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指導胃腸腫瘤患者的衣食住行?

胃腸腫瘤患者容易合併消化道梗阻,出血,且食慾下降,營養不良的情況更加突出,加之手術,放化療和靶向治療等,都會讓患者抵抗力下降,更使其容易成為新冠病毒感染的對象。

疫情期間,如何指導胃腸腫瘤患者的衣食住行?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胃腸腫瘤患者該如何防護,如何進食,運動和安全就醫呢?

01

胃腸腫瘤患者應該如何飲食?

無論處於治療哪個階段的胃腸腫瘤患者,均需避免過甜過鹹的食物,忌食糯米等乾硬難消化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忌菸酒。保持大便通暢每天 1-2 次為宜。

若進食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明顯,肛門有停止排便排氣的患者,及時撥打出院記錄上的病區電話,聯繫主管醫生,若無法聯繫,建議及早來院急診就診。

1.等待手術的患者,若排便排氣通暢,無嘔血和黑便患者,可普通飲食,種類豐富,葷素搭配,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選擇魚、瘦肉、雞蛋羹、大豆製品,奶製品等),三餐間隔可適當增加點心。

2.術前放化療的患者,若排便排氣通暢,無嘔血和黑便患者,宜容易消化普通飲食為主,建議常規三餐間增加商業化腸內營養製劑(特醫食品),量約 500kcal。

飲食均衡,種類豐富,葷素搭配,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選擇魚、瘦肉、雞蛋羹、大豆製品,奶製品等)。

3.術後康復期的患者,若排便排氣通暢,少量多餐,每日 6-10 頓,建議以高蛋白低糖易消化少渣食物為宜,根據自身耐受情況,逐步由半流飲食過渡到軟食和普通飲食。

攝入不足的,建議三餐間增加商業化腸內營養製劑(特醫食品),量約 500kcal。

02

日常應該如何運動?

胃腸腫瘤患者容易合併營養不良,影響治療。建議在原發疾病正規治療的基礎上,加強營養補充,且要適度運動,增加骨骼肌鍛鍊。

遵循循序漸進,由輕到重,由慢到快,量力而行,運動以有氧耐力為主。

不同治療階段,運動方式和強度亦有不同。特殊時期,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居家運動,強度以輕中度為主,如原地踏步,慢跑,太極拳,體操等。

每次 10-20 分鐘,每天 1-3 次,以微出汗,無引起不適為宜,根據自己耐受情況適度調整。

03

如何安全出行以及就醫?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胃腸腫瘤患者就醫面臨兩難。建議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的優勢,先行諮詢再決定是否去醫院就診,如若必須就醫,需以私家車為主,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常規佩戴外科醫用口罩和或N95 口罩,需家人陪護 1 位,有條件隨身攜帶免洗消毒液,注意手衛生。

1.合併急診情況

如出現嘔血,血便,明顯腹痛,嘔吐伴肛門無排便排氣,必須及早來院就診。

2.合併發熱症狀

疫情期間,如何指導胃腸腫瘤患者的衣食住行?


胃腸腫瘤患者治療期間,因為腫瘤負荷大,感染,骨髓抑制和手術併發症等可引起發熱。

若體溫<37.3℃,且無其他明顯不適症狀,可戴口罩在家自我隔離觀察,監測體溫變化;

若體溫 ≥ 37.3℃,且有乾咳、乏力等表現時,尤其有高危人群接觸史的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建議首先通過電話或者在線諮詢,然後決定是去綜合醫院發熱門診做初步排查是否有合併新冠肺炎感染,或者在家自我隔離觀察。

對於身體功能狀況良好的胃腸腫瘤患者,評估病情和風險後限期進行手術治療;

對於年老體弱,體重丟失明顯,營養狀況差的胃腸腫瘤患者,建議暫緩手術,先行加強營養治療,改善全身狀況後再評估風險後,再行限期手術治療。

所有行化療等全身治療的胃腸腫瘤患者需特別加強自身防護。對於身體功能狀況良好,化療耐受性良好的胃腸腫瘤患者,可按週期及時化療。

疫情期間,如何指導胃腸腫瘤患者的衣食住行?


在不影響治療效果下,儘可能採用口服化療,避免住院;對於年老體弱,化療耐受性差,骨髓抑制明顯的患者,建議提升免疫後再行化療,需酌情調整用藥劑量和用藥週期。

5.常規復查

病情緩解期,或術後常規復查的胃腸腫瘤患者,可適當延長複查時間。提倡通過網絡醫院或者電話諮詢主管醫生諮詢後,決定複查時間安排。

疫情期間,如何指導胃腸腫瘤患者的衣食住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