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每个人的眼泪都不一样,但想哭的念头都是一样的。”——《推拿》

在大众眼中,企业家是一群刀枪不入的强者。表面上,他们运筹帷幄,看似举重若轻地带领企业驶过万重山。但在这份云淡风轻背后,始终会有着一些只能为自己道的苦涩。

身披铠甲的企业家,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人们总会只关注到他们坚强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脆弱的一面。企业家也是凡夫之躯,会高兴、会生气、会焦虑、也会有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刻。

但就像经济学家熊彼特说,“企业家是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在面临困境、绝境时,他们似乎总能迸发出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这就是企业家群体。

创业者都有一颗钢铁般的心

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硅谷顶级创业者、投资人本·霍洛维茨曾在他的《创业维艰》一书中写到,“在我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人人都知创业维艰。从概率上来说,创业并不容易成功。创业3年的公司,93%都会倒闭,活下来的只有7%。创业可以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创业者甚至会自嘲创业的“好处多多”:

创业后,才知道哪些人是自己的真心朋友:“有一次,公司账上只剩3万块钱,第二天下午就要发工资了。我一直琢磨着到哪借到5万块,好给员工发工资,再预留一部分未来付款的钱。我把能想到的人统统都试了个遍,结果得到的都是一句‘不好意思啊’。”

创业后,才发现自己似乎有单相思的“毛病”:“做生意,有时就像是对钱的单恋,只见出货不见回款。创业不到4年时间,公司被拖欠的款项接近500万,项目收入的1/3都没能如期收回,更糟糕的是越积越多。”

……

创业就是这么一件魔幻与现实交织的事情。创业者经常处于即将成功和随时可能失败的焦虑之中,很少能够获得安全感。

但坎坷的创业路途,却正是伟大企业家成长的必需养料: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项有趣的统计:《乔布斯传》全书中,乔布斯一共哭泣过157次,平均3页哭1次。其中,哭倒在地25次,大哭并尖叫34次,泪流满面42次。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曾遭遇过至暗时刻:特斯拉创办15年未曾盈利,出现产能不足、交付困难等问题。外界对马斯克的质疑不断。在接受采访时,马斯克眼里噙着泪水,委屈地说:“我现在每周要工作120个小时,经常性在工作车间一待就是三四天。整日整夜,没有孩子,没有朋友,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但正如有句话所说,“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的,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

要有大成就,必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创业就是一个走“窄门”的过程。每位创业者都有着一颗经受过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心。

好的创业者都是魔术师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创业路上,或许偶尔会经历想放弃的夜晚,重新思考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脑海中盘旋着一句“要不要算了?”。一次次陷入纠结之中。

但当创业者们一想到身后“兄弟们”的信任、家人们的鼓励以及客户股东的支持,这种想法便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如果被打倒100次,那就站起来101次。倒下多一次,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的信念。

他们叮嘱自己,总有一天,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人碰到问题都希望躲避,这是一种本能。但是,不躲更是一种力量。创业或许会有苦上眉梢的时候,但却也有“拨得云开见日出”的喜悦时刻:

1996年是金山历史上最艰难的日子。雷军埋头苦干3年的成果——“盘古”软件在市场中接近全军覆没。公司差点倒闭。200多人的公司,当时走得只剩下10来个人,账上也只有几十万人民币。

那年的雷军很沮丧,灰心地说:我失去了理想。但6个月后,他缓了过来,重返金山,只带回一句话:“我仍然有一点点不死心。”那时,金山的研发团队,算上雷军只剩下4个人苦苦支撑。

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带着这份“不甘心”,他们孤军奋战,先后推出了金山词霸、金山影霸,大受市场追捧,获得了成功。虽然此后也并非一路坦途,但总还是一次次地坚持了下来:金山5次上市,5次被打回,最后花了8年时间,才在港交所敲钟。

2019年11月,金山分拆挂牌科创板。上市第一天,股价就暴涨200%,如今市值已超过700亿元。

那个“不死心”的雷军,在经历了创业的万千险阻后,已带领出3家上市公司,身价超过600亿元。小米也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英雄的心。这正是创业者最了不起的地方。他们就像一个个有着神奇魔力的魔术师,把各种各样的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

