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一位父親輔導孩子寫作業,結果把自己氣得住進醫院,引發無數家長的共鳴。於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上,紛紛上傳了自己家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情景,通過各色各樣的照片和視頻,我們看到不同家庭中上演的作業大戰,有一位爸爸輔導孩子做作業過程中被氣得管孩子叫"大哥"。

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有的夫妻在共同輔導孩子寫作業過程中,找到了"互相扶持"的感覺。很多家長更是說出"上輩子造了什麼孽,這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金句。

不過很多家長在親身實踐過後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一種理想狀態罷了。家長的陪伴並不是總能起到好的作用,很多時候,恰恰是家長的陪伴,才讓孩子更加無法好好寫作業。關於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第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判斷要不要陪伴。

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年齡小的孩子,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對作業並沒有很清晰的概念,要麼就不寫,要麼就不好好寫,因此,在那個時候,為了幫助孩子建立做作業的意識,家長可以適當地陪一陪。在陪伴過程中,要告訴孩子作業是什麼,為什麼要寫作業,讓孩子逐漸意識到寫作業的重要性,並養成放學回家先寫作業的好習慣。

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第二,不要一直陪寫,要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與次數。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不是經常的行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對作業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家長就要減少陪伴的時間與次數,避免孩子產生依賴的心理。舉例來說在孩子上一年級時,家長每天都陪他寫作業,那麼當孩子逐漸長大進入二年級、三年級之後,家長就可以一星期陪他一兩次;原來家長全程陪伴孩子寫作業,從開始直到結束,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就可以一開始看著孩子寫,等孩子進入狀態的時候就退出。

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隨著陪伴時間和次數的減少,要讓孩子慢慢習慣自己寫作業。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是他自己的責任,所以應該多加註意。

為什麼家長寧願送託班也不輔導孩子?

第三,作業寫完後,家長要培養孩子檢查作業的習慣。

低年級的孩子作業檢查,先讓他自己檢查一遍,然後你再幫助他,重點檢查他字跡是否規範。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的錯誤,不要之際指出,而是說出答大體範圍。假如做的不錯,但這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或者在出錯的地方畫個圈,讓孩子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