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诸葛亮知名度太高,他的妻子相比太低调,首先科普下百度百科内容(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没看过)

黄月英(黄婉贞、黄硕),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

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后诸葛亮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知识广博。但也有说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快速导航

  • 知乎精选

中文名黄月英别名黄硕,黄婉贞,阿丑民族汉配偶诸葛亮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出生地荆州襄阳沔南(湖北襄阳黄家湾)性别女父亲黄承彦子女诸葛瞻,诸葛果,诸葛乔

概况


知乎精选最新


  • 1词条概要
  • 2人物简介
  • 3亲属成员
  • 4历史传记
  • 5演义传记
  • 6历史年表
  • 7轶事典故
  • 木牛流马
  • 巧鉴夫情
  • 羽扇成说
  • 8历史评价
  • 9艺术形象
  • 影视形象
  • 游戏形象

1词条概要

黄月英,三国时期的女性人物,诸葛亮之妻,诸葛瞻、诸葛果、诸葛乔(养子)之母。诸葛亮从其传授的技巧上发明木牛流马。荆州一带的特产,部分也由其所制造或发明。

2人物简介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黄月英画像  黄月英,又名黄婉贞、黄硕 三国时期的女性人物,荆州沔南白水人,生卒年不详。少时有才,与从兄黄射并知名。在史书《三国志》中也曾有过对她的记载,并且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也对其进行了描述。 黄月英在三国时归属蜀国,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诸葛果、诸葛乔(养子)之母。她还是当时有名的才女,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但相传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尽管如此,后人对黄月英还是有很多不错的评价。而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谋士诸葛亮的妻子,心中也饱含着对丈夫的担忧与思念。总而言之,黄月英也称得上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并且在千百年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她与诸葛亮的的美丽传说。

3亲属成员

人物关系人物姓名(称谓)字生卒年份外公蔡讽不详不详父亲黄承彦不详?—218母亲章氏(刘表前妻之姊妹)不详不详公公诸葛珪君贡?—187配偶诸葛亮孔明181.7.23—234.8.28子女诸葛瞻(亲子)思远227—263诸葛果(亲女)不详201—246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伯松204——228孙子诸葛尚(瞻长子)不详246 .2— 263.11诸葛京(瞻次子)行宗不详诸葛攀(养子之后)不详不详重孙诸葛颢(攀子)不详不详

4历史传记

出自《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引注《襄阳记》 。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后人为黄月英所塑雕像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5演义传记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黄月英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一名“黄婉贞”。少时以才名显,受到从兄黄射的推崇。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干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就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 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武侯(诸葛亮)在襄阳(现襄阳古统称为 南阳郡)时闻其贤,迎娶黄月英。诸葛亮所学,很多是由黄月英所授。诸葛亮死后,黄月英也很快病逝,临终以“忠孝”勉励其子诸葛瞻。

6历史年表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黄月英公元197——20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十二年,诸葛亮准备择偶,以高风亮节著称的沔阳名士黄承彦向诸葛亮提议:“听说你正在择偶,我有一个丑女儿,虽然黄头发黑皮肤,但才能与你匹配”,诸葛亮同意迎娶,于是黄承彦用车把黄月英载送给诸葛亮。 诸葛亮迎娶黄月英后,乡里出现一句谚语:“不要学孔明选择妻子,只得到黄承彦的丑女儿” 。诸葛亮居住在隆中其间,有客人来访,诸葛亮吩咐妻子磨面,顷刻之间,面已磨好,诸葛亮奇怪为什么这样迅速,后来私下观察,看见有几个木人在快速磨麦、磨面。于是诸葛亮请教黄月英,学习了相关机械技巧。 

公元231——232年,蜀汉建兴九年——十年,诸葛亮招集督运廖立、杜睿、胡忠等人在景谷县西南二十五里的白马山,通过对原有的机械技巧进行改造,制作了木牛、流马两种运输工具。

7轶事典故

木牛流马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世人皆知,陈寿的《三国志》无人不晓。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神奇的木牛流马帮助蜀国解决了兵员不足的问题,打破了敌人对给养线的封锁,将蜀军急需粮草准时送到,为蜀国稳定政权,平定骚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当然,隆中的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则是世界上第一辆木牛流马的事情。 提起木牛流马,还得从黄月英与诸葛亮的婚事谈起。黄月英是东汉末年沔名士黄承彦的独生女儿,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

  黄月英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亲的前一个月,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我若让新娘子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这可真是件头疼的事。

  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诸葛亮坐卧不安,急得在院子里、山坡上团团转。想我堂堂男子汉、字孔明,真会被这件事难住?

