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武侠精神?

当今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武侠精神?

人们的印象中,江湖就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侵犯自己利益的,杀之;与自己有仇的,杀之;看着不爽的,也杀之。然而,这都是小说中的描写,真正的,现实的社会,这是不许的,即使是古代,也不可以,我们看到《水浒传》中,武松杀了人,宋江杀了人,一样的要跑路,一样的受惩罚,在传统的小说中,仍然没有跳出这个合理的内核。

只有到了近代,从《蜀山》开始,一系列的仙侠及金庸小说的出现,才渐渐的打破了这个不曾被人注意的规则,或者说,这个规则被弱化了。别人惹了我,一刀下去便是了,没有后果,官府是不干预或很少干预的,一般都是寻仇,比如为父母报仇,为兄弟,妻子,情杀和仇杀占了一部分。那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武侠小说中的一些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认清,武侠小说必竟是小说,杀来杀去的作法,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许多小说愿意选择一个乱世的背景或直接架空的原因。乱世、架空,就无视了规则的存在,有的小说甚至连天道,人性都无视了,当然,我们先不论这个问题。

武侠精神,我们一分为二的看,固然有快意恩仇,忠肝义胆,也有人情冷暖,尔虞我诈。也有金大侠的家国情怀,为国为民,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我们要去掉的,当然是里边不合理的一部分,比如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惹了一点点事把人家满门灭族,一个人娶N个老婆,无视规则与天道、人伦、甚至人性的存在,违背正常的人与人交往逻辑,把偏激和阴暗的人性弱点无限放大等等许多不合理的情节强行合理化。

这当然是不对的,但之所以在小说中被人接受,无非是满足了很多人的幻想和内心深处的隐性诉求,我们希望这样,这样会让我们感到爽,就是如此,屌丝逆袭,乞丐娶总裁,扮猪吃老虎,让一群人目瞪口呆,虽然套路化,脸谱化,但不得不说,这就是市场。违背了市场,没钱赚。

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武侠精神?

需要,小说形式和内容在变,其中的合理内核不会变,仗义直言,刚正不阿,扶危济困,保家卫国,见义勇为,这些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需要的。为了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在小说见得到,在我们社会中同样存在,小说中有人性的善恶美丑,现实社会同样有。武侠,归根结底是一个“侠”字,武,是一个道具,侠才是灵魂。我们能记住的,更多的是那些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小说人物。很多人无需思考,张嘴就能说出一大堆来,为什么,小说和影视的传播让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虚构的形象主体已经接近于事实存在。喜欢和讨厌,都会让人记住。

因此,我们需要的武侠精神不仅在过去,在现在,甚至在将来也必将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这些精神渗透进民族血液,让本来就该发扬的民族之气浩然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