  • 一解,知道了就要做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 二解,智慧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化為自己真實的受用。
  • 三解,智與行,本身就是一不是二,智慧就是行為,理就是事,



二、相關著作(網絡蒐集)。《答顧東橋書》、《傳習錄》、《答友人問》、《大學問》、《語錄》;詩歌有《立春》、《觀傀儡次韻》、《舟山除夕》;散文有《瘞旅文》、《與毛憲副》;散曲《歸隱》;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書》亦稱《陽明全集》等


三、現實關聯。我們一般人,可以從陽明先生的著作中去探索先生的思想,瞭解並學習,明白了”心即理“,能夠”致良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工作、事業、待人接物各方面,都明確自己的身份,盡職盡責,把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能夠落實先生的教誨,傳承先生的思想,並影響更多有緣人學習受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書香居


心學的核心奧義,就在於四個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這,可能要關了。心想廢話需要你說麼。彆著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讓你的心思幡然一震。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說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說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義為不知結果做了也相當於不知。

它的真正含義是:知行一體

解釋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學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揭示了這一真理。自古以來,大家都認為,知是知,行是行。雖然兩者有關聯,但是畢竟是兩個方面。很簡單,今天吃肉啊還是吃素啊,兩個知,去這個公司上班還是去那個公司上班啊,兩個知,甚至十幾個知,你可以分析各種情況,最後採取行動。

在這樣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導行,然而王陽明龍場悟道以後發現,大部分我們認為的知是實踐得來的,或者通過他人的講述也就是知識的傳播得來的。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種包裝了的知,這種知指導你的行動,你的行動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動。

舉個栗子,你吃飯喜歡說話,別人叫你不要說,因為不禮貌,影響別人。於是你得了這個知,不說話了。這個知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就在於你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罷了,而他人的這種感受是主觀的東西。很顯然就有人並不在乎這個,所以類似這樣的知都是虛無的, 它的唯一意義就在於人際關係的應用,不是真知。

又,你通過分析發現選某個工作更好,那這些分析是基於什麼樣的知呢?待遇好,晉升快,有錢景,這些知也是別人給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龍場悟道的核心關鍵就是發現了找真知的路徑。那真正的知怎麼來呢?王陽明發現在於心,那心是什麼?良心嗎?王陽明怕你們不懂,只能大概這樣說。良心只是一個詞,一個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個代表搞個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實際上心完全不是僅僅侷限這個意思。這就是為什麼王陽明一死,流派四起爭論不休,在古代學習奧義,師傅都不說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終解釋權。2.方便傳道。第一點是因為愚蠢之輩太多,第二點是虛妄之輩太多。說清楚了,他覺得不就是這樣嘛,於是不學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層意思,所以就覺得懂了悟了可以裝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學的人,絕對不會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麼。

那我不是王陽明,我不需要傳道也不需要最終解釋權。所以我就直接說出來,這個良心良知是什麼。

是什麼呢?是本性。用現代話說。就是性格。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這是藉以區分人與人之不同本質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屬性。康德說性格有兩類,一類是悟知性格,一類是驗知性格。這是康德的偉大發現。

王陽明所謂的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瞭解體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這個我覺得很好理解,每個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個嬰兒我們也很容易區分其不一樣之處。就算兩隻狗也有不一樣之處。那你可能問我,瞎說。有的人小時候沉默寡言,長大後活潑開朗,那你說他本性是什麼?那我就要問你你怎麼看待本性,一個烏龜沒了殼就不是烏龜了嗎?同樣一個蜥蜴穿了殼就是烏龜了嗎?所以開朗活潑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嗎?

你承認這個就能繼續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會受到後天的實踐例如環境或者知識例如他人的教說,發生改變,但與其說這是一種改變,不如說是一種包裝,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隨意理解。但是這些都不是本質。

當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後,就能針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準的回應。這個時候能阻攔你的還有什麼呢?各種分析有何用呢?相當於你瞭解了自己是一個三毫米的螺母,自然會去找三毫米的釘子。還分析個啥?不瞭解自己是個幾毫米的螺母的時候,去分析釘子,就等於是雙向分析。雙向分析最後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動,自己卻是不清楚的,但行動卻還是會嚴格的根據本性發生作用。

這就是知行含義的真正奧義。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它的另一個解釋可以說是,知與行的必然性。

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想你這麼說不是性格決定論嘛。老生常談,而且如果像你這麼說我知道自己是個三毫米螺母,那我還奮鬥啥,你這不又是宿命論嘛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又,你又如何知道別人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縱然通過幾千年的時間,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罷了,自然先一步學習或者通過實踐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優勢,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通過行了解知,通過知了解行。

你們懂嗎?悟到的那個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奧義都告訴你了。

問,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個幾毫米的螺母?


幣幣叨叨叨


心學,吸取佛教“心外無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在認識論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