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祕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亞歷山大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十三位沙皇,後人稱他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斯”。他從登基到死亡,便疑雲不斷,給人留下種種神秘。登基之時,就被人懷疑是弒父自立;在位期間由於突然死亡,以至於他死後不久又傳出種種離奇說法,讓亞歷山大一世到底是真正死亡還是逃避現實而退位?至今迷霧重重、眾說紛紜。不過在他執政期間曾擊敗了拿破崙入侵俄國,遏制了拿破崙獨霸歐洲的野心和勢頭,讓他的聲譽瞬時享譽全歐。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弒父自立疑雲?

亞歷山大一世的父親保羅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與情夫薩爾蒂柯夫所生。由於這個孩子屬於葉卡捷琳娜二世不想要但又不得不要的孩子,女皇一直以來就對這個孩子極其冷淡,很少關愛孩子的成長。保羅成人後,母子關係更加緊張,公共場合基本上見不到這一對母子同框。孫子出生後,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性情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給了他連自己兒子保羅都沒有得到過的母愛,甚至還將其作為未來皇位繼承人親自擬定詳細的培養計劃。她認定這個新生兒會有俄國古代名君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性格和功業,因此親自為孫子取名亞歷山大。

作為皇儲培養的亞歷山大,從小就得到皇室良好的教育資源,使其非常聰明、機智。從小,他就敏銳的覺察到父親與祖母之間的不和。但是他非常清楚,只有頭戴皇冠的女皇祖母才能給他想要的一切,於是他努力博取祖母歡心。雖如此,也沒忘記父親保羅那邊,非常巧妙的在兩人之間周旋有餘。

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逐漸老去,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成為皇室的頭等大事。她為了試探各方勢力,曾在宮中公開表示:孫子亞歷山大繼位才能讓國家繼續往前發展,否則其他人都將覆轍這個國家。此時,宮中還盛傳女皇其實早已經秘密擬定了皇位繼承人詔書,旨在宣佈廢除保羅的皇位繼承權,立亞歷山大為未來沙皇。甚至連她公佈詔書的日期都傳出來,計劃在1796年11月24日將詔書曉諭天下。這些消息從宮中流出後,亞歷山大欣喜異常,於是立即給祖母寫信表示感謝並表達忠心,還向祖母闡述了對國家未來的治理規劃。同時,為了避免過度刺激到父親保羅,他也同時給父親保羅寫信,並在信中提前稱保羅為“皇帝陛下”,表示自己並無野心,宮中所傳的一切,其實是一些人離間父子關係的“謠言”,請父親千萬不要相信“謠言”。

然而,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突然於1796年11月4日中風,命在旦夕。保羅與亞歷山大得到消息後,先後立即趕往皇宮,他們不是著急探望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而是去搜查傳聞已久的密詔。保羅比兒子亞歷山大捷足先登,在女皇的梳妝檯裡找到了詔書,並立即付之一炬。1796年11月6日,顯赫一時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去世,保羅在苦苦等待34年之後,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史稱保羅一世。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保羅即位之後,為緩和亞歷山大的情緒,避免父子衝突,立即頒佈了嫡長子皇位繼承法,在法律上確定了亞歷山大的首席皇儲地位。同時,在治理國家方面,一方面則加強思想禁錮,另一方面削弱軍人集團的權勢,主要是打擊原來親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軍人集團,此舉造成部分軍人轉投亞歷山大麾下。不久,一個以皇宮近衛軍為主、有朝廷大臣參與,針對沙皇保羅一世的謀反集團悄然形成。1801年3月11日晚11時,謀反集團的主要成員朱波夫、本尼格森等人帶領軍隊闖進皇宮,包圍了保羅一世的寢宮。他們向保羅說:

“沙皇陛下自登基以來造成國家臣民怨聲載道,顯示陛下能力不足以治理國家,請退位讓賢並請在退位詔書上簽字。”

保羅當然拒絕。爭執中,寢宮燭光及外面軍士的火把突然間全部熄滅,一下人群開始混亂起來。混亂的黑暗中,有人模糊看見保羅的身後出現幾名黑衣人,他們把一條軍官綬帶套在保羅的脖子上。幾分鐘後,當燭光再次照耀寢宮的時候,保羅已經停止呼吸。當夜,亞歷山大被推上皇位,史稱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公開宣稱,他的父親保羅一世因突發中風不治身亡。

人們當然不會相信保羅一世死於中風的謊言,但對於亞歷山大是否直接參與了這次政變,是否直接殺害他的父親,眾說紛紜。有的說,亞歷山大擔心未來有變,他這位皇儲不一定會繼承皇位,所以親自主持和策劃了這起政變;也有人說亞歷山大事先知道謀殺活動,但未制止,置身事外,盡觀其變,等待著事態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突然死亡疑雲?

