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寫作業被父親丟火車站乞討:家長抓狂的作業,背後真像?

微博上有一段哭笑不得的視頻:

因為十歲的兒子不肯寫作業,經常被老師投訴,父親恨鐵不成鋼,一怒之下,凌晨三點這位爸爸竟然乘媽媽在熟睡的時候,把男孩帶到火車站,並扔給孩子一隻碗,獨自讓他自跪在火車站旁乞討。

警察把小男孩接到警務室的時候,孩子已經凍了全身發抖,經過詢問,的確是親爸所為。

男孩不寫作業被父親丟火車站乞討:家長抓狂的作業,背後真像?

父母們為了孩子作業,經常把自己搞成內傷,功力大減。沒有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有作業的時候,雞飛狗跳。被輔導成心梗的,腦於血的,甲狀腺結節的,手腕骨質的.....難道輔導作業一定要把自己傷成這樣才行嗎?沒有其它法子,讓彼此都身心健康的途徑?

1

陪娃寫作業的父母,真像來人間渡劫,沒有最苦,只有更苦。咋一看,這是簡直就是虐待孩子,但只要輔導過孩子作業的父母都有體會, 各種各樣的作妖,真恨不得把娃扔進馬桶的心都有。

重慶南岸區某小學,小文母親接到老師投訴孩子不肯做作業。

 母子倆上了公交車,一路上,張女士一直在訓策兒子,語氣也越來越嚴厲。男孩一臉滿不高興,還說,“我成績好,不用寫作業。”

  失去理智的張女士,徹底被激怒,一股腦把兒子的衣服褲子全扒掉,全身只剩下一條褲頭和一雙襪子,獨自把孩子扔公交上,頭也不回地下了車。

小男孩孤身一人,在車上受盡各種一樣的眼光,可以肯定,小男孩這輩子都不會做再坐交車了,當然,也不可能如媽媽所願,今後認真完成作業。

近日,一個輔導作業時和媽媽互懟的小萌娃火了,視頻中,小姑娘被媽媽罵了還要罰站,對媽媽做完作業才能玩的要求,她“懟”得特別精闢:

“你現在這麼說我,我還怎麼學習,我也啥都不會了!你就這麼教我的?”

接著,孩子繼續發飆:“從今以後,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你這樣的媽媽,我還能要嗎?”

男孩不寫作業被父親丟火車站乞討:家長抓狂的作業,背後真像?

孩子雖小,但句句說的金典,如果我們大人在工作的時候,旁邊領導在旁邊不停的催促和怒吼,我們還有心思幹活嗎?

美國心理學家雅克·希拉爾說:“憤怒是一種內心不快的反應,它是由感到不公和無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當我們為不肯做作業的孩子大發雷霆時,這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沒有滿足我們家長的期望,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滿足,失去控制感而導致的情緒反應。

當情緒失控的時候,大腦會短暫停止思考,不能正確的判斷和決定,行為也會不受控制,語言會變得尖酸刻薄,情緒暴躁。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上面的父母對孩子做出不可理喻的行為。

2

江蘇鎮江,有一位媽媽名字叫李姜華,和其他父母一樣,李姜華也要每天陪孩子做作業,當然也經歷了孩子做作業時各種作妖的考驗。

智慧的她,為了不讓自己抓狂,也給女兒做好一個榜樣,乾脆決定自己自學考證,孩子做作業,李姜華就在旁邊看書,大家互不干擾。

2年後,順利拿到了小學教師資格證,李姜華說,隨著女兒長大,輔導的要求在提高,每天女兒做作業,她也捧書陪女兒一起學,可以說是,給了孩子一碗水,自己得到一桶水。

男孩不寫作業被父親丟火車站乞討:家長抓狂的作業,背後真像?

《家庭教育課》育兒書作者鄭淵潔說:“你想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你就先成為什麼樣的家長”。

與其在孩子書桌前監視,不如自己也乘機學點知識,給孩子傳播正能量,孩子天生不是教會的,而是從大人的行為中模仿來的。

3

我們如何做,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1)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俄羅斯有一位媽媽,為了一道數學題,和孩子強制討論了40分鐘!

媽媽不厭其煩地讓孩子重複的說:“讀問題-讀答案”,女兒重複道題到了幾十遍也沒有發現問題錯在哪裡,媽媽還是不厭其煩的在說:“讀問題-讀答案”。

直到僵持了近40分鐘,孩子終於自己發現問題所在,臉上也露出勝利的笑容。

男孩不寫作業被父親丟火車站乞討:家長抓狂的作業,背後真像?

“成就感”來自西方心理學理論,是指一個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時,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覺。

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並和孩子一起克服它,比只會對孩子發怒更有用。

(2)理解孩子的情緒

自從換了新崗位後,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新理念和操作流程,回家後還要繼續看書充電,老實說真的很是疲憊。

有一次下班回家,碰巧在小區裡看見自家孩子也放學回家,他沒有注意到我,只見那小小的身軀,步伐緩慢,揹著大而沉重的書包,和他的身形一點都不和諧,整個狀態就像霜打的茄子,一點孩子的朝氣都沒有。


此時此景突然震撼到了我,孩子這狀態不是和我很像嗎?白天在學校,各種各類新知識新作業,回家後還有好多各類作業,不累才怪。

每次看到孩子做作業無精打采,不願做作業就很是惱火,但心在細細想來也屬於正常現象。

(3)放手,讓孩子自己來

我和朋友聊天,只要聊到孩子作業,我都會得意的說:“孩子放手後,反而更直覺”。

這學期開學,我改變策略,不再跟著孩子屁股後面催促了,放學後回家,如果孩子無精打采,我會提醒他休息15分鐘再做作業。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再一會看一下了,多年陪伴下來,總結了一個經驗,陪讀,傷人傷己,吃力不討好,真心累。

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幾個月後,孩子每天竟然越來越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就像變了個娃,我問他怎麼做到的,他說:“你每天在我做作業的時候監督我,訓策我,我真的很心煩”


4

為人父母,總想著多為子女多做一點,總想著自己走過的彎路,不要再讓孩子再走一次,所以我們一次

一次的干預孩子們,殊不知這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他人代替不了,包括我們做父母的。

簡介:一位愛生活,愛文字的80後寶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