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戰歌》的教育方法,適合中國父母實踐借鑑嗎?

《虎媽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是2011年的教育暢銷書,講述的是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她自己如何把2個女兒養成“常春藤精英”的家教經過及經驗心得,蔡虎媽在書中傳授了一種中式管教的養育觀念——“切實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時刻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

《虎媽戰歌》宣揚的中式管教觀念,對西方崇尚開放、鼓勵式的傳統自由教育理念,形成了重大的觀念衝擊,也引發了一場空前的中西教育利弊大討論。只是在這裡,筆者卻想探討一下:《虎媽戰歌》的教育方法,適合中國父母實踐借鑑嗎?且看分析:

一、“虎媽教育”並非適合應試教育的“產物”

中美教育,儘管有諸多的不同,但是從體制來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國教育應試遴選機制。筆者通讀《虎媽戰歌》一書,儘管作者一再強調中式教育的嚴厲,可是顯然他們卻是處於西式教育的大環境。其實,在中國應試教育的殘酷競爭環境之下,“虎媽教育”看起來也是根本適應不了中考、高考,尤其是想讓兩個孩子上清華北大這種名校的話。美國教育並非是僵化的惡性的應試競爭機制,即使“虎媽”蔡美兒本人,在面對楊瀾的採訪時都表示:“不能想象中國孩子們每天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學到五六點,回到家還有作業。”她說:“如果我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定會調整我的教育方式。

二、榜樣為先——中國家長並非人人是“好虎媽”“好虎爸”

家長自己也要有高度自律的意識、優良的品德和豐富的知識,才能起好帶頭作用。虎媽本身就是一個女強人的角色,她本人是名校法學教授,擁有卓越的學業及職業成就,是屬於美國社會1%頂尖精英的那部分群體。試問我們中國家長,有多少人會是孩子的好榜樣?有些家長誤會了《虎媽戰歌》一書,他們直接照搬套用“虎媽經驗”,對於孩子做了諸多強制性威懾性的學習任務、成長規劃,但卻忽視了虎媽蔡美兒最重要的經驗——父母自身的“榜樣效應”。

“虎媽教育”真實的一面是,家長自己有著良好的榜樣說服力,身體力行生活、成長與學習的卓越品質,而並不是給孩子報很多課外班,或者佈置更多的作業,讓孩子承受高強度的學業壓力。而是更多更多主動的關心、平等的對話,有意識的激發孩子的認知能力(比如給孩子多讀書),多多訓練孩子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比如帶孩子多參加社區事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