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1 从天堂坠入地狱

万历十年,内阁首辅,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谥文忠。一时间举国悲痛,全国处处都是一片哀悼之声。

可是仅隔了一年,万历十一年,彻底的清算就开始了。

万历皇帝下旨抄张居正的家,地方官员得知消息,提前封住了张居正的府邸,不让张家人出入,当司法部副部长推开张家大门那一刻,看到的是张家老小妇孺,十几个人饿死在府里,有的尸体已经被饿红了眼的家犬吞噬殆尽,惨不忍睹。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艰难存活下来的人也逃不过下一轮的严刑拷打。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受尽暴力与羞辱,悬梁自尽,在遗书中发出了血泪的控诉:“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

张凤盘就是张四维,这是张敬修死前的最后一声呐喊,也是一句骂人的话,还顺道拉上了万历。

明朝法律规定,抄家罪行主要有三点:谋反,叛逆,奸党,当时左都御史赵锦上疏提出异议,认为张居正“未尝别有异志”。

于是万历在抄完家之后颁布张居正罪名:“污蔑亲藩,侵夺王坟府弟,钳制言官,敝塞朕聪,专权乱政”,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万历来说,张居正最让他忌讳的莫过于威权震主。

不到两年的时间,张居正便从天堂坠入深渊,这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张居正 湖广荆州卫人 1525年-1582年


02 远离朝堂的三年

张居正自幼颖敏绝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参加乡试,虽落榜却是主考官顾璘刻意为之,恐其年少成名,得意忘形,私下里对他提点栽培。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被选为庶吉士,遇到恩师徐阶,正式步入仕途。

可是仅隔一年,爆发了“庚戌之变”,蒙古军大肆侵入京城,烧杀强掠,无恶不作,首辅严嵩却没有采取任何武力镇压,卑躬屈膝讨好蒙古人,无耻至极!

当时唯一能与严嵩抗衡的就是张居正的恩师徐阶(时任吏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可是徐阶当时对严嵩也百般依从,毫无反抗的行动。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张居正对当时朝局失望之极,心灰意冷给徐阶留下一封信之后,游历四方,这一走就是三年。

这三年的游历对张居正影响巨大,他目睹了无数沿街百姓乞讨,卖儿卖女,只求能够吃饱饭活下去,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饿了只能扒树皮,吃观音土,观音土消化不了,死的时候肚子涨得很高。

映入眼中的一幕幕人间惨剧深深打动了张居正,他对天发誓立下此生志向——以天下为己任。重返朝廷,张居正已经从标准愤青变成政坛高手,游走于各股政治力量之间,政治天赋初显端倪。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3 权利的顶峰

公元1572年,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成为集帝师与首辅两大要职于一身的权臣,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居正之所以被称为明朝第一首辅,流芳百世,因为他做过一件事——张居正改革。

一条鞭法:简单来说就是全国税收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上交实物在征收过程中有太多可操作空间,交粮食的说你重量不够,交织布的说你成色不好。

老百姓百口莫辩,交不上负税,只能跑去当流民,啃树皮,吃观音土。统一为货币税,真金白银,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朝廷得到了白花花的银子,老百姓也不用任凭官员鱼肉。

考成法:六部监督地方,六科监督六部,那么谁监督六科呢?那就是内阁中的张居正了。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考成法的核心内容是“记账”,朝廷机构年初要把当年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明,送一份到张居正那里,年底核查,没有完成,就会被降级,直至贬为百姓,此法一出,为了保住饭碗的官员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军事上,张居正重用了抗倭名将戚继光,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上都领略过了戚家军的厉害,纷纷转移阵地到辽东,可偏偏镇守辽东的是张居正另一个爱将李成梁,李成梁手下的“辽东铁骑”,战斗力和机动性极强,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政治和经济上大刀阔斧的改革效果显著,万历即位后的第一个十年(1572年到1582年),明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北方的蒙古不再侵犯明朝边境,东南的倭寇也偃旗息鼓,大街上不再是遍地饿殍,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丰饶,仓栗充盈,可支十年之久。

张居正终于实现了他当年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

与此同时,张居正个人的权利已经达到了顶峰,独揽内阁大权,皇帝和李太后对他的信任,恩眷,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朝廷上下巴结他的官员数不胜数。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4 攻击

改革把张居正推向了风口浪尖,改革成绩斐然,无可指摘,所以被改革触动的既得利益者,对张居正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离间他和皇帝的关系。

