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企業復工復產“堵點”

2月25日,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又一筆200萬元拖欠款被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法院執行到賬,目前已累計執行到位5300餘萬元,讓這個集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有了發展的底氣。

“如果拿不到這些銷售款,企業真是要遇到麻煩了。”該公司負責人感慨道。此案並非個例。疫情防控期間,南京法院堅持“兩手抓”,在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二戰場,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為受困企業活血化瘀打通“堵點”,送上溫暖“司法大禮包”。

密集發佈指導意見

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後,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是個緊迫問題。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給企業發展帶來困難,也引發大量潛在的矛盾糾紛。

“司法是個指揮棒,法槌落下,必須敲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道林提出要求。

南京中院專門召開黨組會,要求中院各審判條線對新冠疫情可能帶來的涉法問題開展研究,統一全市審判行為,打贏復工復產的第二戰場,為企業發展護航。

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南京中院各審判條線相繼組成課題組,分別由院長、分管副院長掛帥,緊鑼密鼓開展調研。

2月5日,南京中院出臺《關於做好當前疫情防控期間破產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這個被稱為疫情防控期間破產審判的“九條新規”,結合當前疫情發展形勢與破產審判工作特點,把握破產案件的關鍵節點與重要事項,從破產審判的全過程,在聽證審查、企業接管、資產核資、債權人會議召開等9個方面具體指導破產行為。

不求鴻篇鉅製,但求精準施策。一個月內,南京中院密集出臺10項審判指導意見,涉及商事合同案件、房地產案件、醫療民事案件、金融案件、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等多個方面,讓審判指導意見跑到受困企業前面。

不僅有“分則”,而且還有“總綱”。2月24日,南京中院出臺《關於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意見》,指導全市法院的審判活動。

快審快判解燃眉之急

程某等4名被告人銷售冒牌口罩,3月2日,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罪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4名被告人分別獲刑三年二個月至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16萬至6萬元不等的罰金。從法院立案受理到一審宣判僅8天,這樣的快審快到讓作惡者立即嚐到苦果,也對製假售假、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敲響警鐘,司法確保社會秩序不“因疫而亂”。

法貴時效。這樣的司法“快車道”同樣呈現在民事審判及執行上。

2月中旬,雨花臺區法院收到某節能公司負責人火急火燎的電話,請求法院儘快開庭解決糾紛,解封公司的賬戶,讓公司能正常經營。這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因疫情防控延期開庭。然而某節能公司因名下的賬戶被查封,到期的工程款打不進來,員工的工資也不能支付。法官特事特辦,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採取互聯網遠程開庭。

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法官耐心組織調解,一個多小時視頻苦口婆心的調解,讓雙方當事人逐步縮小分歧,並當庭達成了調解協議,法官在第一時間為節能公司辦理了賬戶解封手續,為這個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司法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法院歇工不停業,引導當事人將庭審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從立案到審理,從開庭到調解,從調解到執行,運用互聯網快速解決糾紛;堅持特事特辦,急事快辦,100多個受困企業的“堵點”被司法打通。

力量下沉,多種辦法化解復工難題

既要有序復工復產,又要防範因復工復產帶來的疫情擴散,這是許多企業繞不開的一個難題。

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是南京市鼓樓區首批申請復工企業,首輪復工人員就有1300名,許多員工來自不同省市區。

萬事開頭難,統籌防控與復工復產的首要之難,在於探索一個有效的做法。鼓樓區區委書記親自掛帥,鼓樓區人民法院派出法官“先行官”,創設的復工審批表成為優秀範本。企業復工復產應具備哪些條件?企業員工應如何自我健康防護?工作場所、食堂等地的防控措施如何落實?這些問題,在“試驗田”裡結出碩果。

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勞動報酬應如何計算?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應如何處理?因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困難可採取哪些措施?類似的問題也是困擾企業和職工復工復產的難題,全市法院採取多種形式回應關切。

高淳區人民法院督促企業落實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協助企業解決在復工、用工、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法律風險,把工作做在前頭。在區復工復產令下達後,開發區企業復工率達到100%。

積極開展調研,主動回應企業法律需求。雨花臺區法院製作《疫情防控期間勞動用工法律問答40問》手冊發到轄區企業、溧水區法院製作《疫情防控暨企業復工法律問答40條》、高淳區法院開設“淳法‘疫’課堂”,通過移動端為企業送去涉疫法律知識。全市法院依託綜治網格,開展“法官進網格”活動,每天有近500名法官走進網格,全覆蓋為企業和群眾答疑解惑,送上溫暖“司法大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