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盲皇帝”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中國人幾乎都會背誦

提到詩人,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他文質彬彬的外表,的確,會寫詩的人一般鮮有大老粗,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時候大老粗也能寫出頗為上等的佳作,比如說劉邦。

“劉項原來不讀書”,這句詩就是說劉邦、項羽都是大老粗,劉邦可以說是“文盲皇帝”了,要說劉邦帶兵打仗收攏人心可以,但何時聽說過他還會寫詩了。

這個“文盲皇帝”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中國人幾乎都會背誦

事實上,劉邦還真會寫詩,不過他一生寫的詩並不多,只有兩首,但卻都是傳頌千年的佳作,不過嚴格來講漢朝還沒有詩這一說,所以劉邦寫的是詩歌,也可以理解為後世詩的前身。

劉邦小時候是個地痞無賴,整天帶著一堆人在沛縣亂晃,也不幹些正事,那個時候誰都想不到這樣一個人日後能榮登大寶。起兵後,劉邦憑藉自己的心狠手辣以及察言觀色,最終脫離了項羽帳下,開始跟項羽對立,並在最後憑韓信擊敗了項羽,建立大漢帝國。

常言飽暖思淫慾,劉邦在當起兵前,妻子只有呂雉一人,但當皇帝的過程中又陸陸續續收了幾位,在當上皇帝后更是不得了,選了不少妃子。在這些妃子裡面有一人名為戚夫人,戚夫人據史料記載十分漂亮,劉邦極其寵信她。愛屋及烏,劉邦甚至還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是極其不符合禮法的,因為呂雉的兒子劉盈才是嫡長子,嫡長子是最有繼承權的,而劉如意連庶長子都算不上,只能算個庶子,就算劉盈死了,也要先輪到劉肥,才能輪到他。

所以劉邦的轉立太子一事受到了極大阻礙,劉邦也很無奈,一次戚夫人又催劉邦,劉邦情急之下對戚夫人作詩一首,以表示他的委屈以及無奈。

該詩歌題名為《鴻鵠歌》具體內容如下:“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大致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劉盈如今勢力已經龐大起來了,有許多人支持他,即使是劉邦也沒法再幹涉廢太子了。

這個“文盲皇帝”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中國人幾乎都會背誦

我們拋開這些歷史,單從文學角度來分析一下劉邦的這個作品,首先對照十分工整,但押韻方面稍有欠缺,同時運用了數個典故,可以看出劉邦也不是真的徹底文盲大老粗,起碼也是看過一些書的,並且文中充斥著的感情十分真摯,又隱隱約約透露出帝王的那種霸氣。

第二首詩,劉邦寫的也很無奈,那是公元前196年,英布謀反,劉邦率兵前去討伐。說起英布,那也是劉邦的一員大將,雖不如韓信那樣神勇,但也曾為劉邦立下赫赫戰功,所以劉邦日後封其為淮南王。在被封王后,英布一直蠢蠢欲動,最終走向了反叛的道路,而劉邦也只能跟昔日的兄弟刀劍相向,這令他多麼的無奈,多麼的傷感。

所以劉邦討伐完英布後心情也不是很好,畢竟兩人多年交情。回去的路上劉邦路過老家沛縣,便產生了遊子歸家的感覺,回到家中後召集了一干舊友,飲酒作樂,以此排解心中苦悶。而正是在這場宴席上,劉邦寫出了他人生第二首詩歌,題名為《大風歌》,內容如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個“文盲皇帝”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中國人幾乎都會背誦

這首詩歌,雖然十分簡短,但意境很優美,尤其是開頭那句大風起兮雲飛揚,給人一種豪情萬丈洶湧澎湃的感覺,這或許便是所謂的帝王霸氣了。同時它也深深反映了劉邦在討伐完英布後的痛苦,以及對大漢帝國未來的擔憂。這首也是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背誦的。

當然,劉邦這兩首詩歌瑕疵也很多,但也比絕大多數文人寫得要好,的確有其值得誇讚的地方,我們也不太難過於苛刻地看待劉邦的作品,畢竟劉邦的本職工作還是皇帝,作詩歌只是一時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