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十一字杀人》就是从这11个字展开的,小说中关键的海难事件中的相关人也刚好有11人,另外这11表字也奠定整部小说的氛围。对于热爱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桥段一定似曾相识,这是传统推理小说的常见伏笔,这11个字似乎还承载着其它非比寻常的意义。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这部小说是东野圭吾的早期作品,与同时期的《放学后》、《毕业》、《一眨眼干杯》一样,是本格推理类作品,这些作品里的推理解谜过程是主要看点,对于其它问题的探讨较少。

可是读完这本小说,我还是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目标不止想塑造精彩的推理,还在努力尝试向推理之外延伸,就像作者自己所说:“在推理小说中,可以寻找到和自己生活相近,同一世界观的东西。”这本书就探讨了人性的复杂。

本文将从大概的故事情节入手,主要讲述我从小说中理解的复杂人性。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一、故事梗概: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我”的叙述和“我”参与的对话推进,书中并没有提到“我”的具体姓名。“我”是一个推理小说作家,一天突然被告知同为作家的男友川津雅之死于谋杀。出于对男友的感情,“我”和自己的好友兼责任编辑荻尾冬子决定一起查出真相。几经周折,“我”和冬子查到了山森运动俱乐部,从内部获取的一份名单中,“我”找到了能够解开谜题的两位关键人物。可就在分别约好与他们见面时,他们又接连被谋杀。

“我”从死亡的三个人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受邀参加了一年前山森俱乐部一次前往Y岛的旅行,可是途中因为天气恶化,乘坐的游艇翻船了,一位名叫竹本辛欲的男子在事故中身亡。

“我”和冬子推断竹本的身亡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开始调查事故的真相,正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我”收到了山森俱乐部海岛旅行的邀请,目的地同样是一年前的Y岛,为继续寻找线索,“我”接受了邀请。

然而,“我”以为事情了结的地方,却是另一次悲剧的起点,就在来到Y岛的当天,又发生了凶杀案。在这次悲伤旅行的归途中,“我”得到了关键的线索,将这些和之前的推理结合后,“我”心里渐渐拼出了答案。

随着谜底的揭开,除了对真相感到意外,读者还能够读到每个人物身上的复杂人性。下面,我就从三个我认为比较典型的人物中分析下我看到的复杂人性,他们分别是海难中的受害者竹本幸欲、三起谋杀案的凶手和俱乐部的总经理山森卓也。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图片来源花瓣网

二、人性的复杂

1.竹本之欲

海难中的受害者竹本幸欲,是小说中最具争议的人物,而争议点就是他既英勇又猥琐。他愿意不顾性命跳入汹涌的海浪中救出朋友金井三郎,而这个英勇动机的背后却是以不齿的交易为前提的,这个交易就是占有金井女朋友春村志津子的身体,而他最终死亡也是因为自己的欲望。

我本人在读到这部分时,本来对竹本的巨大同情都烟消云散了。在我看来,亲密关系的发生不止是一种形式,而是应该建立在对双方尊重的基础上,也就是要首先认可双方的人权。而竹本这种动机是对人权和感情的践踏,他不止不在乎他人的人权,连自己的人权都不重视,为了一次欢愉赌上性命,我想这也是其他同行者和广大读者都无法对他的死亡抱有同情的原因。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图片来源花瓣网

2.凶手之恨

可奇怪的是,这样的人仍然得到了异性的青睐,读到小说的中间,大致可以推测出,谋杀案的凶手就是他的恋人,她之所以这样不顾后果的付出,是因为有一套自己认为合理的逻辑:

“下海救人本来就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而他能得到的却只是一次欢愉,这还是在能救人成功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的。那些自己什么都不做,却还要指责他卑鄙的人才是最无耻的!”

如果单纯从交易的角度看,这个逻辑似乎没问题。可是在我看来,它的最大漏洞也是忽视了人权。她将他人的人权视为一种物品,却很在意自己的感情,在失去爱人之后不惜放弃一切,即使利用朋友也要达到为复仇的目的。

然而,在这种扭曲的爱情观背后,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她温情的一面,她对主人公的友谊也是看重的,这从她对主人公的提醒和安慰可以看出来。

在我看来,竹本和凶手的个性是充满矛盾的,竹本勇敢无畏,用尽所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却蔑视人权和感情;凶手偏激地爱着竹本却不在乎他觊觎别人的肉体,她利用了朋友却又希望保护朋友。

而我对他们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也为他们的不顾一切感到唏嘘。他们的人性有让人唾弃的部分,但也有值得称赞的一面。可对于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位,我实在对他称赞不起来。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图片来源花瓣网

3.山森之恶

小说中最能体现人性阴暗的人物可能就是山森卓也了,他表面上是受人尊敬体恤员工的中计了,背后却是各个悲剧事件的推动者,可他的动机却只是为了隐藏海难事故中自己和家人不太光彩的逃避而已。主人公最后的质问,传达了他阴暗和懦弱的一面,他作为一个入赘的女婿,所有的成就来之不易,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出现一丝污点。

我对山森努力维护自己成就这点无可厚非,可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对于他为掩盖事实不顾别人死活的行为所不齿。可恨的是,他凭借自己对人性敏锐的洞见力,可以轻易利用别人的弱点,让其他人成为了他掩盖真相的牺牲品。

如果他真的也有值得称赞的一面,可能就是他对自己孩子的爱吧,可就算这样我仍然觉得他是邪恶的。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图片来源花瓣网

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积极健康的,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每个人阳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人性,就像上面提到的三种人。我很认同小说中川津的一句话:“现实中的事件有许多是难以区分黑和白的。也就是说,正义和邪恶的分界线是很模糊的。所以,虽然提出了问题,却很难指望有适当的结论,永远只能看到真相的冰山一角。”

我的分析其实也是自己看到的一面或几面。相信其他读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毕竟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和我们自己的成长有关,只希望我们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能理解人性的复杂,同时也一定不忘保护自己。

分析了这么多,我认为这本小说的精彩之处仍然是谜题的设置和推理过程,小说隐藏着2条谜题线,一个是一年前海难事故中竹本死亡的真正原因,另外一个是我身边接连发生的凶杀案的凶手,这两个谜题基本上是同时推进的。

因为情节的推进大部分以对话进行,节奏紧凑,有很强的代入感,再加上作者刚开始就抛出了谜题,所以一旦开始读就不想放下,也不用担心枯燥乏味读不完,因此值得阅读。

东野圭吾《十一字杀人》|“来自于无人岛的满满杀意”的背后

图片来源花瓣网

随着最后的谜底被揭开,我的心中也有一种“事实无法改变”的无力感,收尾阶段作者还留给了读者对后续事件发展的想象,大家可以尽情展开思路。

另外,我想对读完本文的读者说声感谢,相信你从我的介绍和分析中也猜出凶手是谁了吧,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作者简介:热衷于学习的职场宝妈,喜欢读书、写作和插画。愿和你共读每本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