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勝拿破崙、取得輝煌聲名不久後,便迅速走向另一極端。在國內他任用奸臣阿拉克切也夫,推行極端專制主義得政策,造成國家開始動亂;在國外,他夥同奧、普等國組織所謂的“神聖同盟”,充當鎮壓各國人民革命的劊子手。

在生活中,他逃避現實,篤信宗教;由於父親保羅的死是他的心病,遲遲不能釋懷,使其精神痛苦依然不減,造成他的思想日益走向極端。這時候,又發生了莫斯科大洪水,房屋損壞不計其數,更有幾百人喪生。與此相似的大洪水,正好在亞歷山大出世那年也曾發生。這種巧合,讓他的精神處於崩潰狀態,認為這是“上帝對自己的懲罰”。

精神瀕臨崩潰的亞歷山大,為了擺脫內心的憂懼和不安,於1825年9月同皇后伊麗莎白一道,去亞速海岸邊的一個叫塔岡羅格的小鎮休養,遠離城鎮的喧鬧、繁忙的政務、吵鬧的群臣。他選擇的休養地點也似乎在有意避開他的臣民,因為塔岡羅格這個小鎮一側與風沙不斷的大草原毗鄰;另一側則緊緊挨著臭氣燻人的亞速海,非常不適宜休閒度假。1825年11月19日,俄國皇室發出訃告:沙皇陛下在休養地因病駕崩,終年47歲。可是就在沙皇死後不久,各種傳說和猜測不脛而走:有人稱,沙皇乘坐一艘英國遊艇到聖地巴勒斯坦朝聖去了;也有人說,沙皇被哥薩克人劫走,藏匿起來了;還有人透露,沙皇已秘密前往美洲,準備在那裡隱居。儘管眾說紛紜,但都一致認為沙皇未死。1921年,蘇聯發掘了亞歷山大的墳墓,棺材裡竟是空的。歷史學家設想,那個為沙皇“替身”的屍體早已被悄悄的搬走了。

亞歷山大一世可是俄國沙皇,一國之君。如果要施行掉包計,運回一具與他外表相似的屍體,一定得有許多人相助,其中必然包括軍人、醫生、侍從以及伊麗莎白皇后本人,皇后可是在最後一刻一直守候在病人的床前。這麼多人肯定會被下令嚴禁外傳消息,但人多嘴雜怎麼可能守得住秘密?正如尼古拉一世登基之後,立即下令摧毀了亞歷山大一世最後幾年所有的文件,也向人們昭示著皇宮在匆匆忙忙之中掩蓋著什麼?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這位老人他又是誰?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死了十多年後的某天,俄國烏拉爾山區的一個村子裡突然出現了一位雍容高雅、儀表超俗,自稱費道爾·庫茲米奇的老人。他的外貌極似亞歷山大一世,他的行為舉止也酷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站立時喜歡將拇指插入腰帶中間。

因為他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和經歷,按照俄國法律被所在地政府打了二十大板後,流放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先是不斷遷居,最後由一位富商克羅莫夫資助才有了自己的小屋,在伊爾庫茨克定居下來。據傳,這位費道爾·庫茲米奇博古通今,對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的政治事件、人物瞭如指掌。他常常談論莫斯科大主教菲拉雷特,修道院院長福狄斯,歷數庫圖佐夫元帥的赫赫戰功,描述俄軍開進巴黎的盛況,甚至還談起當時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隨從。於是人們逐漸懷疑,這位名叫費道爾·庫茲米奇的老人曾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身邊的重要人物。

然而,細心的人們發現,他在某一段時間內常收到一個名叫瑪麗·菲歐多果夫娜女人從聖彼得堡寄來的錢和衣物,而這位女人恰好又是亞歷山大一世的母親。還有當地的居民說,曾看到伊爾庫茨克的主教親自來看望他,在他的小屋裡同他做了很長長時間的交談。更有人發現,亞歷山大二世的長子以及亞歷山大三世的幼弟,都曾前來拜訪過這位老人。跟隨的一位老兵曾當著費道爾·庫茲米奇的面失聲喊出:

“這不是先皇帝陛下嗎?”

