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上个世纪20年代,杨兰春出生于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河北省武安县,自幼家境贫寒,他读了3年小学就辍学了,为了能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也让自己混上一顿饱饭,13岁起杨兰春开始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他做过补锅匠、讨过饭、打过短工、当过和尚,最终他去了武安一个戏班,签下了苛刻的契约,挨打受气。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1938年,杨兰春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时一位八路军团长爱好戏曲,听说杨兰春会唱戏,马上找到他说:“你是我的兵了,跟我走!”就这样,杨兰春正式参加了八路军。到部队后,他被分到了重机枪排,战事很频繁,每一仗下来都会有同志牺牲。乐观的杨兰春说,活一天革命一天,打死一个敌人算够本,打死两个敌人赚一个,牺牲了,我算是革命到底。在重机枪排,从首长到战士都很喜欢杨兰春,大家都叫他“活宝”。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新中国成立后,杨兰春被推荐去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与田川、马可等人将赵树理的同名小说合作改编成歌剧《小二黑结婚》,大获成功。1958年,他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强制下放劳动改造,险些丢了性命。“文化大革命”中被关进了牛棚。其间,杨兰春被误诊罹患癌症,要到北京接受手术,家里人眼里含着泪,杨兰春当时却极平静地说,我一辈子就爱吃面条,我死了,给我脸上浇上两碗面条我就满足了。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生活中要求非常简单的杨老,却视戏剧艺术给自己的生命,他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他的每出戏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排演厅就是他的战场,他说演员“想打胜仗你就得动脑子,在下面练好基本功”。就这样,省豫剧三团排出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戏,更有许多唱段在群众中口头流传,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豫剧新流派,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郭汉城赞誉他是“戏改的功臣,现代戏的闯将”。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尤其是代表作《朝阳沟》,自1958年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已成为现代戏的传世经典,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段久唱不衰,它的音符已积淀为人们心底久远的乐声,至今在全国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知名度。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1963年12月31日晚,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朝阳沟》。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慰问演职人员。当时,大家都像孩子似的蹦了起来,争着和主席握手合影。杨兰春说,与毛主席的合影一直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常常下乡找老乡拉家常,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总喜欢提着他的一套“小灶”家具――小酒精炉子和锅碗瓢勺,自己下面条吃。因此杨兰春也被大家笑称为“面条协会会长”。大家说,杨兰春编导的戏曲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欢,就是因为他的创作总能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中原父老。杨兰春也总说,我天生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胸膛里跳动的是农民的心,用农民的语言写戏,让农民喜欢看,听得美,哼着唱。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去世后,好友许欣、牛冠力等人为杨兰春撰写的挽联上写道:人也留天也留难割难舍朝阳沟 生倔强死倔强难描难绘杨兰春。许欣说,杨兰春是从太行山走出来的孩子,有着特有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像石头一样的个性,只要是他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坚持到底,无论是艺术观还是政治观,都不会人云亦云。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的弟子、同事、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左奇伟在回忆文章《倔老头杨兰春 我真不想让你走!》中记述:杨兰春对钱和名利看得很淡,凡是他帮别人改的剧本,无论改得再多,他也不让写上他的名字,多少次从邮局寄给他的稿费,他都写上“拒收”而退回。杨兰春说,我留什么也不给孩子留钱。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去世后,不少记者到其家中采访,让记者讶异的是:老人仍住在几十平方米的旧楼里,两间卧室和不足十平方米的所谓“会客厅”,不仅多年没有装修,没有粉刷,甚至连破旧的床、柜、桌、椅还多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家具,住室里除一个旧冰箱和一台旧电视外,找不到一件像样的摆设。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的儿子杨光说:“小的时候,父亲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我特别怕他。父亲对姐姐和我的关照都不多。母亲要带团下去演出,父亲把我安排在剧场角落里看戏,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父母都在机关工作,拿工资,可是我小时候的穿戴,连一般家庭的孩子都不如。”

豫剧《朝阳沟》之父——杨兰春

杨兰春没享什么福、没潇洒过、没清闲过,为豫剧事业忙活一辈子,想戏、爱戏、念戏、写戏,不图官、不为财,不计个人得失,为戏熬干他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为豫剧事业树起丰碑。他这一生都是在编排戏剧,戏剧也编排了他的一生。大家称他为现代戏大师、奠基人,然而在老友许欣看来,这些都只是符号罢了,对于杨兰春而言,只要人们唱起了《朝阳沟》就会想起杨兰春,这比什么符号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