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酒後打罵士卒,關羽驕傲自負,劉備有什麼缺點,犯了哪些錯誤?

大馬哈魚12


【子應的觀點】:我們喜歡讀《三國演義》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人生,而我們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一探不同人物的特點,避免我們在人生的道路犯下同樣的錯誤。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劉備身上值得我們借鑑的一些反面教材。

一、不慎言,破壞團隊氣氛。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自得了諸葛亮後,每天與他徹夜長談,共榻而臥。一天,孔明在練兵,劉備與關羽張飛一同來到練兵場,劉備看到軍士陣容整齊,操練有序,不禁高興地說自己得到孔明是“如魚得水”。

劉備這樣一說,兩個兄弟心想:他是水,我們是什麼呢?你有了他就把我們忘光光了嗎?以至於後面曹軍來攻時,孔明給大家分配任務時,關羽和張飛完全是一副不服氣的樣子。這樣的局面,多多少少也是因為劉備說出了一些不應該在公共場合說出了的話。

再者,年過半百的劉備娶了孫夫人,感慨自己奔波一生,不知何世修來此等福份。

任何人都可以講這種話,唯獨劉備不能講。因為一般人怎麼講也只是他們兩口子的事,講完也只有他們兩個知道,所以無所謂。但劉備是公眾人物,他講的話是會傳出去的,他應該提高警覺,以防這些話傳出去。現在他剛剛死了夫人,就急急忙忙又找一個,還講這是他的福分,那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又算什麼呢?他們跟隨劉備豈不算白搭?所以是劉備自己破壞了團隊的士氣,只是他還不知道。卻說的是自己有福分,那關羽、張飛算什麼呢?

二、公私不分。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劉備此時的心情卻很複雜,和他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拜兄弟關羽死了,那自己要不要跟著死呢?如果自己不死,當年的誓言又如何兌現呢?當年孫堅應驗毒誓死了,自己桃園三結義時發的誓那麼真誠、那麼重,估計也跑不掉了。

劉備既想盡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又想兌現自己的誓言,因此內心非常掙扎。後來張飛被殺,反將降吳,更加堅定了劉備伐吳報仇的決心。

其實一個人太重視自己的名節也不太好,一心為了證明自己是正人君子、是以誠信為先的人,其本身就很自私。中國人常說看人要看長久,不能只看眼前的表現。

此時只要劉備動機純正、內心真誠,別人誤會又能怎樣?不管世人怎麼想,該做的就去做,總有一天大家會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可劉備一心想保住自己的聲譽,不允許自己的聲譽有一點點損害,卻不知道這樣對自己的傷害更大。同時,這也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問題。


三、從劉關張身上,我們應該看到以下三點。

1、關羽驕傲自負——言順

《三國志》中寫道:“羽,驕於士大夫”,關羽對達官顯貴經常表現得驕橫無禮。
當初劉備冊封他為“五虎上將”之首,當他得知黃忠也在列時立即表示不滿,他說:
“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對他人一股輕蔑之情溢於言表,這樣的話,誰聽了心裡都不好受。不僅是對自己人,關羽對和蜀漢聯盟的吳國,更是毫無顧忌。

他管吳國將領們叫“江東群鼠”。

孫權來跟他提親,他直接一句:“虎女安能嫁犬子!”直接把江東之主氣的夠嗆。

嘴上不饒人的結果,就是促使孫權苟合曹操,讓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致使關羽腹背受敵,最終敗走麥城。

古話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會說話真的很重要。養成“言順”的習慣,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無形之敵,給自己的人生種下羈絆,埋下驚雷。


2、張飛酒後打罵士卒——心順

“心順”謂:任世事起落,不壞胸中豁達。一個人在面對命運的潮起潮落時,能否保持豁達寧和的心態,往往決定了他的成就能有多高。

張飛在關羽死後,醉酒打罵士卒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如果他能在這個時候正確認識到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並且理性地告訴劉備真正的仇人是曹操,並不是孫權,先把曹操處理掉,再去打孫權,那他就了不起了。很多時候,人並不是隕落於自身的環境,而是被自己的絕望和消沉所擊敗。所以,“心順”非常重要。

人生難免起起落落,不受情緒挑撥,方得胸中一抹淨土,才能對命運、對生活真正釋然,從而做出最恰到好處的決定。


3、劉備公私不分——事業順

柏拉圖說:
“一個人不論幹什麼事,失掉恰當的時節和有利的時機,就會前功盡棄。”

