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蝗虫,让一只起义军起死回生,同时颠覆了一个王朝

1637年到1643年,大明王朝,可以用风雨飘摇,多事之秋来形容。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星火燎原,大明王朝,可谓内外交困。这时候,上天为大明带来的不是希望之光,而是最后一根稻草——蝗灾。

一只蝗虫,让一只起义军起死回生,同时颠覆了一个王朝

旱灾,水灾,蝗灾,是中国古代对农业威胁排名前三的灾害

崇祯十年六月,也就是1637年,山东、河南地区,出现蝗灾。虽然仅仅是简单的现象的描述,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破坏力,也不会出现在正史当中。自此之后,中华大地蝗灾不断。据学者统计,从1637-1643短短七年的时间,关于东部地区爆发蝗灾的记录,就有668条之多。在这段时间内,受灾县数均大于130个县/年。

为什么在明朝末蝗灾爆发的如此频繁呢?这是因为明朝末年处于一个寒冷期,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逐渐下降,所以飞蝗就更趋向于河南这种低海拔的大平原处发展。而这些地区,正是大明重要的产粮区,也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

也正是蝗灾,给了李自成的农民军起死回生的机会。

一只蝗虫,让一只起义军起死回生,同时颠覆了一个王朝

闯王李自成

1637年,李自成的部队在陕西潼关被洪承畴和孙传庭统帅的明军埋伏击溃,这一仗几乎让李自成全军覆没。他只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逃生。因为与明军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所以李自成在山中娶妻生子,一度想着如何逃亡。

崇祯十三年四月至七月,也就是1640年,蝗灾爆发。当时的地方志,时候这样描述的:

“开封禾尽伤,大饥,人相食;卫辉春夏旱蝗,大饥,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旱蝗,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

蝗灾爆发,意味着粮食数量骤减,所以会出现“人相食”的惨状。不仅是“人相食”,还有“市肆有卖人肉者”的现象。民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可见一斑。

面对大规模的蝗灾,明政府是否坐视不管呢?其实不是。明朝开国之初,深知小农艰难的朱元璋,就设立了救济粮仓。“令天下县分,各立预备四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并“择本地年高笃实民人管理”。

这一做法在明朝初期确实取得一定成效,但之后因为政府挪用,或因官员不职,逐渐失去其实际作用。虽然明末的救济粮仓属于“十仓九空”的惨状,但崇祯帝仍旧颁布救济措施。

《明史纪事本末》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五月,命有司官设法赈济、招徕流徙;八月,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九月,免汝州十年前田租。”

一只蝗虫,让一只起义军起死回生,同时颠覆了一个王朝

崇祯帝

从救济措施中可以看出,主要手段是发放帑金、赦免田租。且不说这些措施是否真的落到实处,就说这两个措施的力度,让人觉得政府救灾的决心不是很强。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难不死李自成又趁着明军主力进入四川追缴张献忠之际,趁机进入河南募兵。由于当时整个中原地区到处是千年奇旱和蝗虫啃噬,生计无着的老百姓于是蜂拥跟着李自成起事,所以当时“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除了军队日益壮大之外,李自成还迎来一位重要人物,就是被李自成誉为左膀右臂的李岩。李岩对李自成说:

“欲图大事,必先尊贤礼士,除暴恤民。……近缘岁饥赋重,民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所在思乱。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大军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处人民者,即行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止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

一只蝗虫,让一只起义军起死回生,同时颠覆了一个王朝

百姓迎闯王

李自成也确实照做,并派手下能言善辩之人编一些顺口溜,四处传唱,这其中,就有咱们熟悉的“杀牛羊, 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当时民间最苦的莫过于“纳粮”, 也就是缴纳田赋, 如今经李岩这一连串小儿亦可琅琅上口的歌谣传唱, 百姓如大旱之望云霓。于是大军过处, 望风迎降, 连潼关、西安等铁打铜浇的城池都禁受不住。

不仅如此,李岩还推荐了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加入闯王队伍,壮大了李自成的实力。这牛金星和宋献策也被李自成倚重,后来自立为王, 组织政府, 制定官职时, 两人分别被任命为文官中最高级的左辅、右弼。

明军没有想到的是,杀不死的李自成,已经变的如此强大。到1644年,李自成已经拥兵百万:“籍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

当然,蝗灾也给明朝最后一次重击。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蝗灾继续肆虐中原大地:

“河南飞蝗食民间小儿。每一阵来,如猛雨毒箭,环抱人而蚕食之,顷刻皮肉俱尽。”

清军、农民军和蝗军三军齐发,彻底冲垮了大明的江山,打破了崇祯最后的梦。4月25日,崇祯帝走上煤山,抛出了结束他生命的绳索,风雨飘摇的大明,宣告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