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福,龟鳖牛蛙“解封”;很焦灼,养殖行业如何“解冻”?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成辉 田甜 张浩

近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龟鳖牛蛙等两栖动物是否属于野生动物、人工养殖的能否继续销售、食用,牵动着近两百万从业者的心。3月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明确中华鳖、乌龟、牛蛙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物种和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按照水生物种管理。这意味着,它们不列入禁食野生动物名录。

中华鳖“解封”,让甲鱼养殖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甲鱼市场销售行情如何?养殖户们如何应对?三湘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有口福,龟鳖牛蛙“解封”;很焦灼,养殖行业如何“解冻”?

(汉寿县一处养殖基地里,冬眠的甲鱼已经钻出池塘。)

回应:龟鳖牛蛙等既可养殖也可食用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称《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但上述决定并未明确禁食野生动物具体名录,让不少养殖户与吃货们忧心。深圳日前将经人工繁育饲养的龟、甲鱼等野生动物列入禁食名单,更是引发社会和业界争论。与吃货们的口腹之欲相比,养殖户们的担忧更加迫切,因为他们所养殖的物种一旦被禁食,自己将何去何从?

通知指出,各地农业农村(渔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明确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对象、管理范围和管理要求。通知要求,对于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物种和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要按照《渔业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管理。中华鳖、乌龟等列入上述水生动物相关名录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按照水生动物管理,不列入禁食范围。

3月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在发布会上也表示,《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相关决定以及有关解读讲的都很明确,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包括中华鳖、乌龟在内的绝大多数养殖龟类和蛙类中的牛蛙和美国青蛙两个引进种可以养殖、食用。

法规:娃娃鱼等水生野生动物可利用

记者查阅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有166个物种,其中包括老百姓经常食用的黄鳝、鳖、乌龟。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中,除了各种鱼、虾类,还包括牛蛙、美国青蛙,以及几种龟鳖类,如鳄龟、清溪乌鳖、中华鳖“浙新花鳖”、中华鳖“永章黄金鳖”。

当然,在水生野生动物中,也列入了保护动物相关名录。在《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爬行纲的十多种龟鳖被列入,包括龟科、鳖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动物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也有多种龟鳖被列入。

记者注意到,列入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中,部分人工繁育技术较为成熟的,也被《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摘出,共两批24种,包括大鲵(娃娃鱼)在内,可以进行一定利用。

其依据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8条规定:对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野生动物,经科学论证,纳入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以凭人工繁育许可证,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验的年度生产数量直接取得专用标识,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保证可追溯。

解读:名录无变化,养殖户无需担忧

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副处长唐湘北看来,就水生野生动物而言,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通知已经界定的十分明确,“名录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养殖户们无须过于担忧。”

唐湘北介绍,从管理上,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要求管理。另一类是珍贵、濒危以外其他水生野生动物,按照《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管理。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处长、湖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夏礼明解释说,龟鳖、蛙类,属于两栖爬行类动物,农业农村部已经明确,中华鳖(即甲鱼)、乌龟、牛蛙、美国青蛙等两栖爬行类动物按水生动物管理。两栖爬行类动物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可以人工养殖和食用的,比如蛙类中的牛蛙、美国青蛙、中华鳖、乌龟,都是可以继续养殖、可以继续市场流通和可以继续食用的。

湖南是水产养殖大省。2019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54.42万吨,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156.51万亩。龟、鳖、牛蛙、娃娃鱼养殖都已是成熟产业,尽管在省内整体占比不算高,但在不少县市是支柱产业。

关注:养殖的青蛙、蛇今后还能吃吗?

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这几份名录里,并没有黑斑侧褶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蛙。这意味着,不管是野生还是饲养的青蛙,暂时都在禁食之列。

对此,夏礼明建议,养殖户们不要盲目养殖青蛙,已经养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转型牛蛙、美国青蛙人工养殖或者其它水产品养殖。

野生动物包括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野生动物。除水生野生动物外,2月24日出台的《决定》明确,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这意味着,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食用。

所以这两天,湖南的“吃货”们也很关心一个问题:“口味蛇以后还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犯法?”对此,湖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陈春华表示,疫情期间,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不要吃;疫情过后,野生动物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也会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划分界限。

作为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省林业部门正在研究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首先要摸底,对全省现存的野生动物存栏量,进行一个数量精准统计;其次要制作方案,决定里明确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包括适当补偿,那么具体怎么补、补多少、程序如何设定,都需要方案,这一块工作我们已经开始做了。”陈春华说。

【走访】

“今天出了1000斤的货,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

中华鳖“解封”,疫情过后的“甲鱼之乡”如何复苏?

有口福,龟鳖牛蛙“解封”;很焦灼,养殖行业如何“解冻”?

(汉寿县的一处养殖基地里,养殖户正在查看滞销在池塘里的甲鱼。)

“今天出了1000斤的货,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 3月5日,汉寿县的养殖户接到了一笔久违的生意,心情一下子明媚起来。

1月下旬以来,汉寿县养殖户的头上,一直笼罩着一层阴霾:以往日均销售4万斤的甲鱼生意,今年整个春节期间销售为零。在汉寿县的甲鱼养殖户看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这个通知,相当于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尽管政策明朗了,尽管甲鱼被“解封”了,但疫情之后市场必将会持续低迷。“甲鱼之乡”这个上十亿的产业,又将如何复苏?

