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章太炎的老師、學生,魯迅、胡適等合力反中醫,差點把中醫逼死

歷史上反中醫的幾個人,幾件事,他們差點把中醫逼死

“中醫”這個詞的誕生,註定就是為反中醫者服務的。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與中醫相對的就是西醫。正是因為西醫的出現,才有了“中醫”的說法。從目前可查的史料來看,最早說出“中醫”二字的,是一個英國傳教士。他最到中國之後,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幫老百姓免費看病,乘機宣傳宗教,二是兜售鴉片。

2019年二級建造師報名時間已公佈省份!

廣告

反中醫的潮流最初和外國人沒多大關係,是從中國的一位大儒俞樾開始的。說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學生——章太炎。

此人曾在清廷幹過翰林院編修,學富五車,學問很好。因言獲罪之後,得曾國藩搭救撿了一條命,隨後靠講學為生。

俞樾反中醫之原由,全因家人接二連三的逝去。

他59歲那年,妻子病逝,長子俞紹萊也病逝,小女兒染重疾,雖保住了命,生活卻無法自理。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打擊接二連三,原因都是因為醫治不力,他反中醫也情有可原。

大學者有大學者的風度,他在大肆宣傳反中醫的同時,非常坦然地說,自己對中醫素未通曉,風度不凡。

大學者有大學者的辦法,他寫了一篇《廢醫論》,影響力極大。他根據《黃帝內經》所寫的《內經辨言》,從學問的角度,在根上對中醫發起了疑問。

在當時西學全面佔據優勢的大背景之下,他的主張風生水起。

清政府倒臺,民國成立後不久,教育部在羅列辦學項目的時候,沒有把中醫列在其中。如果這個政策執行去下,中醫教育就完了,時間一長,中醫也就完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中醫名家,齊集南京,集體請願,其中不乏有威望者,最終贏得了可以私辦中醫學校的權利,這波風浪總算過去了。

這波風浪雖以對中醫極為不利的態勢結束,但最終中醫人用最後的集體努力,挽回了一些顏面。

很快新文化運動開始了,最厲害的兩位旗手魯迅和胡適,都有反中醫的趨勢。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描述,他小的時候父親有病,要經常請人看病。他每天都拿著家裡的一些東西去當鋪,換錢後再去藥鋪。年僅十幾歲的他,在當鋪、藥鋪、醫生家跑了4年。不湊巧的是,他碰上的還是一個勢利眼,診金高看不了病,經常用一些找不到的藥引子來推卸。

藥引子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通常就是些淡鹽水、蜂蜜水、米湯、紅糖水、蔥白湯、薑湯,魯迅碰到的醫生,卻開了一個“原配的小蟋蟀一對”這樣離奇的藥引子,著實扯淡。也難怪魯迅對中醫沒有好感,後來他自己也學了醫,他反中醫,也可以理解。

後來魯迅的愛人許廣平有了婦科病,請西醫看,怎麼都看不好。

魯迅自己是學醫的,西醫朋友很多,所有人都束手無策。這時有人推薦許廣平吃烏雞白鳳丸,許廣平吃了沒多久,病就好了。魯迅後來還把烏雞白鳳丸推薦給了蕭紅。魯迅的公子周海嬰先生說,他父親並不反中醫,他只是反庸醫。

魯迅

魯迅先生對中醫的態度,周海嬰先生的態度應該是很客觀的。

同魯迅先生相比,胡適先生的立場就非常堅決了,“中醫不科學”幾個字就時常掛在嘴邊。胡適28歲的時候,得了一種病,資料說是糖尿病,他晚年說是腎炎,總之西醫沒有一點辦法,協和醫院也告訴他已經沒救了。

最後人家說,你請中醫看一看吧,他說他不信中醫。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渾身浮腫,頭暈腦脹,不能動彈。

萬般無奈之下,家人們請來了上海名醫陸仲安。

陸仲安老先生在中醫歷史上是個非常有特點醫生,他擅用黃芪,且愛用黃芪。用量大得嚇人,半徑八兩是常有的事。他給胡適開的藥方,據說光黃芪就用了六兩。胡適用藥後不久,病完全好了。

胡適

之前給胡適看過病的西醫,全部都傻眼了。

中醫救了胡適的命,但胡適依然堅持說中醫不科學。因為有了這件事在,胡適只得說:“中醫不科學,糊塗,但能治病;西醫很科學,很清楚,但是治不好病。”

兩大旗手對中醫表現出這種態度之後,中醫的又一波危機以勝利的姿態渡過去了。

接下來的浪潮,是中醫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這一波風潮的推動者叫餘雲岫。

餘雲岫是章太炎的學生,是俞樾的徒孫,很多人都說餘傳承了俞的學說,章太炎因此也被列到了反中醫的隊伍之中。

這裡我必須要為章太炎先生說幾句話,

有人曾問章太炎:“你的學問是經學第一,還是史學第一?”章太炎笑著說:“都不是,我是醫學第一。”章太炎此語還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他自幼承嗣家學,並有學醫經歷。靠著紮實的傳統文化底蘊,使其在中國醫史文獻、訓詁方面的考證,成績卓著。尤其對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研究,非常厲害,他說:“中醫之勝於西醫者,大抵《傷寒》為獨甚”。

