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和理解孟子《苛政猛于虎》这篇文章?

生命灯塔


我们先来考究一下《苛政猛于虎》。

原文说到,孔子过泰山侧,泰山是齐国和鲁国的交界点,那么故事应该发生在孔子35左右, 35岁那一年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会经过泰山,当然也有可能是从齐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清楚,不会晚于孔子47岁,这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大概时间,时间不会再往后靠,因为孔子50岁在鲁国掌权,之后南下周游列国,不可能往北走。

其次故事发生的地点,有可能是鲁国也有可能是齐国,按照猜测更有可能是齐国,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说这句话应该也是去齐国见闻之后说的,在孔子眼里鲁国比齐国还是‘高级’一点,孔子一直对鲁国心存希望和怀念。

《苛政猛于虎》出自《礼记》,《礼记》是西汉戴圣汇编,其文原著者已经无从考究,据学者研究《苛政猛于虎》出于战国末年,我们知道战国末年各国征伐极为残酷,一场战争投入就是几十万人,战败一方经常遭到屠城,血流成河,所以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通常比较冷静甚至极端,说出的故事大多比较一针见血,这就是《苛政猛于虎》这篇文章诞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太多了,墨子,孟子,庄子,韩非等等,都大量引用,至于真伪实在难说,就《苛政猛于虎》而言,里面的故事不大像孔子所说,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孔子的政治是贵族的政治,只关心贵族阶级有没有守礼,有没有做到仁义礼智信,关于民,孔子是不怎么关注的,孔子对民的要求是按照季节生产(使民以时),这不奇怪,孔子时代的战争规模很小,而且很有‘礼貌’,打输的一方逃跑50步,是不能再追了的,战争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所以孔子的总是温文尔雅的,像子路这种直性格牛冲冲的人孔子会经常敲打的。

在乎民的是孟子,孟子已经是战国中期了,战争都是平民参加,战时打仗,闲时务农,百姓水生火热,战争成了贵族的‘游戏’,所以孟子才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苛政猛于虎》更像是孟子的思想,孟子跟梁惠王说: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用棍棒杀人和用刀杀人,有什么区别?梁惠王回答说,无以异也,没有区别。孟子又问,以刃与政,有以异乎?那么用刀子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区别?梁惠王说,也没有区别,然后孟子说,现在大王的厨房有肥肉,马栏里有健壮的马,而老百姓却面色饥黄,野外尸浮遍野,这就是领着野兽在吃人。孟子的这个说法和《苛政猛于虎》如出一辙,一针见血。这就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此文真伪存疑,但是丝毫不影响文章的警示作用,故事说的是一个悲惨的夫人,家人死于老虎之下,但是更愿意躲避苛政,反应人们惧怕苛政,渴望仁政。但是从历史来看不管苛政还是仁政,取决的是‘大王’仁之与否,民始终处于‘靠天子吃饭’的局面,老百姓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涛某说古文


苛政猛于虎,虎吃人吐骨头,苛政吃人比老虎还凶狠。唐太宗有一句历史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就是执政之根本。执政的权力来源于民,必须用之于民,必须为民所用,必须取信于民,必须为民请命。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秤着是非曲直。就以这次疫情来说,党和政府的得力举措,不仅让全国人民信服,更让世界瞩目,是大国担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脊梁。在这种危机面前,再次阐述了什么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都以生活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而由衷自豪,无比自信。

当然,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难免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面对此种情况,要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以壮士断腕之决心,以雷厉风行之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问题及时解决,把矛盾及时化解。这些当然都离不开法治,离不开依法治国,离不开依法行政。

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都离不开法治。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约束权力滥用,在法律的保障下维护人民利益,在制度的约束下化解矛盾,这就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与幸福。


唐志律师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了一会儿,让子路去问问那位妇人。子路问:“你哭成这样,就像是有很多伤心事一样。”妇人回道:“是的,过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儿子也死于如此。”孔子问:“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这里没有严酷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了,残暴的政令比凶狠的老虎还要可怕啊。”

苛政指严苛残暴的政令、繁重的赋役。老虎凶残吃人,妇人的公公丈夫甚至儿子都被老虎咬死了妇人都不愿离开,因为苛政比老虎还要可怕。通过这样的强烈对比,控诉了当权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为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等儒家思想提供佐证。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一、作品概况

苛政猛于虎出自于《十三经注疏》《礼记·檀弓下》,作者是戴圣编,为孔子对弟子的教育言论,后世多用于比喻赋役沉重。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礼记·檀弓下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品体裁:散文

选自《礼记》

二、作品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

(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焉:于此,在此。

(7)去:离开。

(8)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9)识(zhì):同“志”,记住。

三、作品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四、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以色列文化你知多少


宁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 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好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乌鸦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于野兽为伍,宁为野兽腹中餐,不愿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残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人是最怕照镜子的。当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会被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苛政猛于虎也”之时,会不会吓得魂不附体?



我是草长莺飞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