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後進生”,怎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博知苑


後進生的概念其實主要是針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成績差的部分學生,同時伴隨課堂紀律差等其他問題的學生。而隨著老師的漠然冷淡慢慢的有可能轉化為棘手的問題學生。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兩點看法:

1.關於後進生的轉化問題

首先應該實行一生一案。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位後進生。他們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老師最好能夠先找出其為後進生的原因。而這些原因一般都在課堂以外,比如家庭原因等等。很多班主任在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把治療都放在了課堂上,後進生本來學習因為各種原因落後了,在課堂上自然施展不開手腳,你讓他揹他背不過,讓他講講不出來,自然積極性難提高。所以儘量做到功夫在詩外很有必要?

2.後進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

後進生之所以成為後進生是隨著時間,隨著某些關鍵事件慢慢轉化而成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後進生,他們小學的時候也是優等生,為何初中就成了後進生?我們教育還是有些浮躁,總是希望把每位同學都教成滿分。在學校我們通過試卷考試為學生打分,但是在社會上卻是通過做人打分。所以知識點跟做人比起來還是次要的。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以德為先,能力次之。所以我們每位老師都應對後進生慢慢轉化不能求全。這其實也是很多後進生在社會能夠出人頭地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能力強,而是因為學校的老師教給了他做人的能力,而非知識點!

謝謝觀看我的回答!




物理一起學


1、尊重個性,激發自信。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但是,學生首先是作為活生生的人出此刻教育活動中。他們有個性,有感情,有人格尊嚴,有獨立意識,認知水平有高低,學習方式也表現出差異性。如果教育沒有了尊重,學生個性彰顯不出,真實感情不會表露,獨立意識也將喪失;沒有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不出,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出,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教育成功就失去了基礎。後進生本來就有較嚴重的自卑心理,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所以,轉化後進生要以尊重和信任為前提。作為教師,要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出發,務必以表揚、鼓勵為主,消除後進生的自卑心理,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愛心培育,品格感召。愛心是教育後進生的情感基礎。

  教師要從情入手,以自己親切、和善的態度激勵學生,架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樑。對待後進生更要加大情感投入,因為後進生在多數人眼中是問題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長此以往會使他們構成一種畸形心理,不自覺地抵抗外來的意見。誇美紐斯曾說過:“教師良好的品格是一顆種子,它一旦撒在學生的心裡,就會綻開燦爛的花朵,對學生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深刻的影響。”班主任對後進生務必在思想上多鼓勵,在生活中多關心,在學習上多幫忙,將真誠的愛生之心、愛生之情融於教學之中,用愛心激起學生的情感浪花,用愛的涓涓細流澆灌他們乾涸的心田;以熱愛學生之心作為後進生轉化的催化劑,取得他們的尊重和信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使他們能夠愉快地理解批評教育,從而到達轉化後進生的教育目的。

  3、對症下藥,因材施教。在摸清後進生產生的原因及現狀之後,教育者的下一步工作便是找準“病灶”、開好“藥方”,針對不同的“病情”,做到揚長避短,調動用心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後進生增強改正錯誤的信心。對於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前途理想、悲觀失望的後進生,要對其曉之以理,從他們的實際狀況出發,循循善誘,做到以理服人,透過愛國主義教育促使其轉化。

  4、循循誘導,激勵為主。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忙他們樹立自信心。其實,後進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閃光點”,但由於這些微弱、細小的“閃光點”常被超多的消極因素所掩蓋,往往給人造成一種一無是處的感覺。為此,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僅僅是一些苗頭,也要給予表揚,倍加愛護和扶植,促使其發展成為穩定的用心因素。

  5、多方協作,同步教育。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獨角戲,而是要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家長的思想觀念,瞭解學生在家中的狀況和思想動態,根據學生個性,依靠家長的幫忙,雙管齊下,力爭轉化後進生。同家長聯繫,要避免“告狀”的現象,使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期望而去鼓勵支持孩子,不是氣急敗壞地回家打孩子。二要經常與任課教師聯繫,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爭取任課教師的支持,發揮任課教師教育轉化後進生的用心性和特殊性。三要教育班幹部和全體同學正確對待後進生,尊重、關心和幫忙他們,把他們吸引到群眾活動中來,使他們感受到群眾的溫暖,自覺理解教育和幫忙。當然,後進生的轉化是一件十分細緻而艱鉅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後進生由於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無意地觸及他們的痛點,便會舊病復發,甚至變本加厲。轉化後進生除了有良好的願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還要正確認識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困難,認清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反覆點,抓反覆,反覆抓。




