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1日讯 路边迎春花、白玉兰吐着花蕊,暖阳普照的大地处处焕发着生机。临沂1岁多的小浩浩和姐姐、爸爸、妈妈终于团圆了。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这是临沂首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家庭。1月21日,孩子爷爷奶奶从湖北老家回到临沂被确诊新冠肺炎,导致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内一家六口紧急隔离治疗。家里还剩下两个孩子,小的只有一岁多,谁能来照顾孩子?疫情之下,临沂兰山8个勇敢的护士充当“临时妈妈”,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虽然孩子的六位亲人都被紧急隔离治疗,但是两个孩子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过外环境检测,家里也大量存有病毒,没有对症治疗特效药,高度传染,照顾孩子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兰山区卫健部门在卫健系统紧急招募志愿者。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消息刚发出,半程镇卫生院护士王秀秀抢先报名。“我是军属,是护士,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育儿经验,哪方面考虑都应该我来。这个家庭已经够可怜了,不能让孩子再得不到母爱。”于是,她和同事于玉争当了首批“临时妈妈”。

孩子家所在的柳青街道在用于隔离的宾馆为孩子精心挑选了一个条件好、空间大的房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护士夏园园、朱巧雨想办法买齐了奶粉、衣服、尿不湿、零食等急需物品,又在房间里配备了一台大大的空气消毒机,24小时消毒。

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有很多不适,浩浩哭着找妈妈。“临时妈妈”们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带着护目镜,急得汗水很快湿透全身。他们想办法转移孩子注意力,“妈妈”们想象成太空人,玩积木、玩火车、吃好吃的,终于,小浩浩在姐姐小怡的引导下,终于认可了这群穿着白色衣服的特殊“妈妈”。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柳青街道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升艳是一名党员,也带头报名照顾孩子,在她的带领下,中心护士也纷纷写下请愿书。中心最终为两个孩子选定了8名爱心妈妈,2人一组,每组一周,轮换照顾孩子。

“临时妈妈”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喂奶粉、换尿不湿、洗衣洗手,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夜里给孩子拍背安抚,孩子睡了就靠在陪护床上眯一会。

这项工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与孩子密切接触,需要24小时穿着防护服、护目镜,身体片刻得不到舒展。里面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不管身体多难受,孩子看到的永远是一张充满笑意的脸。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护士妈妈们变着花样让孩子们吃好饭。孩子喜欢吃蛋糕,年后蛋糕店没开门,“护士妈妈”们用微信四处打听买,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吃上蛋糕。为缓解孩子的思念之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孩子们买了一部手机,这些“临时妈妈”们用手机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妈妈王媛媛分享照片,和妈妈视频聊天。

“妈妈,这是我画的画,这是我插的积木……”王媛媛虽然饱受相思之苦,但每每看到孩子们的笑颜,内心的阴郁和担忧一扫而光,只剩下对这群“护士妈妈”的感恩和感激。“你们也是孩子的‘妈妈’,出院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你们……”看到小浩浩在“护士妈妈”怀里爬来爬去,玩得开心,电话那边的王媛媛泣不成声。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长期佩戴口罩都不适应,很难想象,一天24小时穿防护衣、带护目镜是什么样的体验。护士妈妈每周轮换,交接之时,总要嘱咐好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有哪些生活习惯,却从不问如何做自己更舒服轻松。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护士妈妈们不舍得多喝水,多吃饭,有个“妈妈”就连例假也想办法延后。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建立的感情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临时妈妈”夏园园说。她的孩子也刚刚1岁对,从孩子出生母子还没分开这么久,每当抱着浩浩,她恍惚觉得抱着的是自己的孩子。包括夏园园在内,八位“临时妈妈”中有6人有孩子,有的三四岁,有的一两岁。

临沂:一个孩子八个“妈妈”疫情之下他们为孩子筑起一个家

3月1日,孩子爸爸郑波率先结束隔离。回到家后小浩浩双手依然紧紧搂着夏园园的胳膊,头贴在夏园园怀里,怎么也不愿意离开。临别前,郑波一家带孩子给“临时妈妈”们深深鞠了一躬,夏园园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房门虽已关,但是浩浩的哭声还是清晰的传来,夏园园猛然转身抓住了已关的门把手,停顿了两秒最后还是默默放开了手,擦拭着泪水下了楼。

郑波是一位来自湖北的企业家。出院后的郑波一家给这群特殊“妈妈”们准备了一面大大的锦旗,多次要求去街道防控集中隔离区帮忙,还主动参加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活动,得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山东省红十字会和临沂无偿献血委员会的奖励。他说,他要将爱心延续,给他的职工发放生活补助,回报沂蒙大爱。

闪电新闻记者 谷会媛 通讯员 李霞霞 陈耿耿 临沂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