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文|春风笑


画卷展开,陈后主因何惊慌失措?

公元583年11月的一天早上,南陈后主正在宫中玩乐,好不快活。就在他兴奋无比的时候,一个侍从突然跑进宫内,对着后主耳语几句。

紧接着,出使江北归来的大臣便走了进来,只见其中一个大臣恭敬的将一幅画卷递上。后主连忙放开了身边的嫔妃,将这幅画卷缓缓展开。

展开画卷的那一刹那,陈后主就像触了电一样将手一缩,画卷落于桌上。

左右的人感到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只见陈后主大声呼喊道——

"我不要再看见它!快把它拿下去!"

侍从们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将画卷撤了下去。陈后主稍微定了定神,周围的妃子们又嬉笑的拥上前来…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

画卷上到底有什么?能够让这个陈朝国君惊恐万分?

其实,画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隋文帝杨坚的画像。


隋文帝的崛起

隋文帝杨坚原为北周的将军,他的女儿是北周皇帝的皇后。手中握有军权不说,还攀上了皇亲,杨坚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可是,北周上层低估了杨坚的野心,灭亡北齐后不久,杨坚随即发动政变,废黜了北周的末代皇帝周静帝。

公元581年,杨坚在长安称帝,改元开皇。隋朝由此建立。

取代北周自立后,隋文帝铺开地图,冷静的观察着周边地区的情况。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隋朝还未建立时,北方政权便已夺取了淮河流域和四川)


在帝国的北部与西部,突厥与吐谷浑曾与隋军三番五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不过,由于这些交战地区地形复杂,山地高原居多,隋军虽无法保持野战的优势,但也能凭借此地形与游牧民族的骑兵作周旋。

双方暂时保持了一种拉锯战的状态。

在帝国的南部,由于前朝(北周)的努力,南北政权分立的战线已由原先的淮河一线推进至长江北岸。长江中上游的巴蜀也被隋朝收入囊中。

"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的丧失不仅使南陈在与隋对峙中愈发被动,还打击到了南陈集团的信心。

因此,同北部相比,隋在南部战线的博弈中要占有很大的优势。


摆脱两线作战

隋文帝也看到了这一点,在之前同突厥人与前朝余党的作战中,隋军经常被来自南部战线的陈军相袭扰,愤怒异常。当然,这些袭扰基本都被挫败了,可这也促使隋文帝进一步思考,如何摆脱两线作战的难题。

这个难题很好解决,那就是打掉其中一方,打掉谁呢?隋文帝将视线锁定了南陈。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俗话说,欲擒故纵。灭亡南陈不是一两天便能做到的,他需要的是长期的投入与经营。

在自己一方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释放和平的烟幕弹以迷惑对方是极其必要的,隋文帝也这样做了。

他经常向南陈的使节表达自己希望长期友好的心愿,并且刻意的赞美与吹捧南陈皇帝的功绩。南陈后主一开始有些警惕。


陈后主放松警惕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眼看隋文帝没有行动,他也就放下心来。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看画像一事,便是陈后主复杂内心的真实外化。

现实终究是骨感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陈后主贪图享乐,与贵妃张丽华等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南陈朝廷离心离德。

不过,在大臣们小心的催促下,他终于决定看看奏折,可是即便如此,他也要搂着妃子一起看。

南陈的政治可见一斑了。

隋文帝对陈后主这些荒唐的行为了如指掌,可他还是有些担忧,自己的南伐会遭遇像淝水之战中前秦一样的命运。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淝水之战,埋葬了前秦政权)


他向自己的谋士李德林等表达了自己的不安,而李德林等则鼓励他坚定南伐的信心,并协助他制定进取方案,杨坚稍微有些放宽心了。

那么,杨坚又是如何制定伐陈大计的呢?