精剪電影研究僧


在教育教學中,有後進生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事兒。常言說得好,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五個手指伸出也不一樣長,成績好的學生比較受老師待見,後進生也應該受到重視。

如何重視後進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呢?我們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讓後進生的成績逐步提高。

一、 要有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面對後進生,老師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後進生大多數都是成績比較差,在課堂上表現不好,有時會不遵守紀律,上課走神,有時跟不上課程,作業不能夠很好的完成等等。這些都不會使老師高興,甚至在課餘的時候還會和同學打架。這個時候就要靠老師的愛來感化他們,不能夠歧視它們,要給他們關愛。

二、要有耐心。面對後進生不好的表現,老師應該耐心的去管教他們。不能置之不理,或者使用暴力。這樣都不利於後進生的進步。面對後進生要有足夠的耐心,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們談心,溝通,。讓他們在心減肥的上找到安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積極的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黨後進生髮現自己的問題時。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錯誤,她也會主動改進。在改進的過程中,也是他們心理上進步的過程。這樣他們也能夠找到自信,提高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

三、注重方法。面對後進生,我們要注重方法。不能制止不離,採用暴力管教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讓他多與成績好的學生進行交流,讓成績好的學生幫扶他們。多給開展一些活動,讓後進生參與到活動當中來,提高他們融入班級團隊的機會,讓他們感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這樣才能使他們有自信,自信有了積極性也就有了。

如何提高後進生積極性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需要多去研究學生,觀察他們。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能千篇一律。因為每一個後進生的生長環境和心理都不一樣,只有採用不同的措施,合適的方法,才能夠更好的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優等生。


鵬凰視界


你好!我是老楊,一名多年的班主任和代課老師。希望我的答案能幫住到你。

每個老師每屆最後遇到幾個差等生,很是讓人頭疼,其中又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根據我的經驗,基本上分為這麼幾種和幫助措施,希望能幫助到你。

1.悶葫蘆型。成績落後,平時不聲不響,容易被人遺忘的。這種孩子習慣還可以,但沒有自律性,需要老師關注督促,平時多提問,讓孩子有危機意識,情況就會好轉。

2.懵懵果型。日常較為懶惰,成績差,什麼時候問題都是一臉懵果果的樣子。需要常常敦促和關注,但老師精力有限,這種需要長時間轉化的孩子最好成立4人互助學習小組,不同組進行競爭,好的表揚,增加榮譽感。

3.混日子學習型。這種孩子成績差,沒有上進心,被家長老師說的多了也不願意學了。這種情況應該從他愛好的學科入手,或者簡單的學科入手,如語文歷史政治等,先培養自信心,然後再由一個優勢學科向其它優勢學科擴展增加。

4.賴皮型。不愛學習,習慣較差,是班級學生差生的大哥大。這種孩子是最讓老師頭疼的,現在的教育形式打不得,對這種孩子也罵不得,只能通過交心的方式進行溝通,示之以好,混黑社會還講究義氣了,只要老師誠心和他交流,找到問題所以,這類學生學習不一定能跟上,但習慣會有很大改變。而往往畢業後這類被你感化的孩子回來看你的最多。

5.佛門只度有緣人,孔子弟子三千成大事者方七十二人。一個學生的成長是由各種環境共同造成的,他十多年養成的習慣你用一兩年就能完全改變嗎?事實上是不能的,那麼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真誠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盡力去幫助他們,成之我幸,失之不悔,起碼我們努力幫助過。孩子接觸的多了,打罵學生是不可取的,有可能短時間有效,但也會給部分孩子留下陰影。

所以才說教育是一種愛的等待,老師是一種良心活。加油,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們夢想成真!




小叮噹20170519


這個問題問得好!幾乎所有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後進生的問題,即使是在教實驗班也不例外。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後進生問題。

後進生問題的出現主要跟兩個原因有關:一是跟學校教育的評價機制有關,學校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這也是國家的需要),那麼學校教育的評價機制就要圍繞這個教育目標展開了。有評價就會有排位。大學、高中招生都是擇優錄取的,好的大學、好的高中一般都會選擇排位靠前的學生。小學初中沒有升學考了,但教育部門也會對小學初中的教學質量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同樣會反饋給相關的學校,這也是有排位的。有排位那就有先進、後進之分了。二是跟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關,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要受遺傳因素和後天的家庭教育影響。這個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展開講。

第二,怎樣提高後進生的積極性?

