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話不討喜?看看高情商的人是怎麼做的

說真話不討喜?看看高情商的人是怎麼做的


28歲的西莉,人如其名,說話非常“犀利、直截了當”。

上大學時,成績很好的她,卻被室友排斥,也討不到老師的歡心,在班級、社團裡也沒什麼朋友。

她覺得周圍沒有志同道合的人,沒有人適合跟自己做朋友,換一群人可能就不一樣了,進入社會了就會好了。

但在單位裡,西莉工作特別努力,能力很強,但就是不受上司賞識,同事也對她敬而遠之,覺得她人雖然沒有壞心思,但相處起來特別讓人不舒服,說話不顧忌別人的感受,得罪人還不自知。

西莉大學時沒談戀愛,當時認為是緣分未到,如今已經奔三,仍然找不到對象,周圍也沒有人願意給她介紹。

她很鬱悶,覺得自己很坦誠,從不虛與委蛇,想什麼就說什麼,不明白為什麼,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廣州心理諮詢解析:

坦誠,是一種良好的品質;說真話,也被視為是善良的表現。然而,真相有時候並不那麼美好,甚至醜陋。

許多人不懂得如何說、如何表達,顯得太過刻薄,這不僅影響事業成功,傷害了人際關係,更影響自己建立親密關係。

從前,我們覺得只要聰明、學習好或能力強就可能得到他人的欣賞,但現在人們似乎更喜歡與“情商高”的人相處。

說真話不討喜?看看高情商的人是怎麼做的


▼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情商?

情商,指的是情緒智商,包括以下5個方面:

1.瞭解自我: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體驗,它是情緒智商的核心,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即能調控自己;

3.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

4.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慾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

5.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

瞭解了情商的內涵,我們會發現,其實情商高並不等同於“虛偽”、“拍馬屁”,情商高的人只是更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影響他人,並能及時覺察、照顧他人的情緒而已。

能做到這樣,人際關係當然能維繫得很好。

說真話不討喜?看看高情商的人是怎麼做的

▼ 成熟、情商高的人如何說話?

1. 把握分寸,顧全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真正情商高的人,懂得把握關係的深淺,絕不會做交淺言深的事,知道哪些話適合在哪些場合裡說,也不會說得太過分。

懂得說話的藝術,話到嘴邊先過過腦子,照顧他人的感受,而不是一上來就是批評指責,也不虛偽圓滑、睜眼說瞎話,而是儘量以委婉善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魯迅為蕭紅代表作《生死場》作序時,對其小說讚譽非凡。但魯迅後來說,序言中說小說“敘事寫景勝於描寫人物”,其實是指描寫人物並不怎麼好。

可見,說實話的最高境界,不是總說實話式的刻薄,而是顧全了別人的面子,也成全了自己的智慧。

2. 無論是什麼話,注意不說錯話

說話很難,拿捏該說什麼話更難。而無論我們說什麼,記得不要說出讓關係破壞的話。

這不是教唆說謊和圓滑世故,每個成年人、成熟的人都應該掌握一個度,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激進,不極端。

十年交一友,一句話可能就斷送了一生的情誼。斟酌一下,總沒壞處,如果實在說不好,裝作糊塗一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3.瞭解對方的需要

女人愛漂亮,也喜歡問老公,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若男人老老實實地回答:不好看,太老氣了;當妻子親自下廚,煞費苦心地嘗試了幾個新花樣,但味道不怎麼好,男人明顯嫌棄:難吃死了……

如果在婚姻生活中,男人經常這樣表達,毫無“求生欲”,老婆得常常鬱悶、生氣了。

聰明的男人會了解女人行為背後的需求(希望得到讚美、關注、肯定),選擇適合的方式去表達,如,“嗯,這件衣服做工不錯,你再過幾年穿會比較好。老婆你還這麼年輕漂亮,可能另一件XX會更適合你。”這樣的表達也同樣真實,而且女人聽了心花怒放,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說真話不討喜?看看高情商的人是怎麼做的

成熟、情商高的人,受人歡迎,讓人相處舒服。

▼ 那麼,直率、有話直說的人中,為何有些人被接受,有些人被疏遠呢?

1.不懂得如何尊重人

生活中,有些所謂心直口快之人,TA們說話做事往往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總說想什麼就說什麼,不知分寸,把別人置於示眾的尷尬底下,讓對方尊嚴掃地。

如,一個買不起車的人,抱怨油貴,TA要當場拆穿;

朋友圈裡都是美女,TA非說人家用了美顏相機才漂亮;

一個女孩子反對奢侈浪費,很少買新衣服,TA非要說戳破對方家裡窮……

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心直口快,沒想那麼多,脫口而出,當講不當講的全講了。

而有的人,情緒管理能力比較差,有情緒時,尤其是氣憤之時,明知不當講卻故意而為之,事後還理直氣壯地說,我這叫真性情,這就是我的性格,我沒有惡意(也堅決不會改),只是聽者氣量太小而已。

2.未適應大環境和規則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文化潛規則:

賣古董的叫碰瓷、打眼,如果你當場揭穿,一準捱揍;

揭秘魔術的,都是些業餘愛好者,真正的魔術師到死也不會把真相說出來的,那是職業道德;

電視裡的相親節目,多數是藝人在撐臺,大家都當娛樂節目看,不必較真;

連各國的外交部,每天都在打太極……

這些東西,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看破不說破有時候也是一種修養。

有時,說真話,也不完全等於情商低,關鍵在於說話前先思考一下對方的處境、情緒和需求,斟酌一下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