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人文常识梳理

【导读】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政治主张和哲学的看法不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关于“百家争鸣”的知识,在学习中需要掌握人物与观点的对应。如:儒家以民生为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誉为至圣、素王,相传《春秋》是孔子所写,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孔子的主要观点包括:“礼”和“仁”,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注重等级制度。曾经孔子在卿大夫季氏的家门口看到季氏在宴请时欣赏八人一排的舞蹈,冒犯大王的权威,因此孔子脱口而出:是可忍,孰不可忍;充分可见,孔子注重等级制度。同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注重百姓。在教育上,孔子也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有众多的弟子,如: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在众多的弟子中,孟子最为突出。孟子的主张主要包括:仁政、民贵君轻,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注重民生,注重百姓。同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与之相反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同时荀子也主张注重民生,荀子认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荀子主张要尊重客观规律,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主要弟子包括:李斯和韩非,李斯与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集权。而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和庄子,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同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老子观点相似的庄子,他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而墨家的典型代表人物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诸子百家各成学派,持一家之言,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问题一:(多选)以下属于儒家主要观点的有:( )。

A.君舟民水

B.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C.兼爱、非攻

D.上善若水

【答案】AB。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性本恶;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A项正确;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既注重民生,又注重等级制度,B项正确;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是墨子的观点,墨子属于墨家的代表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属于老子的观点,老子属于道家的代表人物,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B。

问题二:(多选)以下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颜回

D.老子

【答案】ABC。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等,老子属于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庄子等,故本题答案为A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