  有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接亲的来了!”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取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后来,木牛流马失传,只留下了高轱辘车。解放后,胶磙车代替了高轱辘车。

巧鉴夫情

据传说,诸葛亮黄月英夫 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 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阳,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当地人说:“黄月英小名阿娇,长得花容月貌。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很倾慕他,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请父亲在诸葛亮面前说自己很丑,看他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没想到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结婚那天,黄月英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她想试探一下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毫不犹豫地去揭红盖头。没想到诸葛亮真的二话没说就揭了盖头。面对花容月貌的黄月英,诸葛亮以为弄错了。这时一脸喜气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据说,后来人们结婚,姑娘的红盖头就是从黄月英那儿学来的。”

结婚后,诸葛亮突然发现岳父一家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岳父和刘表是连襟,当年,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蔡瑁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也就是说,刘表现在不仅仅是诸葛亮叔叔的好朋友,还是自己妻子的姨父,关系更进了一步。而在荆州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蔡瑁则成了诸葛亮妻子的舅舅。

不过,有了黄承彦这层关系,诸葛亮与荆州政界和军界人士的接触就更进一步了。通过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诸葛亮能够更迅速地了解时局的发展、朝廷和诸侯等各类人物的政治动向以及当时各政治集团的内幕活动等情报信息。这些情报信息对于正在密切关注时局、分析时局发展方向的诸葛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划案《隆中对》,就是他此前对天下形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正确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思想。

羽扇成说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丈夫诸葛亮关于 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 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 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8历史评价

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襄阳记》)