“事順”,即是知道選擇時機,懂得把握時機,做到“因時而動,因勢利導”。

辦一件事兒,如果違了時機,那便千難萬阻,坎坷不平;若是選對了時機,則左右逢源,予求予取。

在得知關羽敗亡麥城的消息,如果劉備不那麼重視他個人的名節,而是好好聽眾人的勸告。雖然東吳要打,但是首要的敵人是曹魏,而且先要安撫張飛的情緒。在張飛質問自己為何不滅東吳的時候好好勸說:“三弟啊,我要報仇的心絕對不亞於你,但是昨晚二弟託夢於我,雖然東吳可恨,但是現在共同的敵人是那曹魏,千叮萬囑我不可為了他報仇的事而耽誤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啊。”從而使得張飛那股怨氣發洩在正確的方向,也許結局就很不一樣了。

辦事情,操之過急,容易竹籃打水;猶猶豫豫,則坐失良機。機遇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如何對待它。有些人抓住了它而直上雲霄,有些人錯失了它而擊節嘆息。“事順”,懂得把握時機,通常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偏執,不糾結,一邊靜觀其變,一邊把握時機,在生活的洪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於錯綜複雜裡,作出最精妙的判斷,從而使得自己的人生走的更寬,更順。

生如流水,懂得“順應”的哲學,方能走得更遠。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交流,我們一起成長!

我是成長的子應,分享用心的成長心得和傳統文化,歡迎關注


成長的子應


很好的一題,我是劉羽舟和蕭銘珏,試著為您解答一下。

誠如題主所說,關羽和張飛兩人,確實都有明顯缺點甚至是致命的。那劉備呢?

也有的,我們是後人,可以結果論。從結果來總結,劉備一生大致犯過四個明顯的錯。

第一個錯誤,是公元208年,劉備攜帶新野百姓逃難,越過襄陽後,在當陽被曹軍騎兵追及。不但多年積攢的新野軍兵喪失殆盡,也帶給無數同行百姓殺身之禍。幸虧得到了劉琦和孫權的幫助,當年年底在赤壁之戰力挽狂瀾。

第二個錯誤最為著名,是公元221年,因關羽之死,劉備放棄聯吳抗曹大局不顧,一意孤行向東吳復仇,發動夷陵之戰,雙方相持七八個月,222年蜀軍最終大敗,自己也死於白帝城。

比起這兩次大錯,看著不起眼的錯誤,也發生過兩次,第三個錯誤,是在較早的徐州發展時期,公元195年,他容留無家可歸的呂布屯兵小沛,公元196年因征討袁術被對方反制奪取徐州,屬於決策不明。

第四個錯誤在最早,劉備擔任安喜縣縣尉時期,他上任四個月,就因為無法面對政府的軍功者淘汰令,行賄不成憤而鞭打督郵(演義是張飛,實際是劉備),導致辭官下野。

這四個錯誤,都讓劉備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而更重要的是,分析幾個錯誤所發生的時間,以及背後的潛在緣由,竟然是極為相似的。

劉備年幼家貧,一路養家求學軍旅苦苦打拼,從小沒過過好日子,不知道獲得權勢之後該怎麼處理怎樣經營,沒有足夠的行政執政力,求得自身更好發展。每次手裡有了一定本錢後(包括平原,徐州,新野,成都)劉備反倒表現相對平庸,失去了寄居創業時出色,應了一句話,乍富不知怎受用。他手上幾個根據地,沒一個農業產業或軍事能夠高速發展起來的。成都的發展,是因為他死後諸葛亮的接手大權。

這點劉備不像孫權和曹操,從小在官宦家庭成長,對於怎樣執政耳濡目染,胸有成竹,有比較成熟的施政方案與觀念。劉備剛好相反,他的四次判斷和決策失誤,都是在手裡有了相當資源後發生的。

關羽和張飛也是一樣,即掌握一定資源後的不知所措,窘於發展卻野心膨脹,失去冷靜的理性分析力。

關羽後方缺糧情形下,完全可以見好就收,再協調劉備從漢中襄陽兩路攻擊。張飛更是如此,善待文人君子而苛刻部下,隊伍離心。不是官家出身的核心三人團隊在這類事件上,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性。

