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傻傻的分不清


這是一個哲學形而上的問題,一涉及到哲學,就需要大量的思辯,辯來辯去,還是在哲學裡邊打圈,鑽到最後,把自己都鑽迷糊了,對於他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或者以己昭昭使人昏昏,拿了一大堆的哲學名詞,別人也看不懂。

有與無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的,所以先要清楚什麼是有,什麼是無。看似兩個經常用到的概念一下了複雜起來。

有,感覺是存在的代名詞,然而不太嚴謹,我們之所以定義“有”,是因為我們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覺器官的判別,例如用眼晴判定有形體顏色的實體物質,如山河大地,藍天白雲。用耳朵判定聲音的存在,等等,然而,超出人的感官之外的物質和現象呢?如紫外線、電磁場等,也是客觀存在啊,所以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有”的概念就發生了變化,從感官的判斷到儀器的測定,客觀的存在,都稱之為有。

而無呢?簡單一點就是不存在。這裡和“空”不是一回事,空不等於是“無”。

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所談到的“有”與“無”涉及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就是我們這個三維世界,或者稱之為低頻宇宙。

我們把所有存在的物質進行微觀分析,物質由分子構成,然後一路分下雲,原子,原子核,質子,電子,夸克等等,按哲學的意義來講,可以無限制的分下去。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一是技術手段的不支持,同時如若繼續分下去,結果是一無所有。

20世紀,物理學的量子理論的發展,一切物質分解到最後,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能量,而能量最基本的粒子稱為量子,物質是由量子低頻振動的一個表現形式,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感嘆道:

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低頻振動)的量子組成!

這樣,人們對現實世界我感知的“有”,只是只是能量量子合成的虛假的現象而已。就像一道彩虹,是一個虛假的現象而已,如果說到有,人們並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有,而是“假有”,也就相當於“無”。

而“無”是沒有絕對的,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無”或不存在,只是受到了這個世界物理量的制約,在高頻宇宙或四維空間以上的多維空間,存在著物質與精神之外的神秘高級能量,在其宇宙中的次高頻能量是我們感不到,稱之為“無”,這對於這些高維空間來說,就像是垃圾被淘汰到我們這個宇宙中來,在低頻宇宙中表現為能量的量子,這些量子我們也只能以假想的形式去建立模型,然而正是這種“無”的量子,以低頻振動的方式形成了現實的物質世界,以次高頻振動的方式形成精神世界(如思維、意識等),這就是“無”即是“有”的表現形式。

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有”或者“無”,它們只是在不同空間和時間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的表現形式而已。

就像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一樣,運用到量子力學後將不再成立。取而代之是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定律。

質能守恆,物質和能量就能互相轉化,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我們把量子學說再推一步的話,如普朗克博士所說:

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在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物質世界的存在只是一個假象,是我們心念的力量使量子在低頻振動中聚集起來的緣故。世界的存在決定於心念的力量。這正如王陽明心學中的一段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這樣一來,有即無,無也即是有了。只不過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因為沒有訓練個人意識達到進入高維空間,從而無法理解“有”與“無”之間的關係罷了。

以上淺見,歡迎批評指正,歡迎評論!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點贊!


佛學漫話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是老子的名言。“有”和“無”是講了一個哲學道理。

“有” 在《道德經》中稱為“一”,而“無” 在《道德經》中稱為“道”,這就是老子所說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得出“有”與“一”、“無”與“道”的對應關係,同時也說明了“道(無)”乃萬物之源。

老子(網絡圖片)

老子所謂的“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就是在說明“道(無)”和“一(有)”的相生性。老子在第一篇中又有一說為“有無相生”即是“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最好註解。

為什麼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從無到有,這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基本的問題。因為,人們因為有了這個問題而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例如:,機器人的出現,它是代替人類做事的,它的出現就是因為人類,我們而出現的。站在機器人的角度想,人類代表著無,而機器人則代表著有。當機器人有著人類一樣的思想時,它就具有了人類的能力,是人的另一個克隆,就是人了?這是不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呢?