这波道德攻击声势最浩大的出现在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祖制,他需“丁忧”(回老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下面那些官员大喜,蠢蠢欲动,只要张居正走了,改革就无法推进,可万历用“夺情”的方式留下了他,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舆情汹汹,弹劾张居正的奏章纷至沓来,就连张居正的门生吴中行,赵用贤也上书弹劾他,贪恋权位不尊孝道。

万历当时十五岁,还没有能力独掌朝政,在他眼里张居正如师如父,勤勤恳恳帮他处理朝政,却被人群起而攻之,他生气了,于是采取廷杖,流放的措施收拾了弹劾张居正的人。

但张居正里清楚,暂时的平静只是假像,自己为了改革,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他已经得罪了多方势力,这些人就是张居正倒台后反扑倒算的主力军。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5 激流勇退

张居正生命最后两年,他想过离开,他对权利及其风险有着清醒的认识,高拱,夏言,严嵩,血淋淋的例子都还没干,他知道自己下场只会比他们更惨,所以他给万历写了一份奏折。

他在疏中说“高位不可窃,大权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尔乞身者,以时未可尔。”

张居正知道高处不胜寒,权位不可贪,他在找一个合适得时机把权力还给万历,此时万历已成年大婚,国家通过八年改革,人事,经济,边防等帝国要务步入正轨,张居正头发和胡须都已白,垂暮老矣。

这本是张居正唯一一次全身而退的机会,万历也有意放他走,但是李太后却替儿子拒绝了,“待辅尔到三十岁,那时再做商量”,意思就是等到万历三十岁,再批准你退休的事。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想走走不了,张居正仰天长叹一声,继续埋头苦干,从此他进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工作状态。

日以继夜贯彻考成法,一条鞭法,对外拉拢俺答和他的老婆三娘子,巩固边防,大明帝国再次焕发生机和活力,国库存银达到几百万两,财政消除赤字,地方粮仓储备充足。

张居正在繁杂的工作中,不仅会晕倒还频繁吐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还在伏案办公,眼睛已经看不清奏折上的字,耳朵已听不清身边人说的话,他人生的每一刻,都洒满了理想与信念的光辉。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6 个人性格的缺陷

《明神宗实录》对张居正的盖棺定论“偏衷多忌,钳制言官,倚信佞幸,威权震主,祸萌骖承”。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居正也不例外,他性格中的独断专行,偏执狭隘,急功近利,让他在朝廷中得罪许多权贵,其中最让人诟病的是他的“狂”。

张居正当年回湖北老家,乘坐的是三十二人抬的轿子,从京城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轿内不仅有卧室还有洗手间,轿外有戚继光派来的火枪手。

如此奢华的交通工具,让万历都心生羡慕,但是张居正对万历却十分苛刻,万历幼年把《论语》中的勃读成了“背”音,一旁的张居正勃然大怒,呵斥他:“这个字应该读勃!”

十七岁的万历喝醉酒,让太监唱歌给自己听,太监没唱出来,万历就割了他一束头发,取乐玩笑,本是一件小事,却被张居正要求写

“罪己诏”,完全不给皇帝一个面子,想怎么训就怎么训。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万历想给李太后修筑宫殿让她安享晚年,张居正厉声反驳:“不行!”

位极人臣的张居正声称:“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我不是宰相,而是摄政。

他还接受了别人赠予的一副黄金打造的对联,“日月共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仰太岳相公”,太岳是张居正的字,对联的下句要高于上句,如此一来,张居正就比皇帝更牛了。

桩桩件件触及皇权的事在万历心底埋下仇恨种子,他愈加担忧昔日亦师亦父的张居正会权高震主,仇恨的种子在张居正死后长成了参天大树,万历抄了他的家。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07 利益集团的反扑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大地主拥有数量庞大的土地资源,但仍然把一部分赋税转嫁给农民头上,造成产去税存、赋役不均的弊病,这样一来更使得农民不堪重负。

张居正命令全国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漏税的田产,责成官吏追缴欠税,打击豪强权贵的同事也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考成法专门政治贪官污吏,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对于达官显贵来说无异于是与虎谋皮,所有在改革中背侵犯利益的达官显贵,日后必然会对张居正展开报复性的反扑。张居正“夺情”事情爆发后,上弹劾奏章最多的就是在改革中被触犯既得利益的群体。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工于谋国,拙于某身”。

于国而言,张居正实在是不世出的治国之能臣,他力挽了正德朝后江河日下的颓势,营建了万历初期的繁华,他对于大明而言犹如速效救心丸。但是对他自身来说,改革措施的推动使他得罪了权贵势力,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凄惨结局。

从第一首辅到万人唾骂,张居正为何人亡政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