如果說曹操是依靠控制中央政權,和中原人才優勢發展,那孫權的家底,包括東吳手工業大發展,都是江東自己逐步開拓土地,發展工商興建起來的。

這方面,劉備團隊確實乏善可陳,沒有建設力,唯一發展手段只能是條件不足下的急迫侵襲戰爭。這剛好和善於建設的諸侯,劉氏宗族的劉表,甚至劉璋形成了鮮明對比。

實際上東吳曾就瞄準了他的這個弱點,請他到甘露寺相親,過了一段日子,事實上手再稍微黑點兒,美人計就成功了,最後劉備逃走孫權也沒有什麼損失,說明東吳還是有高人的,看得劉備很透徹。

可惜劉備自己並沒認識到他眼界能力的侷限性,糜竺、廖永等人才,包括高才龐統,大量建設人才都揮霍了,職業經理人諸葛亮真正控權也是在他死後。這不免讓人扼腕嘆息,也是一代英雄劉備比較三國第一人傑曹操,他的真正不足之處。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一點啟發。我是歷史愛好者,劉羽舟和蕭銘珏


劉羽舟和蕭銘珏


我是小司馬講史,為您解答。

在史學家陳壽眼裡,張飛和關羽都是有缺點的人,陳壽曾言:“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

關羽雖能善待士卒,但他卻不尊重似諸葛亮一般的士大夫。關羽為人傲慢自負,南宋思想家陳亮對他的品行也曾有過評價:“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陳亮對關羽的評價有可取的地方,關羽的確恃氣而驕功。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亦能印證陳亮對其的評價。

事實上陳壽對張飛的評價也較為中肯,張飛雖尊重君子,但他不體恤部下。劉備對他曾有過勸誡:“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後來張飛被部下殺死便亦證明了這一點。

張飛和關羽都有缺點,那他們的結義兄長劉備是不是就是完人呢?

縱觀歷史,儘管許多社會名流都曾對先帝劉備作出過較高評價,但是事實上劉備身上的缺點也是不少。毛澤東曾指出劉備身上的兩個缺點: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公元221年,劉備舉頃國之兵,打著為義弟關羽報仇的旗號,兵發東吳。事實證明,這是劉備一方挑起的一場非正義的戰爭,劉備一方遭遇慘敗也在情理之中。劉備個人感情用事,不聽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諫,差點在夷陵之戰喪命,這其實怨不得旁人。其實當時的情況,魏國最為強大,蜀、吳兩方應該趨於合作,共同抵抗魏國才對。在夷陵之戰這場戰役中,劉備好感情用事、關鍵時候不能區分主次矛盾的缺點表露無疑。

總結:

儘管張飛、關羽、劉備等人都有缺點,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繼而青史留名。作為後來人,我們要從他們犯過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讓自己離完美更近一些。


(小司馬講史文,圖片轉自網絡侵刪!)


小司馬講史


劉備的重感情,是劉備最大的缺點。

劉備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感情用事,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這一點在劉備建立蜀國基業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劉備不只是對關羽,張飛特別的重視,對待其他人也都是一視同仁的。

但是,劉備的重感情,有時候也成了劉備最大的缺點。關羽之死,也可以說是劉備害死的。眾所周知,荊州的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但是,劉備卻讓關羽去鎮守荊州,而高傲的關羽是不希望和東吳聯合的,關羽拒絕了聯吳,更拒絕了孫權的聯姻。最後,關羽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得知關羽被殺之後的張飛情緒失控,張飛固執一念,只想為二哥報仇,不聽手下士族勸說,並多次打罵士卒,以至於遭到了手下的背叛,深夜裡被自己手下士卒暗殺,並將張飛頭顱送往東吳,這也加劇了劉備對東吳的恨。

而劉備也是一心想要親自帶兵去為倆兄弟報仇,無論是趙雲還是諸葛亮的勸說都無濟於事。諸葛亮對劉備說道:“我們蜀國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曹操,孫權只是我們平定天下的次要矛盾,如果我們把曹操給打敗了,那麼,東吳必臣服於我們。主公切不可感情用事啊”

但是,劉備不聽,把諸葛亮的摺子扔到了地上,並說“朕意已決,無得再諫”之後,劉備帶兵討伐東吳,結果可想而知,大敗於東吳,並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蜀國的實力也大減。