回顾雷军的创业故事,他首先要感谢的是曾经那个不死心、百折不挠的自己;但也不会忘记,在这份辉煌背后,他并非孤独前行。功劳簿上,还写着:张旋龙、求伯君、黎万强、林斌以及金山、小米万千员工的名字。

雷军自然没有忘记,他在金山成立30周年的公开信中说到:“30年不懈奋斗的岁月里,我跟张旋龙、求伯君以及众多为金山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肝胆相照、亲密无间,这份兄弟情始终没有改变。

因为我们深信,在创业这条道路上,一个人走,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

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独行快,众行远

企业的“企”字,拆开来便是“人”和“止”,意思就是:没有人,企业就会停止发展。企业的核心永远是人。

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家和员工两个群体。只有当两者默契配合、互相理解并搀扶着往前走时,创业才算打开了正确的姿势。

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生活不易,每个人都不轻松,不仅创业者没有安全感,员工也是需要悉心呵护的群体。

理解彼此,是创业路途中最为稀缺的东西。而优秀的创业者往往懂得:要让员工理解自己,得先学会体恤员工,善于创造出这样的环境。

餐饮行业的两个快速增长的“奇迹”——海底捞和西贝,都深谙这个道理:

海底捞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把人当人看”。创始人张勇曾解释说: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从农村来北京打工,你一定担心他们路不熟,会走丢;不懂规矩,遭城里人白眼。于是海底捞的培训,不仅仅是工作内容,还要培训如何使用ATM机、如何乘坐地铁等等……这家企业,在帮助自己的员工,去融入一个城市。

张勇说:对于高科技公司的员工来讲,他们是追求幸福,但是我们的员工首先追求的是做人的起码尊严。海底捞创立25年,到如今市值1700亿港元,肯定不是靠张勇一个人。

“先给钱,再干活”“陷入精算逻辑,累死你”“要想好,大让小”,这些企业经营思想都出自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之口。贾国龙夫妇曾公开承诺带头向下分利,每年拿出自己50%以上分红发奖金。

他曾说过,“人都是有良心的,多给两个亿,没准给你干出四个亿,至少干出两个亿,不会让你多掏腰包”“人啊,绝大多数都是俗人。人们在西贝平台奋斗来奋斗去,最终获得了什么成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创业从不是孤胆英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冒险

一个人拼命,永远不如一群人拼命。

创业从来都不是创业者一个人力挽狂澜的英雄故事,它是一群人互相理解、相互陪伴的温暖历程。创业的故事也可以很温暖。

谢谢老板,谢谢自己

1978年,民营经济方兴未艾。40年后,截至201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浩浩荡荡40年,我国GDP从3678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增长超过200倍。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而是背后亿万人民殷勤劳动、砥砺前行拼搏出来的。

其中,既有着一位又一位、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的企业家们聚沙成塔的努力;又有着员工们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还有着……

在如今经济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或许日子要比往常过得辛苦一点点。而信心是一切动力之源。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和认可。

就像有句话所说,“在这冷酷的世界上,让人维持生存的体温,能够活下去的,不是了不起的名言,也不是有学识的一语中的,而是你带有体温的、温暖的一句话”。

生活向来都不容易,理解万岁、陪伴万岁。

或许员工一句最简单的“谢谢老板”,就能让企业家们内心一暖,如生三春晖,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而老板对员工们说一声“辛苦了”,或许就会让员工觉得过去的付出“值了”。

2019年,哪怕过得再苦再难,也将要成为过去式了。那些过去了的不满、后悔与惋惜,不应成为我们愤愤不平的对象,更该是砥砺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崭新一年里做得更好、更棒。

每个人其实都是“创业者”,是自己人生的创业者。不妨对全力好好生活的自己说一声谢谢,对为自己付出过心血的老板说一声谢谢。

感恩过去,才能更好地前行。为了感谢新老客户,由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微众银行中,为小微企业打造的微业贷,推出了一首神曲“谢谢老板”,致敬在创业路上负重前行的老板们以及每一位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员工:

生活总是美好的,正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人。愿创业路上、生活途中,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份温暖。来年,让我们继续携手共进,做得更好。


谢谢老板,谢谢自己,谢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