养殖户:往年春节“搞手脚不赢”,今年销售至今为零

1995年汉寿县被国家授予“中国甲鱼之乡”称号,汉寿甲鱼也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汉寿甲鱼养殖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产值达到10多亿元。

疫情之后确立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之下,陆生野生动物被“拉黑”,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未列入禁食范围,但养殖两栖爬行动物是否被禁食一直未被明确。

“往年春节是销售旺季,搞手脚不赢,今年还没有出过货。”陆红午从事甲鱼养殖20多年,如今规模接近两百亩,年产甲鱼达到百吨。依照当地行业惯例,整个市场原计划大年初二开工营业,但受疫情影响至今仍未开张。

陆红午的养殖规模,在汉寿县算是养殖大户。行业“封禁”期间,陆红午只能每天在煎熬中等待行业市场放开的消息。“多等一天,就多一笔损失。”陆红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每天的人工成本之外,每天都要对场地进行消毒,而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

随着气温的升高,在泥土内冬眠的甲鱼会爬上岸觅食,而此时养殖户们又多了一项成本:饲料投放。在零收入的情形下,当地储备资金不足的小规模养殖户,甚至掏不出饲料钱,只得让甲鱼在塘里“自生自灭”。

按照以往市面行情,块头大一点的、品种好一点的甲鱼,春节期间最高可卖到46块钱一斤。在陆红午看来,受疫情影响,今年甲鱼出货价肯定会走低。

有口福,龟鳖牛蛙“解封”;很焦灼,养殖行业如何“解冻”?

(疫情期间,养殖户每天都要给养殖基地消毒、投喂饲料。)

行业协会:“定心丸”有了,但市场复苏仍需要时间

在整个行业一片焦虑时,3月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其中明确了甲鱼按照水生物种管理,这无疑让养殖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汉寿县甲鱼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甲鱼市场尽快复苏。

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兆久介绍,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中养殖户就有400户,占到了汉寿甲鱼市场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王兆久的另一个身份是汉寿县龟鳖产业协会会长,他介绍说,汉寿县人工繁殖养殖甲鱼已经将近50年历史,养殖甲鱼基地接近10万亩,相关从业人员近2万人,如今早已形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

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对公司的打击不小。“对口的饭店、酒楼均未营业。”王兆久称,加上前期对甲鱼是否禁食的定位不明朗,公司今年的第一批甲鱼全部滞销。

王兆久告诉记者,甲鱼的销售旺季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2、3月的“春节档”,一个是下半年的7、8、9月。显然,一年中仅有的两次“利好”机会,他们已经错过了一次。

在得知甲鱼被“解封”的消息后,王兆久接到了十几个养殖户的电话。除了相互报喜之外,大家也在相互献计献策,整个市场的复苏该如何进行下去?

截至记者发稿前,王兆久打电话告诉记者,当天有养殖户已尝试着联系老客户,“出了一千斤的货,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

【连线】

还能愉快地和牛蛙“做朋友”,真好!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5日讯今天,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在这份文件中,备受消费者关注的中华鳖、乌龟以及牛蛙等动物被列两个相关名录的两栖爬行类按水生物种管理。这也意味着,它们不列入禁食野生动物名录,消费者仍可以在餐桌上见到它们。

消息一出,吃货们沸腾了。长沙白领胡小姐经常与朋友相约去吃各种牛蛙干锅,有时一份不够还会再加,是“忠粉”。在得知“官宣”牛蛙还可以继续吃后,她十分兴奋,“此前一直很关注关于牛蛙是否会被‘禁食’的消息,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期待疫情过去后,和朋友一起去吃牛蛙锅。”

随机采访中,和胡小姐一样的“牛蛙爱好者”还有不少。网友“今日宝藏”就连用两个“谢谢”来表达激动之情,并称“泡椒牛蛙、椒盐牛蛙、烤牛蛙、石锅牛蛙等着我!”也有网友调侃表示,“牛蛙:最终还是不肯放过我。”“还要愉快地和牛蛙‘做朋友’,嘻嘻!”

从常德来长沙工作的刘先生则表示,在家乡,中华鳖(甲鱼)是餐桌上的常见菜,每次在外地看到都有一种“思乡情绪”,“还能继续吃到真是太好了,有时过节不吃个干锅甲鱼就感觉亏了!”

事实上,除了吃货们,以销售牛蛙、中华鳖等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烹饪的餐馆对“牛蛙等动物是否会被禁食”也一直十分关注。

同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外卖平台查询发现,长沙的多家餐馆,如味上湘菜馆、探虾迹小龙虾、蜀道川味观等门店的泡椒牛蛙、干锅牛蛙、紫苏香辣牛蛙等菜品均已可以通过外卖平台下单购买。

而以销售各种口味的牛蛙干锅为主要菜品的连锁餐厅蛙来哒则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静待春暖花开,疫情过去之时,我们再在蛙来哒门店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