劉備感情用事,而忽略了自身所處的形勢,並把家國大業拋在了腦後,更得罪了東吳。

所以說,劉備的這一感情用事,加劇了蜀國的滅亡。





灥靐飍羴麤龘


虛偽是劉備最大最明顯的缺點。自詡為漢室宗親,無人考證,到處招搖撞騙。關張就是第一批跳坑的。所謂仁義都是為收買人心。騙徐州,搶荊州,奪益州,把虛情假義做到極致。特別在對待龐統這件事上,把他仁義的面具一下掀開。所謂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全TM假的,以貌取人(龐統長得難看),驕傲自滿,自我膨脹,看不起龐統只因龐統不給他行禮作揖。在這件事上曹操是真正的禮賢下士,對龐統最好最真,可惜還讓龐統坑了(赤壁之戰的連環計)。劉備虛偽還表現在敗走新野上,一路逃跑,連妻兒都顧不上,還顧得上幾十萬百姓?那是小說家之言。還有白帝託孤,也圾為虛偽,明明怕諸葛亮篡位,還直接挑明。

劉備第二個缺點是稱帝后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開始了苛政,疏遠諸葛亮。直接導致為關羽報仇時,諸葛亮沒有隨軍。劉備瞎指揮,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因果報應,當初賴荊州,欺負孫權,導致三弟兄全賠上,荊州也還給人家了。

以上是主要缺點。劉備缺點還有很多。比如在做人上背信棄義。對呂布落井下石,借曹操之手殺了呂布。曹操收留他,對他很好,卻參加衣帶詔事件,簽了衣帶詔後自己又跑了。


無聲的抵抗


要說劉備的缺點,其實就是優柔寡斷,歷史上許多帝王都有果斷的決策,而劉備在這一方面卻毫無體現,話說諸葛孔明和龐士元紛紛勸說劉備進益州時,劉備卻拿一些看似是大道理的話來反駁龐統,而這些道理在亂世三國根本不成立,然後龐統有對劉備毫升勸說,才讓劉備回心轉意。

要說劉備真的在乎他的同姓兄弟劉璋嗎?答案是否定的,劉備作為三國群雄,在當時那種情勢下,自己該做什麼,劉備明白得很,他不過需要別人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一來如願攻打益州,二來維護了自己的美好形象,這又是劉備的另一個缺點,太要面子。

劉備的最後一個缺點就是沒有像曹操這樣政治家的寬大胸懷,關羽大意失荊州時,他打著為弟報仇的旗號浩浩蕩蕩莽撞東吳,以為有一個好的旗號,就能順利成章拿回荊州,而他過於輕敵了,其真正想的不過是收回荊州,而在那時,他如果能像劉秀和韓信那樣忍辱負重,將這件事了而了之,發展國內經濟,三國曆史將會改寫,至少諸葛亮北伐時,不會因為糧草不濟退軍。

種種原因說明劉備的性格,並不具備成為帝王的特性,最多也只能作為一方諸侯。


禾呈言似川十甫下有寸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有一人說了這麼一段話:

昔先【主】帝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

說這段話是被諸葛亮評價為楚之良才,興世業者,並且與龐統齊名的廖立。廖立自比諸葛亮第二,覺得自己也是治理人才。可卻被安排在李嚴之下,所以他說話,自然有幾分抱怨成分。不過,也有其中的道理。

建安二十年,劉備取得成都,孫權便向他討要荊州的地盤,因孫劉二人交涉破裂,孫權派呂蒙快速奪取荊南三郡,唯獨零陵一郡堅持不降。同樣劉備也是舉兵東向,率兵五萬沿著長江一路南下,屯兵公安,並且派出關羽爭奪此三郡。這是孫劉兩家第二次動武。

恰巧這時,曹操取得漢中,劉備自覺危險,因此主動請和,歸還長沙、桂陽給孫權,然後引兵返回江州抵抗曹操。

曹操拿下漢中之後,以夏侯淵為督,派遣徐晃、張郃數次進犯巴西。最後一次,劉備派出張飛率萬人精兵擊破張郃,才得以讓巴西還復平安。

除了這事外,還有劉備反攻劉璋,自葭萌關一路攻克至涪城,跟前還有雒縣、成都未下,劉備便在涪城大會諸將,置酒作樂。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劉備的得意忘形卻遭到龐統的責言,兩人一度翻臉,好在劉備懂得放低身段,與龐統互相給了臺階,這事才過去。

兩件事說明:

