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區:風風雨雨十八載 初心不老“夕陽紅”

大祥區:風風雨雨十八載 初心不老“夕陽紅”

夕陽紅藝術團演出合影。

紅網時刻3月9日訊(通訊員 袁承平 胡曉建)“抗擊疫情是全社會的責任,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這些退休老幹部也要發揮自己的餘熱。”近日,邵陽市夕陽紅藝術團團長李世安代表全團,向區政府捐贈抗疫物資一萬元。

邵陽市夕陽紅藝術團按照黨中央“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方針,本著為老年朋友的快樂和健康服務的宗旨,採取自願參加,去留自由的原則,於2002年6月23日成立。起初是幾個退休老幹部因興趣愛好在河邊拉琴唱歌,後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隊伍越來越壯大,時至如今,已經發展成規模近600人的大型民間藝術團,表演囊括大小合唱、獨唱、快板、三句半、戲曲、小品、雙簧、情景劇等各類項目。

寶刀未老心尤在,爭當抗疫“文藝兵”。“疫情爆發後,全國都在動員,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這些老幹部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搶上前線,為黨和人民出一份力!”年過古稀的李世安團長談起抗疫的話題,整個人都顯得神采奕奕,語氣也變得激昂起來,“政府的規定一出來,我們團就發佈通知,果斷取消一切演出和排練活動,並通過微信群反覆告誡所有團員,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聚會,不串門。”李團長表示,他們選擇當好文藝志願者,通過信息手段相互聯絡,編寫了《全民齊上陣,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快板,並拍成小視頻在微信群中廣為傳發,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防疫戰吶喊助威。

積財吝賞“鐵公雞”,抗疫一擲萬貫財。作為一個非序列、無編制、無固定經費來源的民間藝術團體,夕陽紅藝術團自組建以來,從不向任何團員收取團費,一切收入靠參加各種演出和比賽獲得的贊助與獎金,而這些資金在一個近600人的藝術團面前,顯得捉襟見肘。為此,幾個領導成員制定了一套極為嚴格且公開透明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每筆開銷都進行嚴格的審批與管控,非到急需的時候堅決不開口子,有團員戲稱李團長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喝瓶水都要精打細算反覆研究。然而此次疫情爆發,為了響應黨中央向全體共產黨員發出為抗擊疫情開展捐獻活動的號召,李團長通過微信群徵求所有團員意見,商議捐款事宜,最終集體決定全力支持抗疫工作,從有限的團費積蓄中捐出一萬元,為疫情貢獻一份助力。

風風雨雨十八載,亦是風雨亦是晴。18年來,夕陽紅藝術團不畏嚴寒酷暑,不爭金錢名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進行藝術演練和創作,共教唱歌曲1200餘首,自編自導自演各類節目100餘個。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演出,大力支持政府各項工作,先後以國慶、禁毒、反邪教、創文創衛等為題材創作節目,開展演出活動200餘場次,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更是走出邵陽,受邀在益陽、廣西等地進行專場演出,在2019年安化年度800餘團隊的比賽中獲得銀獎。

夕陽紅藝術團始終踐行著“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基本方針,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員精神,堅持用自己陽光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盡心盡力的節目演出積極地向社會傳播著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