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威廉·德·库宁(1904-1997)生于荷兰鹿特丹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大师。

1916-1924年,14岁的德·库宁开始在一家商业美术和装饰公司打工,晚上到鹿特丹的艺术和技术专科学校上夜校。1924年游览比利时,并在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学习。1926年从荷兰移民美国新泽西州,做油漆工。1927年德·库宁来到纽约,从事商业美术,并继续作画,结识了终生挚友戈尔基,在一间画室里作画,互相观摩,彼此影响。受戈尔基和波洛克影响,改变了早期写实的手法,尝试用毕加索和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作人物画。

上世纪70年代,德·库宁已经被许多艺术家和评论家公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和波洛克以及挚友戈尔基一起开创了区别于欧洲审美趣味的新艺术,也因此成为美国艺术最具革命性阶段即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从德·库宁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个艺术家,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他早期所受到的设计训练,让他形成了从各个方面寻求整体有机感的直觉,这也成为了德·库宁艺术的基石。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当然,德·库宁的成功还得益于他的温和而坚定的脾气秉性、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热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德·库宁吞噬了过去和现在的绘画历史,包括安格尔、鲁本斯、苏蒂纳和毕加索等大艺术家的作品;他还吸收了同时代的阿希尔·高尔基的作品,甚至电影广告、周日漫画和纽约警察公报的制图法也被他运用于创作。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与德·库宁同时代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中,有很多致力于推动乌托邦式的纯洁艺术, 这意味着要把艺术和生活绝然分开,而德·库宁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他想开启所有的事物,无论高低、贵贱、古新、雅俗,然后统统压榨成艺术——归根到 底,这也是一种乌托邦设想。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德·库宁以拼凑、罗列、反复推敲的“笨 功夫”去实现自己的理念。他并非冲动起来撕心裂肺的“行动画派”,他思维 缜密,观察敏锐,创作伊始便要确保每一幅画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德·库宁典型的画法是先素描、上颜料,然后在颜料上继续作画,再刮掉表面,然后描摹一些从其他地方转化来的影像,然后又上色。有时候这些步骤会重复十几次。从这个繁琐的过程来看,我们不得不惊叹德·库宁竟能如此高产,甚至不禁怀疑:其实他不是在工作——只是试试这个,弄弄那个,画砸了,重新来过呗。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20 世纪40 年代中期开始,德·库宁的每一个作品都迸发出了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至40年代末期,他掀起了第一场“德·库 宁热”——把抽象画法和人物融合在一 起:1945 年前后,他创作了自己第一个系列画作,在一幅幅的画面中,唯一坐着的主角不再那么自然逼真,而是逐渐丢失轮廓,缓缓融入周遭环境中。德·库宁在该系列著名的压轴作品《粉色天使》中,引入了女性角色。这是他向毕加索致敬的作品。马蒂斯和米罗的痕迹还是很容易能看出来,但是有一个细节:天使的脚是张着大嘴的鱼头,这很让人疑惑。其实,这一形象 源于彼得·勃鲁盖尔晚年在16 世纪的作品《最后的审判》。当你看到德·库宁1946 年的画作《审判日》,这一点就更清楚了:从远处看,这幅画抽象且模糊;但是走近了,你能看到四个螃蟹般造型的人体挤满了画面——这是启示录中的天使围成一团。德·库宁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肉体,是油画诞生的原因。我们要记住,他不是在说提香笔下那乳白色、无瑕疵的妓女肉体,而是遍布伤痕、流血不止,甚至略有腐败的身躯。可有趣的是,让德·库宁置身世界艺术大师行列的画作中,并没有出现人物形象,至少从一般视角看不出来。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1948年,43 岁的德·库宁在纽约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展品都是没有人物形象可言的油画,大多数看上去不过是简单的黑白色块,加上扭曲的白色细线,就像在黑色绒布上破碎的玻璃板一样。然而,这些画在艺术圈却引起了很大轰动。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艺评界“教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从这一头衔就能看出他有多难伺候——毫不掩饰对德·库宁的欣赏,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画家”:一束束白色的颜料被解读为张力十足的书法;极简配色被视为典型的存在主义风格,随后被许多艺术家争相效仿。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德·库宁本可以趁此轻松地树立起自己的标志形象,只消拿出一些靠谱的作品去赢得靠谱的奖项。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开始把精力放到被人忽视的女性抽象黑白油画上。1953 年,他展出了第三个《女性》系列,作品洋溢着离经叛道的意味,深深吸引了艺术界的目光:画中胸部肥硕的女妖魔有着尖利的指头,扭曲的身躯上鞭痕赫然,如马嘴般咧开的 大口尤为人。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于是有人认为德·库宁仇视女性,连格林伯格也认为“女性油画”是艺术上的大倒退。但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是德·库宁对“前卫”的些许厌恶,他不想让自己的艺术去适应所谓的“前卫”。正是这种 “倒退”的手法,让我们获得了广阔视野,得以全面且有逻辑地看待德·康宁艺术中抽象和具象手法是如何交织辉映的,同时我们也想象得到他内心曾经历过何等的艰难,才能承受非此即彼的抉择。总体来看,德·康宁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给人一种“重压在负”的感觉:油画的表面凹凸不平,颜色一片混乱,红色条纹就像警车上的灯一样向外伸出,充斥着扭曲、痛苦,就像凌晨的闹钟响声一 样,嘈杂得让人抓狂。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可是随后,德·库宁发生了360 度的惊人转变,就像马勒的交响曲, 在刺耳的声音突然沉寂的那一刻,你就置身于牛铃和钢琴声编织的田园风光里了。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20世纪50年代晚期,德·库宁开始在纽约城外活动。1963年,他搬到长岛的斯普林斯定居,《粉色黎明》就是在这一年创作的,画的就是他工作室附近海域的风光。德·库宁采用了水仙黄、知更鸟蓝和意大利画家提埃坡罗的独特粉红,画作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活。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然而,恬静的风格没有持续太久。越来越多的女人走进了他的创作,她们就像一个个被撕裂的巨大伤口。德·库宁的第一批雕塑也是如此:斑驳肮脏的铜铸小人儿构成同样满布斑点的较大人体。至20 世纪80 年代,德·库宁又发动了 一场大清理:纯白色横幅画布上突然间只剩下三种颜色——红、黄、蓝。这也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基础色。当时年逾八旬的德·库宁出现了脑萎缩的症状,到1987 年病情已无法控制,直到1997年溘然长逝。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END-

抽象表现主义大家 | 德库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