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歷代中原王朝中,宋朝是比較奇葩的一個王朝,文化高度發達,商貿高度發達,經濟高度發達,佔有華夏最肥沃的土地和人口最集中的核心區域,人口過億,軍隊過百萬,gdp佔當時世界各國總量的幾乎一半,如今的美國,還只是gdp佔世界各國的四分之一左右,比起宋朝來還遠遠不如。

按說有如此雄厚的本錢,大宋王朝不說征服亞洲,起碼也要恢復漢唐雄風,把漢唐故地一統而收,但是可惜的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口眾多,軍隊過百萬,又不差錢的王朝,不僅沒有統一漢唐故地,而且連北方的遼國也打不過,甚至西北故地還割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西夏王國導致堂堂一箇中原王朝,淪落到與西夏和遼國等少數民族政權為伍的境地,根本算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封建王朝。

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宋初幽雲十六州地圖

更可笑的是,為了避免西北的西夏和北方遼國的入侵,每年以歲賜名義送大量的錢財安撫西夏,以歲幣的名義送大量的錢財討好遼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政權交保護費的黑色笑話,北宋末年的靖康年間,更是發生了千古少有的歷史慘劇――靖康之恥,在王朝基本力量尚存的情況下,一個王朝的核心人物被敵國一掠而空,從皇帝到大臣,以及皇帝家屬,大臣家屬都淪為俘虜,如此之事,數千年曆史僅此一例。

說起宋朝的窩囊,大家無不唾罵不已。中國的歷史上,漢唐是揚眉吐氣的朝代,但是強漢有白登之圍的恥辱,盛唐有渭水之盟的恥辱,但是衛、霍的封狼居胥洗雪了白登之圍的恥辱,生擒了突厥頡利可汗,洗雪了渭水之盟的恥辱,因之漢唐的這兩次恥辱,成為了漢唐由弱變強的路標。

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漢武帝劉徹

宋朝的窩囊,並非是某個皇帝一時因國力弱才有的韜晦之策,而是自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就開始採用花錢買平安的政策。

說起宋朝為何會這種窩囊的政策,許多人首要就因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消弱軍力、導致丟失幽雲十六州喪失了北方屏障、宋朝沒有養馬地等等,這些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並非主要的原因。

先討論杯酒釋兵權消弱軍力之說,宋朝的建立距離唐朝滅亡不過五十多年,唐滅後的五代十國,也是兵亂頻頻,自安史之亂後到五代時期的二百多年,無數的軍將恃武力上演了無數的立廢皇帝的不軌行為,唐朝的藩鎮割據和太監專權,憑據的也是手中掌握的軍力,由此可見,杯酒釋兵權是趙匡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能採取的最合適的整軍策略,如果不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在趙匡胤死後,宋朝能否持續存在下去,尚未可知。

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圖

再論丟失幽雲十六州喪失了北方屏障說,明朝的建立,也是在沒有掌握幽雲十六州的情況下取得的勝利,由此可見丟失幽雲十六州,並非宋朝不強的主要原因。

沒有養馬地說,更是不足為憑,西北河套平原,沒被西夏霸佔前,就是產良馬之地,可是因為宋仁宗這個草包,懼戰苟安,這才導致宋軍丟失了這個產良馬的戰略要地,西北養馬地的丟失,是宋朝君臣綏靖政策的惡果。

綜上所述,造成宋朝軍力的孱弱的根本原因,並非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而是另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自趙匡胤開始,宋朝的君王,就沒有任何人稱得上雄才大略。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凡是國力強盛威加四海的國家或王朝,無不有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引領,失去這種人的引領,實力再強的王朝或國家,也只是富而不強,西方的亞力山山大,凱撒大帝,西漢的漢武帝劉徹,唐朝的太宗李世民,無不是雄才大略之君,這才開創了強漢盛唐的燦爛輝煌。

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唐太宗李世民圖

反觀宋太祖趙匡胤,自公元960年建立宋朝後,到公元971年底滅掉南唐後,就一直按兵不動,此時還有北漢和吳越王錢俶以及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還出於割據之中,幽雲十六州還在遼國佔領下,可是不知出於何種考慮,趙匡胤停止了統一國家的進程,還在地圖上以大渡河為界,畫了一條宋軍南征的邊界線,大渡河以南的大唐故地割據而成大理國成為了放棄的土地。

在過了幾年安樂日子後,與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這趙光義才華比之趙匡胤更不如,如果說趙匡胤是個帥才,那麼趙光義只能算個善於弄陰謀詭計的歪才,在趙光義的昏聵指揮下,宋軍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戰爭兩次失敗,幽雲十六州成為了宋軍啃不動的硬骨頭。

宋朝之所以慫包,杯酒釋兵權和丟失幽雲十六州只能算次要因素

流氓皇帝趙光義

自宋太宗趙光義之後到宋徽宗父子,一直再到南宋滅亡,宋朝不要說出現雄才大略的君主,就連趙匡胤那樣的英武君主也再沒出現過,出現的都是如宋真宗、宋高宗那樣聞戰腿軟的慫包皇帝,在這樣慫包君主的統治下,整個王朝變慫,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宋朝之慫,關鍵在於缺少雄才大略之君。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並沒有錯,錯的是自趙光義開始的大宋皇權繼承人,是這些繼承人待著大宋走錯了方向,走進了歧路,這才斷送了大宋王朝的繁盛,大宋這才成為了一個歷史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