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烽烟四起,有15位刺史或州牧在这乱世中被杀


汉末烽烟四起,有15位刺史或州牧在这乱世中被杀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汉末时期烽烟四起,在史书中总能看到各地的乱象,下至百姓上至州牧刺史,没多少人能幸免。本篇就来看看在汉末被杀的刺史、州牧们。

先列个17人的名单:郭勋、耿鄙、张懿、樊陵、王叡ruì、黄琬、壶寿、刘岱、陈温、朱符、车胄zhòu、邯郸商、韦康、张津、刘虞、严象、郗俭,这里的“张懿”在别的史料中也被记作“张壹”、“张益”,“王叡”也被记作“王睿”。

这17个人只算上了被贼寇或其他势力杀害的,没有统计像焦触那样自立为刺史的,或者田楷、吕布这种非朝廷正式任命的刺史、州牧。还有些在后期内乱中被解决的,比如毕轨、李胜、诸葛恪等人,主动发起叛乱被解决的诸葛诞、王芬等人,以及自尽的韩馥...

“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后汉书·灵帝纪》

184年黄巾之乱爆发,这一年幽州刺史郭勋被广阳黄巾所杀

“夏五月,凉州刺史耿鄙击王国,败绩......临阵,前锋果败,鄙为别驾所害”——《后汉纪》

187年,凉州刺史耿鄙被王国、韩遂等人所杀,凉州之乱随之愈演愈烈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遂与南匈奴左部胡合,杀其单于”——《后汉书·灵帝纪》

“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益州从事贾龙击相,斩之”——《后汉书·灵帝纪》


汉末烽烟四起,有15位刺史或州牧在这乱世中被杀

188年,并州刺史张懿被休屠各胡杀害,边境也是四处漏风。同年,益州刺史郗俭被益州黄巾马相解决】

“辛未,司隶校尉袁绍勒兵收伪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及诸阉人,无少长皆斩之”——《后汉书·灵帝纪》

189年,真假司隶校尉的对决,毕竟司隶校尉也相当于一州刺史】

“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后汉书·献帝纪》

190年,其实不止是刺史,连带南阳太守张咨也被干掉了】

“李傕杀司隶校尉黄琬,甲子,杀司徒王允,皆灭其族”——《后汉书·献帝纪》

191年,李郭之乱时期东汉损失了很多臣子,有倒在兵戈下的,也有饿的。同年,冀州牧壶寿被袁绍解决】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武帝纪》

192年,兖州刺史刘岱是不听劝呐,与青州黄巾作战时丧命】

“术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三国志·袁术传》


汉末烽烟四起,有15位刺史或州牧在这乱世中被杀

193年,扬州刺史陈温被袁术干掉,换个人盘踞扬州。同年,幽州牧刘虞出动出击,被公孙瓒反杀】

“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三国志·士燮传》

这是两任交州刺史,都在任上被人杀害,可以明确的是朱符在197逝世,而张津只能界定一个时间段】

“术死,备杀刺史车胄,引军屯沛”——《三国志·袁术传》

200年,徐州刺史车胄被杀,这是个经典故事】

“秋七月,武威太守张猛杀雍州刺史邯郸商”——《后汉书·献帝纪》

206年,两人闹矛盾,邯郸商被杀,张猛没坚持多久也被逼自尽了】

“八月,马超破凉州,杀刺史韦康”——《后汉书·献帝纪》

212年,凉州刺史韦康被解决,马超还逼着杨昂杀害了一任凉州刺史】

联系《三国志·邓艾传》的记载,泰始年间(265-274)凉州羌人“频杀刺史”,凉州确实屡发叛乱,出任凉州刺史的风险也比较大。看来看去,也就豫州较为安稳。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