劉備集團一直是自詡漢室宗親,沒把孫權放在眼裡。就如廖立所言,放著漢中不奪,反倒去跟孫權去計較荊南三郡的事,不僅是顧此失彼,還差點將戰火引入益州腹地,儼然是將大局棄之一旁。加上這奪取益州原本就是非仁義所為,還大會作樂,顯然是飄了。或者說,劉備可能一直在壓抑自己,這時候的他,才露出了本質。


騙人的貓


戲說歷史,我是遊子dream。

未看三國之前,想象中的劉備是位錚錚鐵骨的梟雄。然品過三國之後,甚覺大相徑庭,恰好印證了那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古語。對其不足,總結如下:

首先:優柔寡斷的做事風格

當年面對唾手可得的徐州、荊州及益州,劉備一直猶豫不決,以不忍傷及同宗情誼為由,致使後來被曹軍追殺,百姓們跟著他流離失所,蜀漢將士更是死傷無數。雖然最終取得荊襄之地,卻是大費周章。

其次:縱容兄弟,不加約束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常使人津津樂道,三兄弟情深意切,為了同一目標而走到一起。雖說三人都是義薄雲天的好漢,但隨著蜀漢勢力的擴大,劉備成了蜀軍的領頭人,關羽、張飛也榮升大將。可倆人都有致命弱點,關羽輕視士族,自負不已;張飛嗜酒如命,打罵兵將。作為兄長的劉備深知二人缺點,卻不加約束,使得他們愈演愈烈,最終付出生命的代價。

最關鍵的一點:意氣用事

關羽大意失荊州,死於東吳之手,劉備為報弟仇,不顧諸葛亮及趙雲的勸諫,幾乎傾舉國之兵討伐東吳。當時正值三國鼎立,而最強盛的要數曹魏,只有蜀吳聯合,才能繼續生存。可劉備不識時務,意氣用事,導致夷陵之戰慘敗,自此蜀漢走向了衰退的邊緣。

顧名思義,劉備雖能在三國鼎立中佔據一席之位,但實不能算得上一名霸主,因為他所擁有的都是致命弱點。倘若沒有諸葛孔明、法政等謀臣的運籌帷幄、五虎上將的奮勇廝殺、將士們的同仇敵愾,或許劉備未必可以實現帝王夢想。


遊子dream


張飛酒後打罵士卒,關羽驕傲自負,劉備有什麼缺點,犯了哪些錯誤?說到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劉備最大的缺點是遇到困境和麵臨決則時不能理性看待問題,義氣用事。如關羽大意失荊州被孫權所殺,劉備聽聞消息後,不顧蜀國兵少將寡的實際情況,調集幾乎蜀國全部兵力和財力討伐孫權吳國,而此時孫權吳國國力正盛,兵多將多,陸遜,甘寧,太史慈,淩統一大批後起之秀武藝高強,如日中天,風頭正盛。最後的結果是蜀國劉備大敗而歸,兵敗白帝城,幾乎全軍覆沒。劉備做為一國之君在聽聞關羽被殺要為其復仇時,既不聽臣相諸葛亮勸阻也不聽其他大臣如趙雲所勸,以致招來慘烈結果,最後把自已的性命也搭了進去。其教訓不得不讓人沉思啊!


虎哥143993466


我個人覺得劉備不懂政治外交,目光短淺

  過襄陽時劉表已死,諸葛亮勸劉備奪取荊州作為立足點,劉備卻“吾不忍也”,當初他三顧茅廬尋諸葛亮本來就是為了拉攏荊州地主階級,進而佔有荊州,這不是前後自相矛盾嗎?

劉備進兵四川時,龐統建議他順勢拿下、“坐平一州”,後又獻計率精兵偷襲成都。劉備卻一概不聽,白白放過兩次輕取成都的機會,最後仍免不了和劉璋刀兵相見。如此一來,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以“攻伐他人之國為樂”,根本不會靈活機動,以小代價換取大利益。

反過來,劉備卻對江東集團一味推行強權外交,只顧眼前寸利。相比之下,孫權當初把南郡讓與劉備,樹曹之敵,自己卻騰出手來鞏固江東,實在比劉備高明太多。

孫權欲與劉備共取蜀,而劉備卻以武力相威脅,導致孫權為維護自身利益與安全,下定決心用武力伺機奪取荊州,而劉備最終只落得個人地皆失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