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關漢卿在戲劇上面的造詣極高,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可是相對比之下,他的光芒還是比莎士比亞要暗淡一點。當然這光芒並不是來自於文學上的成就,而是他們所處時代人們對他們的記憶。相比較,關漢卿雖然創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卻依舊沒能讓人們完全的記住他。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看似“放蕩”的關漢卿,更多的是對時代的無奈。


成謎的戶籍,說不清的地方。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是,關漢卿出生在黃河以北的地方,是居住在金國的北方漢人,具體的地點還有很多的爭議。有史料記載他是大都人(今北京人),又有人說關漢卿是河北祁州人(今河北安國),但當時的大都之廣,把祁州也納入了其行政範圍(祁州屬於中書省保定路),祁州在當時算是大都的郊外,所以勉強可以說關漢卿是大都人。還有一說,關漢卿是解州人(今山西運城),關二爺關羽也是山西運城人,或許是關漢卿和關羽同姓,所以就有人把關漢卿和關羽說成老鄉。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關漢卿如果被考證是運城人,可能這裡樹立的就不是關羽了。

由於沒有正史的記載,加上關漢卿出生的時候正是女真和蒙古交戰最激烈的時候,北方一片生靈塗炭,戰爭使得人民被迫的到處遷移,同時漢人王朝以農業立國,非常注重戶籍管理制度,但是當時的女真還處在遊牧民族向更的高文明一種過渡階段,遊牧民族四處遷徙的慣性,導致了金國時期戶籍制度處在一定的鬆弛階段,同時戰爭的破壞也導致戶籍檔案的流失。所以種種原因,導致了甚至有人說出關漢卿有可能會是關羽老鄉。如果關漢卿的出生地說不清的話,他的生卒年月,就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金國的亡國之痛,捆綁的青年記憶。

元末的楊廉夫有詞雲“大金優諫關卿在,伊尹扶湯進劇編”之句。根據楊廉夫的宮詞,關漢卿早在金國的時候,就已經在進行戲曲的創作了,而且已經在金國還小有名氣,不然楊廉夫不會稱他為大金優諫。另外據元末的另一個人朱經,在他的筆談中,稱關漢卿是金之遺民。從這兩人有關漢卿身世記載的史料,可以知道,關漢卿大概在20歲的時候,經歷了金國的亡國之痛。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金國士兵

再經過對許多其他碎片化史料中有關漢卿生卒的推敲,史學家得出,關漢卿的青年時代(二十歲左右),應該是在金國的統治下度過的,而且這時候的他,已經展露出戲曲創作的天賦。

《錄鬼簿》與《輟耕錄》,關漢卿的二十年壽命之爭。

元人鍾嗣所著的《錄鬼簿》成書於1300年,記載了金末到元雜劇、散曲藝人80多人。其中把關漢卿列為“西歸”才子第一人,也就是說關漢卿可能卒於1300年前。而元末陶宗儀所著的歷史筆記《輟耕錄》中(《輟耕錄》一直被作為當代元史的重要輔助資料),有關一個與關漢卿的典故記載,把關漢卿的卒年推到了1320年後,兩者相差二十年,就造成了關漢卿卒年產生了許多疑點,那麼到底誰最可信呢?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研究元雜劇的重要史料《錄鬼簿》。

典故引發的疑團。《輟耕錄》中記載:大詩人王和卿在臨死之際,作為好朋友的關漢卿前去看望他。看見王和卿正在學和尚臨死跌坐,還留著兩涕大鼻涕。周圍的人趁機稱讚王和卿,說這大鼻涕是佛教所稱的“玉筋”,只有道行極高的高僧在圓寂時才會出現。關漢卿卻拿這位彌留之際的老友開玩笑,說這不是“玉筋”,而是牲口得病快死時流出來的“噪涕”。眾人聽到哈哈大笑,連之剩一口氣的王和卿也露出一絲笑意。王和卿的卒年是有史可考,是在1320年去世,距離金朝滅亡已經有88年了,按照這樣的推斷,關漢卿在金國滅亡的時候正值青年,到1320年就已經百歲高齡了,這難免令人生疑。

權威惹的禍,兩個關漢卿。因為《輟耕錄》非常權威,所以後世的有些史學家甚至推測有兩個關漢卿,這樣的荒唐論證來。有一個是金國時期的關漢卿,有一個關漢卿是元朝的,恰好他們重名,又同樣有著極高的戲曲雜劇造詣,所以後世就將這兩個人合二為一了。這當然只是部分史學家閒時的天真幻想,無論怎麼看,這推測都是不成立的。那麼關漢卿到底有沒有這二十來年的壽命呢?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輟耕錄》