老子之所以要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句話,就是來申明自己的哲學觀點“無為而治的”無為而有為之。這是一種順利自然的本性,進而促使事物的發展,而不是人為地粗暴地干預事物發展,使其逆著自己的本性而進展,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

總之,老子之所以要宣講“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就是為了人們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善於尊重客觀事物,以其客觀事物的本性去看問題,處理問題,而不要主觀武斷地去“有為而治”,而要達到“無為而治”的思想境界。


言者青青


老子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佛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俗言,無中生有。

無論老子、佛、道、還是俗言,都道出了矛就是盾、好就是壞、是就是非、黑就是白、死就是生的道理,從而推理出動就是靜、美就是醜、善就是惡的胡言亂語。

其實,古代這些所謂名人,都是封建統治者的走狗,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讓老祖宗們糊塗灌頂,形成了這種貽害後人的扛精文化、是非不分文化、狡辯文化。



楊哥之翩翩舞


首先更正一下老子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可愛]。《道德經》裡只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等。這是論述陰陽的對立統一和轉化。陰陽有三個表現:1陽極生陰,陰極生陽。2陽從陰生,陰從陽生3陰陽對立又統一,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是個大問題,牽涉的太多了。諸君可以讀讀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附上這張我的手繪圖,此圖出自明代大易學家來知得,希望對諸君有一點點啟發。

庚子年二月十八

易道堂主謝正蒙記




杭州易道堂


現在大多數人都籠統地,簡單地從“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字面上去理解。有與無,是道家關於宇宙起源和本體的哲學範疇,老子指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說,天地萬物始於“無”,“有”是從“無”中生髮而來。

而莊子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莊子~天地》又說;“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這段話可以理解是莊子對老子的“有無論”的進一步深入。莊子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是,“無”並非宇宙的起點,“有”與“無”都是不可知道的,不能斷定終極的有無。關於有無的論述在莊子的理論上變得更加玄奧,魏晉時對有無之辯形成了“貴有”與“崇無”兩派。如王弼以“崇無”論出發,主張“以無為本”,而裴顏:則認為“至無”不能夠生“有”,因而主張“以有為本”。有無之論與西方哲學中的唯心論和唯物論並沒有對應關係,以西方的視角來簡單地框定中國的和古代的哲學論題是十分荒謬的。


用戶言午澤群


老子思想精華在《道德經》裡面,道德經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裡沒有對立,而是我們人心有了對立;

比如我們用好和壞評價一個人的人品,貧窮衡量一個人的資產,美醜評價一個人外貌。這都是人心起分別,而自然不起分別。

所以,不能從我們分別的觀念裡去理解這句話。

‘有既是無,無既是有’就是告訴我們不能用二元對立思想去理解道。

何為‘有’?有相的物質。從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說,當把有相的物質無限的分,比如我們人,分到最後,人變成一種能量。整個人變成無相的了,有即是無。能量看不見,能量卻能孕化成人,無既是有。你不能說能量在,人不在!也不能說人在,能量不在。對不對?

‘致虛極,守靜篤。’這是理解《道德經》的心法,就是把我們個人觀念放下,與自然感應,依道而行,達到‘天人合一’。這怎麼能用語言能夠表達的得清楚的呢?一說就錯。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用來行的,所以叫‘行道’。



心安否


【回答:因為老子吃飽了,沒事幹了】

老子在他所處的那個年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懷才不遇。也沒什麼奇怪的,老子的學說,並不適合那個時代。不用說那個時代,就是現在,老子的學說,也不一定適應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

適合不適合時代的學說,與這個學說本身有沒有價值,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

老子的學說是有價值的。只不過,這個價值,分人。有人覺得有價值,是由於老子的學說對他有用,有人覺得沒有價值,是因為老子的學說對於他來說一文不值。

說回正題。

有與無,老子沒有說過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的原話,題主可能是看到了《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此一問吧。不過,老子描述的有與無的概念,與《心經》中的空與色,的確是異曲同工。

有,可以理解為物質世界的萬物,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手可以摸得到的,心裡可以感受出來的,都屬於有的範圍。

無,可以理解為高能量震盪的光波,眼睛看不見,手摸不到,心裡也感受不到。

因此,有一個概念十分重要,無不是什麼都沒有。

用科學的術語,解釋一下有與無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一句話,當能量下降,速度下降到光速,就叫做有;當能量上升,速度提高到光速之上,就叫做無。

而老子,用自己的身體證明了這個關係。這叫什麼?聖人。

僅此而已。


老祖宗的智慧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相對論的問題,有和無而論:

沒有無,你如何確定有,

沒有有,你怎麼知道無!