還有件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收養了一個孤女,其實是亞歷山大一世與情婦所生的孩子。當地人前來為她說媒時,總遭到費道爾·庫茲米奇的拒絕。他說:

“我女兒身份高貴,將來可以嫁一個高級軍官或貴族。”

於是,他介紹養女與名門望族走動,並拜見沙皇尼古拉一世。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見了她,並詢問了養父費道爾·庫茲米奇的情況。後來,這位養女果然嫁給了一位高級軍官。

種種跡象表明,費道爾·庫茲米奇的身份不同凡響。但當別人詢問他時,他卻總會用“上帝會認出自己的親人的”這句重複無數遍的老話來對答。直到臨終前,他也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1864年1月20日費道爾·庫茲米奇死於伊爾庫茨克的一個小村莊。死後,人們為他建了一個小祠堂,墓碑上寫著:“這裡安葬著上帝的選候—費道爾·庫茲米奇。”而“上帝的選候”正是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勝了拿破崙之後正式接受的稱號。

當然,曾經被召去給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治病的十名醫生更值得大家留意。因為被召去治病的十名醫生中,只有兩名醫生在死亡原因證明書上簽字。病情報告中所述亞歷山大病況,有多處與實際情況相悖。證明書中說他患的是間歇熱,因而肝脾腫大,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實際上並無此病。而他的病其實是在1825年10月末,喝了杯滾燙的浮牛花果子露,從那以後,他便一直身上有些發燒。11月初,病情加重,19日就被皇室宣佈死訊。

另外,參與救治的一位醫生從不參加每年11月19日紀念亞歷山大之死的禱告儀式;而1864年1月的某一天,他卻親自帶領大家為亞歷山大的亡靈祈禱,他流著眼淚說,“沙皇陛下這下可真是死了。”

更讓人懷疑的是,亞歷山大二世的辦公室牆壁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掛上了費道爾·庫茲米奇的畫像。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費道爾·庫茲米奇就是亞歷山大一世嗎?好像一切就是這樣,亞歷山大因為某種原因選擇逃避現實離開沙皇寶座,最後化名費道爾·庫茲米奇隱居在偏遠的西伯利亞。真是這樣嗎?然而卻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亞歷山大一世死後,日夜守護在病床前的皇后伊麗莎白立即給親人寫了悲慟欲絕、令人肝腸寸斷的信件。她不可能會如此鎮定地演出這樣一場令人心碎的鬧劇,也做不到僅僅為了避免外人懷疑而整天以淚洗面。

另外,亞歷山大一世的侄孫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大公,在仔細翻閱了皇宮秘密檔案之後,認為亞歷山大一世確實在塔岡羅格駕崩。他認為,以亞歷山大的性格特點,他不會如此雅興,演出這麼一出鬧劇。沙皇當時已經人到中年,如此不計代價、無牽無掛地去流浪,實在與他的性格不相符合。

如果掉包計純屬奇談趣聞,那麼,這位突然出現的老人費道爾·庫茲米奇究竟是誰呢?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大公曾經就此問題進行過研究,他認為這位老人是沙皇保羅一世的私生子、海軍軍官西蒙·維利基。但也有人說,他是禁衛軍騎兵隊的軍官烏瓦洛夫。因為烏瓦洛夫長相也和亞歷山大一世長相很相似,於1827年離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還有一些人說,這位老人只是一個為了逃離聖彼得堡生活的俄國失落貴族而已。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亞歷山大一世的靈柩為什麼空空如也?與亞歷山大行為舉止和相貌極為相似的費道爾·庫茲米奇這位老人到底是不是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是不是因為在位期間因精神崩潰無奈間選擇了逃避現實,通過手段瞞過了所有人?這些問題,至今迷霧重重、眾說紛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