二、诸葛亮是多少岁时与黄月英结婚的?(史料无明确记载。有25岁和17岁2种说法流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的一些人却总能与日月争辉,辉映千古。 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仁君、奸臣、勇将、谋士纷纷登台亮相。也有醉月飞花的美貌佳人。其中总不能忘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而言,如果他泉下有知,英灵永存的话,他应该永远也忘不了与他荣辱相关,休戚与共的妻子,那位历史上有名的丑媳妇黄硕。 诸葛亮生在汉灵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点是琅玡郡,由于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侯,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荆州。当时在关中丧乱,中原鼎沸之际,荆州还算一片干净的乐土,因此各地的达官缙绅、商贾士子相率前来避难,形成了空前的畸形繁荣。 诸葛亮一家在荆州城外二十里的隆中,经营出一个象模象样约小小农场。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诸葛亮的叔父亡故了,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姊姊诸葛惠远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转眼之间就二十五岁了。 在今天看来,一个男人二十五岁尚未婚配,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古代,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小媳妇成双成对,象诸葛亮这样二十五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二十五岁的诸葛亮却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一些鸡皮疙瘩,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后来就是这个黄承彦,救了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的命。蜀国与东吴猇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卒损失殆尽,刘备也是经此一战死在白帝城。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为挽救危局,设下八阵图,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襄阳记》说诸葛亮与黄硕的成亲也是破除世俗观念的,没有媒妁之言,是黄承彦自己找上门来问诸葛亮:"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诸葛亮立即许之,黄承彦即载送其女至隆中,以至时人以为笑乐。 这看起来有些不太可能。按常理揣测应是诸葛亮对于黄承彦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了解,而对于黄硕的基本情况似乎也略有所闻,即使如此,诸葛亮也不至于了了草草地便答允了婚事,黄承彦也犯不着把亲生的女儿迫不及待地送往隆中。 既然东挑西捡,诸葛亮自然有他既定的标准,黄承彦看透了他的心思,认为诸葛亮对于大家闺秀与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顾,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他志在邦国,淡泊寡欲,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备的贤内助,而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美貌女子。 因此黄承彦才敢不揣冒昧,当面替自己的女儿说亲。诸葛亮看似随便的一答,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不应是黄承彦把女送过来而是诸葛亮亲自前往沔阳黄府。 对诸葛亮的到来,黄承彦是作了充分准备的。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报,请其径行登堂入室。" 这是一项特殊的礼遇,诸葛亮兴冲冲地昂首而入,不料堂屋两廊间突然窜出两条猛犬,直往客人身上扑来,里厢闻声而出的丫环连忙朝两只猛大的头上拍了一下,霎时两头猛犬就停止了扑跃之势,再把它们的耳朵拧一下,两只凶猛的猎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来,仔细一看,原来两只猛犬都是木头制的机械狗,诸葛亮不禁哑然失笑。 黄承彦盛情款待诸葛亮,诸葛亮盛赞两只木犬制作精巧,黄承彦哈哈大笑,说:"木犬是小女没事时闹着玩的,不想累你受惊了,真是抱歉得很啊!"诸葛亮游目回顾,见壁上一幅《曹大家宫苑授读图》,黄承彦立即解释:"这画是小女信笔涂鸦,不值行家一笑的。"跟着指着窗外如锦繁花说:"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护理。" 由木犬、图画、花草,诸葛亮已经把黄家闺女的模样与才干,在内心深处凭着想像已经绘出了一幅轮廓鲜明的画,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 诸葛亮把黄硕娶回家门,他的邻居们以貌取人,不明就理地讥讽:"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正是得其所哉,庆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贤德的媳妇呢。 黄硕到诸葛亮家后,亲操杵臼,兼顾农桑,里里外外的粗活儿与琐事,都按部就班地处理得妥妥贴贴,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不止是诸葛亮本人受到了这个丑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与侍侯,就连他的朋友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及徐元直等人,也时常在隆中诸葛亮的农场盘桓,受到这位丑嫂嫂亲切的照顾,人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远远近近对诸葛亮的丑媳妇,态度逐渐改变,从卑视到漠视,由漠视而重视。 据说诸葛亮的丑媳妇,不但是一个粗细活都能料理得干净利落的小妇人,每当春花盛开或秋月皎洁的当儿,也能出言不俗地与丈夫娓娓清谈,特别是在夜阑人静的朦胧灯光下,还能展现许多羞涩柔媚的表情,在光影的错觉下,诸葛亮居然感觉到这个小妇人,实在有着难以为外人道的美态,而且在灯熄之后,更有一种令他销魂蚀骨的风情。尽管外人只认为诸葛亮的丑媳妇貌丑德美,又哪里知道她还是一个具有另一种"内在美"的女人呢?这种"美"无以名之,姑且叫它为"内媚"吧! 诸葛亮六出祁山,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又发明"连弩"这种新式武器,出敌致胜,魏国大将张部就死在这种武器之下,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媳妇教的。据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汝南入相传,诸葛亮居隆中时,友人毕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面者。顷之,饭、面俱备,客怪其速,潜往厨间窥之,见数木人椿米,一木驴运磨如飞,孔明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 此外,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南中,七擒孟获,为避瘴气而发明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也是丑媳妇教给他的。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贼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就是抓住诸葛亮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对他的一生进行评价,可见这两件事对他的影响是如何大。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跟着刘备出生入死,他的丑媳妇常带着幼儿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静侯佳音。等到蜀汉在益州天府之国展开生聚教训之时,位居丞相夫人的黄硕还在隆中带领家人,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以倡导蚕丝的生产。对此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得是那样一往情深。 诸葛亮身为丞相,贵为武侯,忧劳国事,日理万机。教育子女的责任自然全部落在他这个丑媳妇的身上。诸葛瞻后来奉命镇守绵竹,邓艾兵临城下,不受威胁利诱而壮烈成仁,他的儿子诸葛尚也同时殉国。晋代一统天下后,曾诏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诸葛怀到洛阳封赠显爵,诸葛怀上表说:"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才同棂栎,无补于国,请得归牖下,实隆赐也。"晋武帝司马炎只得顺其志向,可见诸葛亮的遗训和诸葛夫人的遗泽,仍然在他们后代的身上,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稳扎稳打,从无失算,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个丑媳妇,不但使他一生无后顾之忧,更使他在事业发展上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柱,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沉缅在温柔的照顾中,夫妻情感的亲密,非局外人可知。

汉献帝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诸葛亮准备择偶,以高风亮节著称的沔阳名士黄承彦向诸葛亮提议:“听说你正在择偶,我有一个丑女儿,虽然黄头发黑皮肤,但才能与你匹配”,诸葛亮同意迎娶,于是黄承彦用车把黄月英载送给诸葛亮。此时诸葛亮17岁。


三、为什么诸葛亮和黄月英走到一起并厮守一生?颜值是婚姻的最低标准

一、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姻,被当时的人变成段子嘲笑了很多年。

吃瓜群众的理由很充足。

诸葛亮身长八尺,远远望去犹如松柏,偏偏又读了一肚子书,才气侧漏,属于婚恋市场中很吃香的优质基因。

而荆州牧刘表是叔叔的故旧,姐夫是荆襄望族之一的蒯祺,虽然算不上有什么资本,但打招呼解决编制没问题。

诸葛亮想娶媳妇,找个美女不难。

条件这么好,到头来就娶了一个丑丫头,你说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这就是吃瓜群众说风凉话的动机。

明明是自己喜欢美女,却偏偏没有优越的条件,然后就把自己带入诸葛亮的角色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和陕北老汉一样,以为皇帝每顿饭都吃油泼辣子面,种地用金锄头......