《大德歌》、《杭州景》的推斷,關漢卿建在的年限。旁人的記載難免有一些衝突,那麼就來從關漢卿的作品來推斷推斷,關漢卿什麼時候還活著。在南宋滅亡之後,關漢卿還不辭辛苦的從北方南下到杭州,並做大量的詩詞。《杭州景》就是其中的一首。普天下錦繡鄉,環海內風流地。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水秀山奇,一到處堪遊戲,這答兒忒富貴。滿城中繡幕風簾,一鬨地人煙湊集。......從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的關漢卿依然相當的健朗,雖然滿腔對元去權貴的不滿,當時關漢卿依然不忘到處走走看看,欣賞臨安的風光。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關漢卿最被大眾記住的《竇娥冤》

這也證明了關漢卿在1279年之後還活著,同時《大德歌》的創作,也證明了關漢卿在1297年還活著。“大德”是元成宗在1297年的年號,在1297年之後才會出現,所以關漢卿創作《大德歌》證明了他在1297年還健在。同時他還在《大德歌 夏》還逍遙的寫道:”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繫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帶石榴花。”繪聲繪色的描寫,把關漢卿這個老頑童的內心世界,寫的淋漓盡致。

權威有時候失威,推理《輟耕錄》。在1300年之後,關漢卿就再也沒有作品問世了。這或許是巧合,那麼來看看《輟耕錄》的記載,史學家們怎麼看。作者陶宗儀所寫的《輟耕錄》有些是史實,也有很多是名人軼事。關漢卿看望王和卿,還在其瀕臨之際,口出段子這段記載,就是名人軼事篇中的一篇。王和卿死的時候快八十歲,一個垂危的老者,關漢卿再放蕩也不會在這種場合說出這種段子來,惹的鬨堂大笑。同時王和卿的兒子是朝司天監這樣的高級別中央官員,關漢卿敢胡來,王和卿的兒子為了顧及自己在大都的為官名聲,估計也不會讓關漢卿胡來。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當時的元雜劇的各個藝人——畫作

最有可能的是關漢卿的好友另有其人,當時的陶宗儀再梨園中聽聞了這件事,沒想到卻張冠李戴給了離他比較接近同一個時代的王和卿身上。所以既然是名人軼事,可信程度就打了一個折扣,再結合王和卿的家庭背景,以及關漢卿如果活到了1320年已經百高齡,幾乎成了金庸小說裡面的得到仙人張三丰。所以鍾嗣成的《錄鬼簿》所記載的關漢卿的卒年,應該更為可信。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百姓正在街上聽雜劇——壁畫

生卒的背後,是關漢卿時代榮光的暗淡。

關漢卿是一位我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大藝術家,一生創作了63本雜劇(比莎士比亞多出了整整一倍有餘),可惜就像他生平的遺失一樣,關漢卿現存的劇本只剩下15本(原本是18本,後據考證,其他三本不是關漢卿所作。)與之相比,莎士比亞的作品從誕生到現在,一直被人們當作經典般流傳,甚至每一張手稿,創作的一筆一劃,現在都可以查到。

本該經典永流傳的關漢卿,暗淡的時代,劇本流失,連身世也被衝散

莎士比亞

兩人同為當時的“戲子”。莎士比亞衣食無憂,不僅人民喜歡,還受到權貴的推崇。關漢卿則是再底層遊走,被朝廷定位“臭老九”,只能在瓦舍來些劇本勉強餬口。雖然關漢卿在當時的名氣也非常的大,可是都是侷限於底層的勞動人民之間。權貴也只是把關漢卿看成是一個用來給自己取樂的“爛文人”。兩者相比,關漢卿的時代榮光比莎士比亞差太多了。當然這並不是兩人文學成就上的高低之較,而是兩人所處時代的不同造成的,一個蓬勃向上,一個破敗不堪。

關漢卿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原因之一是我們現在文化軟實力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是歷代對文化的不重視。歷朝歷代的歷史都是書寫王侯將相的歷史,古代燦然的文化詞曲,官方是極少的研究和記錄,只有少數的私人,為這些文化碩果記史。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卻容不下小小的關漢卿,以至於如此偉大的文學家至今生卒既然還有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