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

因为老帅从来不作秀,更不会说丧气话,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姜子牙

姜子牙,72岁在渭水钓鱼,周文王把他当国士。

84岁那年,纣王虐杀比干,姜子牙建议周武王,可发兵讨伐纣王。出征前有人占卜说不吉,果然路上遇到大暴风雨,很多人都动摇了。姜子牙力排众议,顶住大风大雨前行,大军最终安全抵达牧野,最后把纣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奠定全局之捷。

老帅出征,从不流眼泪,更不会说丧气话,只会鼓励将士们逆行而上,姜子牙真国士!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2、赵充国

赵充国,西汉名将,军事家。

18岁抗击匈奴,38岁被汉武帝封为车骑将军长吏,成为汉武帝后期前线抗击匈奴名将。

63岁那年,赵充国同大将军霍光一起决策,共同拥立刘询为汉宣帝,被封为营平候。76岁那年,羌人再次进犯边陲,边境将士无法镇压,赵充国主动请缨。

到了湟水前线,赵充国看望受伤士兵和灾民,没有流眼泪,更没有作秀表演;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战略部署,一边军事打击,一边屯边种粮,一边招抚羌人。没有多久,羌人叛乱就被平定,各部落纷纷归顺大汉。

老帅出征,从来不磨叽,攻必取战必胜,安边抚民,真国士也!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3、郭子仪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军事家。

58岁,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挂帅出征。

60岁,郭子仪率兵收复长安、洛阳,同年升为兵马副元帅、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成为国家中流砥柱。67岁那年,唐将仆固怀恩叛乱,并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大唐城池,郭子仪再次奉命出征,镇压叛军,取得大捷。

68岁,郭子仪单骑见回纥首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回纥讲仁义道理,使得回纥与大唐和好如初。78岁时,郭子仪再次奉命出征,指挥朔方军,在灵州击败进犯的吐蕃军队,再次安定边防。

老帅出征,从不说灭自己志气、涨敌人威风的混话,而是用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稳定三军将士的军心。最难能可贵的是,郭帅文韬武略,德才兼备,从不居功自傲,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真国士也!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4、孙承宗


孙承宗,明末教育家,军事家。

59岁,被重用,奉命巡视辽东,视察军情。

61岁,孙承宗主动请缨,前往东北督师。在东北坐镇四年,构建了固如金汤的“关锦宁”防线,提拔了祖大寿、满贵、袁崇焕等将领,迟滞了努尔哈赤的进攻,稳定了辽东局面,为大明赢得战略空间。68岁,清军攻克遵化等地,孙承宗率兵击溃清军,缓解了京师之围。

76岁那年,清军率劲旅围攻高阳,孙承宗明知敌众我寡,面临数倍于自己的大敌,毅然奋勇抗战,绝不向对敌势力妥协。最后兵败城破,宁死不屈,自缢而终。

老帅上阵,不相信眼泪,无论局面多糟糕,都是从容不迫,真国士。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5、左宗棠

左宗棠,晚晴名将,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

48岁,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同年,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开始独当一面。

65岁,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正式率军抬棺进军甘肃,分兵两路进取新疆,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68岁,不畏强敌,坐镇新疆哈密,分兵三路攻打伊犁,用武力震慑沙俄,协助外交家曾纪泽谈判,收复伊犁九城及特克斯等地。

老帅出征,抬棺随行,不是作秀当网红,只表破釜沉舟之决心,文韬武略,最终战胜强敌,真国士。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6、邓铁涛

邓铁涛,国医大师,广东著名中医,抗击“非典”功臣。

48岁,获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悬壶济世,长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育工作,培养大量中医人才。77岁那年,荣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87岁时,广东遭遇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非典”,邓铁涛主动向国家请缨,参加“非典”抗击战,后被任命为国家中医组组长。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邓铁涛亲临病房,亲自了解患者病情,进行辩证治疗。用中医疗法成功救治了73名“非典”患者,实现零感染、零转院、零死亡、零后遗症,用真实疗效证明了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医学。

为什么老帅出征,就能稳定军心呢?这里面有学问

面对病情汹涌的“非典”,邓铁涛胸有成竹,坚信中医能救治患者,戴个口罩就上了前线。没有那么多煽情的言论,也没有多模棱两可的表述,而是凭借一颗仁心,秉承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中精力为患者提供科学医治方案,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回归健康生活。

邓老出征抗击“非典”,从容不迫,如闲庭散步,从来不说没有“特效药”之类的丧气话,深知这样会打击前线医务工作者的信心,更会加剧患者内心的恐惧,误导领导和全国人民群众。

邓老出征,不仅治病,而且治心,真国士!


(寒牛出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