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对于诸葛亮和黄月英来说,一张好看的脸只是加分项,有的话最好,没有也无所谓,其他条件才是婚姻的基础。

只要不是丑到爆就没关系。

颜值只是婚姻的最低标准。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二、

诸葛亮到底图什么?

我们要知道,诸葛亮不是一个马前泼水的小男人,风花雪月和红袖添香等等风雅之事,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他从20多岁起,就刻苦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专业知识,积极和青年才俊交朋友,也非常留心时事。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管仲、乐毅。

这俩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和大将军,属于执掌国家大政,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

从此就可以看出,诸葛亮要的是事业。

嗯,这段好像是废话,谁不知道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明白诸葛亮的人生目标,有助于分析他的择偶观。

虽然是废话,还是得说。

好了,回归正题。

既然诸葛亮要的是事业,那么想俘获他的心,仅仅靠一张美貌的脸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些额外的条件。

黄月英有什么竞争优势呢?

她的爸爸叫黄承彦,是荆州最知名的学者之一,在文化届的排名基本能到前三甲。

名流晚宴、慈善拍卖、参政议政......都少不了黄承彦等名流学者的支持。

虽然没有财富和权力,但影响力很大。

她的妈妈出身于荆襄蔡氏,是荆州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另一个是蒯氏,诸葛亮大姐的夫家。

关键来了,刘表夫人是蔡氏的亲妹妹,大将军蔡瑁是是蔡氏的亲哥哥。

换句话说,刘表和黄承彦是连襟。

这就是黄月英的竞争优势:

父亲是文化届极具影响力的学者,母亲是顶级家族的小姐,舅舅是荆州的大将军,姨父是荆州一把手。

除去自身的聪慧和才华,仅仅看这些外部条件,黄月英也是荆州地区top1的小公举。

说来说去,诸葛亮不就是攀高枝么。

当然不是。

这就牵扯到婚姻中的核心需求。

有的人是玩咖,他就喜欢能一起玩的,让他找一个实验室女博士肯定不行,三句话都说不到一起。

有的人是吃货,那么会做饭就是择偶的核心需求。如果像我一样,连牛排的老和嫩都分不出来,肯定活不过第一集。

有的人岁月静好,就不喜欢能折腾的人。

而诸葛亮的人生追求是事业,当然要选择对事业有帮助的婚姻,至于美貌、情趣等等都得往后排。

黄月英恰恰是他最需要的女人。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就可以逐渐把文化界、政界、军届的人脉和资源过渡到自己手上,做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对于从山东流亡到荆州的诸葛亮来说,当地的深厚资源恰恰是他最缺乏的,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资源有什么用?

当地的人脉和资源,才是他的核心需求。

满足了人生最重要的核心需求,美貌与否重要吗?不能帮诸葛亮的事业进步,就算有一张红颜祸水的脸,他都嫌你烦。

对于野心不大的男人来说,能娶豪门小姐就已经跨越阶层了。

以后在老婆娘家的扶持下,安排一个好职位,然后稳步晋升,4、50岁时混到主簿、太守的职位退休,人生美满啊。

这就是能力有限、不会利用资源的。

诸葛亮不是这么玩的。

他没有满足于阶层跃升的快感,而是把人脉和资源当作杠杆,利用时事变化撬动起更大的风云,然后一切为自己服务。

比如大公子刘琦。

二公子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所以蔡夫人和蔡瑁都不喜欢刘琦,时刻都想画个圈圈诅咒他,然后扶持刘琮继位。

刘琦跑去向诸葛亮问计。

诸葛亮就对他说:“你不如和父亲申请做太守,在外边避避祸吧。”于是,刘琦就去做了江夏太守。

后来,江夏成了刘备的避难所,偶然吗?