章太炎

章太炎經常演講《傷寒論》,把張仲景奉為中國醫學之聖人,章太炎曾說:“醫之聖者,莫如仲景。”可以說,章太炎是民國時期經典傷寒學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撰寫各種醫論百餘篇,如《醫術平議》、《仲氏世醫記》、《擬重刻古醫書目序》、《勸中醫審霍亂之治》等,涉及大量中醫文獻考據、訓詁、醫史方面內容,成就突出。不過比較尷尬的事,由於他本人沒有什麼臨床經驗,他的醫術並不治病。

說完章太炎,我們就接著說他的學生餘雲岫吧。

餘雲岫日本留學11年,受日本反對舊醫,反對漢醫的影響,成了一個堅定的中醫反對者。

為了反中醫,他把中醫的書全都看了一遍,對照著西醫的觀點,逐條逐項地加小批並整合出書反。

1929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政府衛生部在汪精衛的授意下召開了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餘雲岫以中華民國醫藥學會上海分會會長的身份參加了會議。會上討論通過了餘雲岫起草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障礙案》。

提案主要內容是:

第一,中醫註冊截止到民國十九年,即1930年以後就不許註冊了。這樣你行醫的死一個少一個,以後就沒有中醫了。

第二,取消所有的中醫學校。

第三,取締所有相關的中醫報刊雜誌。

說實話,他的這個提案太狠了,如果執行,中醫必死。此事一出,醫界鼎沸,全國震動。中醫界人士群情激憤,成立了國醫公會,通電全國,遊行集會、請願罷市。這些平日穿長袍的中醫先生們,與當年的學生一樣,走上了街頭,走到國大會議的會場,靜坐絕食抗議。

請願的人多了,厲害人也就多了,一些人找到了孫中山的兒子,時任立法院院長孫科,很快孫科就拿出了一個《中醫條例》。

當時汪精衛是行政院院長,他主張廢中醫,孫科是立法院院長,主張留中醫。汪精衛說,立法院不取消《中醫條例》,我就辭職,我不當行政院院長了;孫科說,你那個取消中醫議案不取消,我就不當立法院院長了,這個《中醫條例》很好。

就在當時國民政府最高層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民國著名的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出來露了一手,技驚四座。

孔伯華

孔老說找一些病人,你西醫先挑一半,剩下一半給我。咱們同時治,看誰治得好,看誰治得快。汪精衛一聽,中、西醫打擂,是個好事,就出面張羅了此事。找了十二個病人,西醫選了六個,孔伯華接了剩下的六個,開始同時治。

孔老分的病人,都是一些高燒,哮喘,呼吸道的急症,全是西醫挑剩下的。老頭照單全收後,幾副藥下去,6個病人就全都治好回家了,西醫那邊還沒見效。這事真是露臉,中醫界一片歡呼,其驚人效果把汪精衛也嚇一跳。

也是天不亡中醫,就在此時汪精衛的岳母得了痢疾,坐在馬桶上就下不來。

老太太痛不欲生,尋遍西醫,全都不行。汪精衛的老婆陳碧君可不管汪精衛那一套,找來了名醫施今墨。

施今墨

施今墨給人看病,有個習慣,從不把話說滿,給汪精衛的岳母看完病之後,他罕見地說下了滿話。

他把完脈後開了十副藥,轉身就走。汪精衛岳母家也知道,中醫上他們家都是帶氣的,看見醫生走便著急的問十副藥吃完後怎麼辦?施今墨扭頭說,兩副藥止住拉肚子,五副藥你吃飯正常,十副藥下去,就全好了。後來病症全如施今墨所言。再次見證了中醫之神的汪精衛,終於不說話了。

在眼看見的實效和各方面的壓力之下,廢中醫之事終於消停了。

再之後,中國陷入了戰亂。

在戰場上,什麼東西能治病,什麼東西就好,因此中西醫之爭,也就擱淺了。新中國成立之後,餘雲岫老先生又提出了改造中醫提法,怎麼改造呢?就是所有的中醫都去學習西醫,學會西醫再回來看病。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總後勤部副部長賀誠將軍的支持,中醫日子又不好過了。中醫要想執業,就得上醫學院學習,一批老被送到醫學院學習,學完再當醫生,中醫發展再次陷入困境。

就在中醫前途一片迷茫之時,事情出現了轉機,毛澤東主席說“中醫藥是個偉大的寶庫,現在不是中醫學西醫的問題,叫我說是西醫學中醫的問題”為中醫續了脈。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心臟病,全世界現在比較好的治療方案就是裝支架,而中國的患者手裡一般都有一個小葫蘆——速效救心丸。雖然中國人做支架的比例在世界上相對偏低,但是中國心臟病的死亡率在世界上也是很低的。正如毛主席所說,中醫藥是個寶庫,需要好好挖掘,切不可武斷廢止。

近年,方舟子、羅振宇等人又出來反中醫,網上聲浪還著實不小。但看看曾經的風潮,現在的聲音也只是細浪泥丸而已;再看看曾經的那些人物,如今站出來的也只是跳樑小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