隋的南征策略

在笔者看来,隋朝政治精英们的南征方案大致是这样的——


南陈军队基本沿长江与隋军对峙,他们的防线就像一条蟒蛇,从川蜀到大海。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而要想擒住这条蟒蛇,光抓他一段,会遭遇毒牙的报复,因此非得从多段同时下手不可。

隋军日后正是这样做的,为了这一天尽早来到,从杨坚登基到他发兵江南的八年时间里,他积极操练军队,将地方乡兵中的精锐收入军中,充实南下的力量。

在四川,杨坚暗中命令重臣杨素等打造战船,预备顺流而下,配合南征。

杨素打造的战船高达五层,并配有训练有素的弓弩手和长枪兵,战力非凡。

这些让杨坚如虎添翼。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出师有名

不过,出师要有名,杨坚很看重这个,就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当年南梁的地方军人处理侯景叛乱的时候,自顾不暇,北周趁势派军攻入,在长江北岸的江陵,扶植起一个名叫"后梁"的伪政权。

南陈如芒在背,于是,就在隋文帝为南伐厉兵秣马的时候,南陈的间谍策动了后梁上层的叛乱,几天的功夫内,有十几万军民逃入南陈境内。

杨坚也乐得看见这番混乱的场面,因为这正成为了自己出兵最好的理由。很快,他宣布南陈此举破坏南北之和平,并拟了宣战檄文,大造南下声势。

其实,这又是一个烟幕弹。南陈集结战备,准备迎战,但隋文帝偏不出击,双方就这样熬了半年。

长江以南的气温在下降,炎热不再,这也正有利于隋军作战。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影视剧作中的隋文帝)


狼终于来了

直到588年10月,"狼"才真的来了。

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集结大军50万人,兵分六路发动了对南陈的进攻。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进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处。

第一处,杨素的水陆军出三峡打击长江上游的陈军,让他们无暇东顾。

在隋军当中,杨素一直以带兵冷酷而著称。据说,在战争中,被他派出的百余名士卒要在指定时间内冲开敌阵的缺口,好为后续主力的突进赢得时机。如果这些敢死队员突击失败,他们将被杨素临阵处决。

这次战争中,为了配合江上水军的行动,杨素再次拿出了这一撒手锏,陈军在两岸的营寨纷纷被打破。

但是,南朝毕竟经营长江上游的要塞多年,兵精粮足。而且,由于战线拖长,隋军补给不力,杨素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双方呈对峙状态。

第二处,秦王俊的水陆军进攻襄樊,即长江中游,配合杨素的军队对战陈军。

杨俊的攻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南军被他们牢牢吸引在远离政治中心建康的地方,动弹不得,这也极大支援了长江下游杨广的行动。

第三处,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他亲领隋军主力,并分命老将韩擒虎和贺若弼,左右开弓,联合进击江南腹地。

陈后主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陈将任忠希望趁着隋军渡江未稳,杀败杨广的突击部队。然后闭关死守,派军队增援中上游。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任忠方案的落空

任忠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陈后主轻信左右反对的意见,对任忠的方案嗤之以鼻。这也间接的促使任倒向隋军一方。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后主耳中,江州等城防要塞纷纷失陷,登陆的隋军站稳了脚跟,他们朝建康城扑了过来。


瓮中捉鳖

此时,失去外围防线的陈军已入瓮中之鳖,进退不能。隋军分头猛攻建康城门。任忠眼看大势已去,投降了隋军。

守军一看老将投降,斗志皆无,丢盔弃甲,狼狈逃窜。隋军借着这股混乱劲,拥入城中。

隋灭南陈的过程有多惊险?

隋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陈后主和他的爱妃张丽华慌了手脚,他们跳入了后院的井中,竟希望逃过搜捕。但这怎么可能?

隋军将失魂落魄的后主和他的"佳人"由井底拖出,送至前军。韩擒虎等大喜过望,连忙要求其写招降书。

后主的"墨宝"传遍了大江南北,南陈军望风披靡,隋文帝趁势将南陈的疆域揽入怀中。

这一年,是公元589年。从316年西晋灭亡算起,中间已过去了273年。

再造统一,隋文帝是一等一的大功臣。


参考文献:

(唐)姚思廉《陈书》 中华书局

(唐)魏徵等撰《隋书》 中华书局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韩昇《隋文帝传》 人民出版社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三联书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