再腹黑一点的分析,他把刘琦打发出去,荆州就成了蔡氏江山,而诸葛亮和蔡氏是什么关系,他和刘备是不是如鱼得水?

甚至让他们兄弟二人祸起萧墙,刘备是不是就有了火中取栗的机会?

一石三鸟,诸葛亮太厉害了。

在以后的蜀国人才库中,荆州人士一直是诸葛亮的嫡系......如果没有黄月英的关系,诸葛亮一人凭什么笼络这些精英?

所以说啊,诸葛亮的千秋伟业和刘备的人生转折,起码有一部分功劳要记在黄月英的名下。

在这场婚姻中诸葛亮图什么?

图的就是可以撬动的人脉和资源。

虽然是很简单的选项,但足以筛掉99.99%的追求者。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三、

那么黄月英图什么?

做为荆州地区top1的小公举,想找什么样的男人没有,为什么偏偏选中没有存款、只有农村宅基地的诸葛亮?

那个年代又没有拆迁安置。

就算有拆迁安置、能拿到几百万的补偿款,黄月英又怎么会看在眼里。人家见的多了,区区财富还真的不动心。

这就要看女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男人。

比如荆州的农村妇女。

她们找老公的标准很简单,只要身强力壮,其他的条件都可以放一边。

田里那么多活,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哪一样不需要卖力气?如果抡起锄头干3、5亩地就累的趴下了,老娘要你有什么用?

而且古代人还需要打猎。

孩子的肉食、家里的油、缝衣服的皮毛......都需要男人进山里用命去换。

没有好身体根本扛不住。

农村妇女只需要身强力壮的男人,长得帅的小白脸,在她们眼里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典型,谁都不能脱离实际啊。

比如女文青。

一般来说,能做女文青的都家境殷实,起码不会为了吃饭而发愁,稍有积蓄才能读书、聊风花雪月。

于是她们的标准就提高了——才华。

身强力壮的男人是大老粗、土老帽,长得帅有才华的男人,才是女文青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此外还需要一些小情调、小惊喜、小确幸,才能打动女文青的心。

但是她们不会选择诸葛亮。

虽然诸葛亮长得帅也有才华,可他是个工作狂,常年住在办公室不回家,沉浸于岁月静好的女文青,怎么能忍受呢?

能接受诸葛亮的,并且心甘情愿做他的助手,和他一起荣辱与共的,一定是和诸葛亮志同道合的女人。

比如黄月英。

这种女人见惯了巨大的财富、煊赫的权势、世间人情的冷暖,甚至常人见不到的阴暗面,她们的长辈就是参与者。

普通男人根本入不了她们的法眼。

什么月入几十万、20年后能做到什么级别、有多少种才艺......普通男人所骄傲的一切,都是她们祖上经历过的。

再不济,也是经常能接触到的。

物质基础的高度,提高了黄月英们需求的高度,她们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圈子,而是抬头看向星辰大海。

黄月英们需要的,是能带她看更广阔世界的男人,或者一起携手闯荡世界的男人。

换句话说,有实力的男人。

这个是做不了假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有多少斤两一出手就知道了。

在黄月英眼中,价值连城的红酒、名表、豪车,都不如一份《荆州局势分析报告》有价值。

财富权势遍地都是,性感的大脑却万中无一。

虽然诸葛亮婚前的人脉资源不多、也没有职位和前程、还喜欢吹牛逼,但是诸葛亮没有的东西,黄月英都有。

而诸葛亮治国安邦的能力,恰恰是黄月英的短板。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了。

诸葛亮出能力、黄月英出资源,两人组成小家庭,携手在乱世闯荡了一辈子,也看了一辈子星辰大海。

可豪门贵女那么多,想做黄月英却很难。

诸葛亮们都是在用命博江山,功成名就只是偶然,身死族灭才是常态。

他们的人生早已不存在安稳可言,不是站在最高处看风景如画,就是在政敌的鬼头刀下了此一生。

这就需要妻子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能和丈夫一起吃苦受累,也能在辉煌时谨小慎微,既要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寞,也得接人待物滴水不漏。

当然,还要对丈夫出轨视而不见。

难啊难。

那么黄月英到底图什么?