袁客師的萬言歌中有一篇論觀寫到:

有之為有為必有,非是必有必無有。

皆言魚遊深水澗,不知水來不知天。

人在有中目之見,上下極九未出天。

有無豈是人之斷,吾舍雙目以心觀。

有無相較無者易,無者相較有更難。

萬中失一有不全,一無是處無自見。

若非必有有必亡,絕非忽然一荒堂。

故而天地有來頭,一物一釐有因由。

人在有中難自求,所得所觀皆為繆。

由此可見,人的思想其實是受心之所想而判定的,你心中無,即便有,也是無,心中無,即使有,也無所得!

佛家講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道家講的,無為而治,涅槃重生!

儒家講的,不治而治,方為上策!

各家所講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陰陽物心!





臥雪堂觀守山


道德經中說的“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我還是先舉例子,我們平時看到下的雨是怎麼回事呢?大體流程是這樣的,海洋中的水,通過陽光照射、加熱,變成氣態在空中自然漂動,遇到溫度低時,就變成雨下來了。那麼氣態的時候我們看不見吧!也許你會說,能看見,雲就是。那我再問,雲是怎麼形成的呢?也就是說雲形成之前是什麼狀態呢?看不見了吧!這就是有生於無,並且往復循環不停止。

再舉一個例子,平時刮的風,也看不見風的樣子吧,我們知道的颳風是看見其它物體在動或者直接吹到身體上才感覺出來是颳風,沒有直接看見風來吧!

所以有和無是同出於一個道,只不過是表現的形態不一樣而已,有是我們能看見能感知到的,就叫形而下吧!無是我們看不見也感知不到的,就叫形而上啦!其實呢,在宇宙中我們所能看見和所能感知到的是很少的,看不見和感知不到的才是大多數呢!這個問題下次討論。



笑傲淡薄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這說明了「有」和「無」均為世間一切事物的來源,在老子的觀點中,「道」、「無」、「有」三者間的關係著實的密切,道是超越感官而存在的,它是一種抽象的存在,用「無」來解釋它在好不過了,道體虛無,道的存在似有若無,似無若有,而天地萬物的創生就是由「無」至「有」的,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照句面來看,好像是單純的生衍關係,但是我想這句話頗耐人尋味,「有」是什麼?為何可生萬物?我想「有」在這扮演的是一個抽象的角色,它代表一種萬物的滋生的過程和現象,好比我們將一些複雜的數學式子作一些整合後形成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代表全部的式子,從質量能量不滅的定理來看,許多事物只是不斷地在做形態上的轉變,而這些變化多樣且玄妙,也就因為道的精深奧妙,所以我想老子的表達應該也是朝由簡馭繁的方面來著手。至於「有生於無」,我們常用的成語「無中生有」、「空穴來風」應該是可以大致的描繪一下這句話的情境吧。然而,無既然是虛無,那何來之「有」?而無若是有的本源,又為何要說有無相生呢?我想有和無就像是一個事物的組成要素,不同比例的組合可產生不同的事物,兩者雖是不相同的的成分,卻又在同一物體之內,彼此不分而相生相存。有生於無,在有無之間,自然而生,而生就又了存在,無應該可說是道虛無的存在,有應該可說是道實際的存在,生生之易,變和不變都脫離不了道的範圍,有無均是道,只是一體兩面罷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有和無,「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第十一章)這正符合了有無相生的道理,有可以從無來,有最終當然也可以歸結到無,無之體可成有之用,兩者關係正又符合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動」。萬物之生成即在有無之間的不斷變動,而道也就在有無之間永恆的存在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