她图的不就是这种人间最刺激的体验吗,这可比包包贵、房子大有意思多了。

荆州的名门贵女,不是谁都有这种体验。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四、

婚姻中的很多东西,都比颜值有价值。

除了资源和人脉,黄月英还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能在诸葛亮工作之余,和他聊聊诗书文学,让他放松疲惫的身心。

很有可能还懂一点时事。

诸葛亮工作起来不要命,事无巨细都是一把抓,或许会为一些拿不准的事情愁眉苦脸。

黄月英可以稍微劝谏一下:

“老公,我觉得可不可以这样......”

当然,以上内容是我脑补的,因为黄承彦说“才堪相配”,诸葛亮的才华就不用说了,以此来看黄月英也不会差到哪去。

而且诸葛亮的个人道德极其好。

跟着刘备转战西南,最后出任丞相整整14年,去世后居然家无余财,只有15顷土地和800株桑树。

关键是没有纳妾。

黄月英也可以说:“我没有看错人。”

他们这一辈子生活的很幸福,除了复兴汉室江山,人生大规划都一步步的实现了,回到家中也不缺乏小确幸。

神仙眷侣。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吃瓜群众还在背后说黄月英长得丑,简直是操碎了心。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五、

当然,也不是说以颜值论英雄就不对。

主要看追求的是什么。

有的人追求事业伴侣,希望能在艰苦卓绝的人生路上,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同行。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

周总理放弃初恋女友,和邓大姐一起走。

有的人追求现世安稳,没有太大的野心,于是找一个岁月静好的另一半,安安静静的过完后半生。

没有太多物质财富,但简单而温馨。

有的人追求财富、追求权力、追求阶层跃升,就去寻找匹配的丈夫和妻子。

有的人什么都不要,只看颜值。

归根结底,追求什么并不重要,婚姻的唯一目的是生活幸福。

而最幸福的,莫过于求仁得仁。

追求什么就得到什么是幸福的,婚姻就是完美的,幸福与否只有自己清楚,局外人没有资格品头论足。

无关对错,无关追求。

只和幸福有关。

愿你们都能求仁得仁。

四、诸葛亮为什么一生只娶黄月英一个妻子 也从没有纳妾呢

 在封建社会,许多门阀士族,甚至有钱人家为了绵延子嗣,往往都要在娶妻的同时纳几门妾室,毕竟即便是一个豪绅或是富贵人家,也需要挑选出优秀的子嗣继承家业,好让家族兴旺。然而三国时期,号称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虽然出身名门,后来通过自己的才学和努力,成为蜀汉丞相,但让人奇怪的是,他一生之中只迎娶了黄月英一个妻子,从未纳妾。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但实际上,诸葛亮所在的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虽说到诸葛亮这一代时家道中落。但随着诸葛亮自己的拼搏,最终让琅琊诸葛氏再次名声在外。也就是说,诸葛亮并非出生贫苦人家,后来更是大权在握,既然如此,即便是为了绵延子嗣考虑,诸葛亮也可以纳妾,那为什么他终其一生,最后也只有黄月英一个妻子呢?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得看看诸葛亮一家的情况。虽说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导致家道中落,但实际上,诸葛氏与荆州豪门一向有往来,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家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为妻。当时荆州的地方势力是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家族所把持,庞家以庞德公为首,蒯家的当家人是蒯良和蒯越,黄家的则是黄承彦,习家的则是习祯、习询、习竺数人,蔡家的则是蔡讽。蔡讽是蔡瑁的父亲,他的姐姐嫁给太尉张温,长女嫁给黄承彦,小女为刘表后妻。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正因如此,后来黄承彦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嫁给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欣然答应,绝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爱才学更胜容貌这么简单。对于诸葛氏来说,此时虽然已经与庞家和蒯家建立好关系,但毕竟当时蔡氏风头正盛,正是攀附关系的好时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与黄承彦的女儿成亲,很有可能是一桩诸葛氏攀附黄家与蔡家的政治婚姻。

  也正因为在这场政治婚姻里,黄月英的身份地位要比家道中落的诸葛亮要高,因此诸葛亮最初也没有纳妾的心思。后来他跟随刘备发达后,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蜀汉发展,兴复汉室上面,再加上有了子嗣,于是也就逐渐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诸葛亮与黄月英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原创)

  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黄月英的身份,还是诸葛亮真心对待黄月英,最终,诸葛亮都没有纳过一房妾室,他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蜀汉,实在让人敬佩。就凭这一点,诸葛亮就可以秒杀古往今来99%的男人。

五、结论:诸葛亮是三国男人第一牛,黄月英是三国女人第一牛,他们的爱情古往今来也是最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