1.內心接納。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後進生是客觀存在的,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既然是這樣,我們心裡面首先要接納他們,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這是提高後進生積極性的前提。

2.分析原因。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分析後進生不夠積極的原因,私下多跟他交談,瞭解其困難,建立信任關係,讓其信其師聽其道。

3.挖掘閃光點。我們要尋找挖掘後進生的閃光點,通過閃光點激發他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比如某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會拉二胡,這時老師可利用一些機會(如班會、藝術節等等)讓他展示一下才藝。這裡要注意,不要讓他發現你的目的。

4.安排具體任務。可以根據後進生個人的特點,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學習或者其他具體任務。這點很重要,讓他有存在感,並且完成任務之後,有成功的體驗。進而進入良性循環。

5.整合教育力量。適當跟家長和其他科任老師溝通,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

最後,老師不要只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學生。學校裡所謂的差生,其實主要是指學習後進的學生。但其實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8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每個人的優勢智能組合是不一樣的,但學校教育的評價其實主要是突出最前面兩種智能,如果把丁俊暉放到學校教育系統裡評價,讓他參加期末考和升學考,他可能就是一個後進生。



水哥講地理


作為一個在教學一線工作了將近20年的教師,我很注重調動後進生的積極性。後進生是拉分最多的群體,稍不注意他們就會變成過差生,老師如果再放任他們,很有可能變成雙差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態度習慣也會變得更差,成為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群體。所以轉化後進生是教師的責任。

首先,要給後進生多一些關注。後進生往往是被老師忽略的群體,他們沒有優等生的優越感,也沒有中等生有提升空間,老師很容易忽略這個群體,這對他們來說很不公平。特別是小學的後進生,有時我會覺得這些孩子讓我心疼,所以我會給我班的後進生很多的關注,讓他有存在感,讓他知道他和別的學生一樣,是學習的主人。

第二,對待後進生要有愛心。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愛,不能全部給優等生,因為他們並不缺少愛,教師要把愛多給後進生一些,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裡,孩子才能信任老師。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

第三,對待後進生要有耐心。後進生要麼基礎差,要麼接受知識慢,或者是態度不端正。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需要教師在教育他們時要有耐心。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於他們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都要鼓勵,讓他們對學習樹立信心。

第四,對後進生要因材施教。班級裡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的接受快,有的反應慢,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我在上課時,讀書的任務都是交給後進生,特別簡單的問題也是提問他們,以此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他們集中注意力。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我們不能單單成為知識的搬運工,而要做孩子心靈的守護神,為國家培養各行各業有用的人才。


向日葵li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後進生”,這是很司空見慣的現象。也是每個老師都必須面對的棘手難題。如果選擇放棄“後進生”,無論哪個老師都能做到。但要想不放棄“後進生”,則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的。既不放棄“後進生”,又要提高“後進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離不開既有愛心又有耐心的好老師的。

一,給予“後進生”足夠的人格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對其充分的肯定和足夠的尊重。“後進生”因為他/她在某方面不如別人,怕別人瞧不起他/她。因而更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充分肯定和足夠的尊重。老師一定要在同學面前給足“後進生”面子。讓他/她覺得他/自己很有價值。老師沒瞧不起他,從而在心裡很感激這個老師對他的人格尊重。

老師對“後進生”的尊重,不但能使其重新樹立自信心與目標,而且能改變這孩子一生的人生觀!

二,幫助樹立人生大目標,逐步實現每一個小目標。

一個學生,當他/她在老師那得到人文關懷之後,老師說什麼他/她都願意聽,也願意去做。所以,這個時候老師要幫助他/她樹立人生大目標。比如說,他/她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並勸勉他/她從現在就開始努力把每個學科到期末都提高多少分。幫助其樹立小的目標。注意一點:小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如果達不到,這個學生就會失去信心。

三,為“後進生”加油打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聽到別人肯定的聲音。喜歡得到鼓勵和讚美。一個“後進生”就更是如此。因為他們平時就缺少肯定和鼓勵。當老師發現“後進生”在哪方面有優點或取得進步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進步,一定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誇他/她。越誇他/她,他/她越有學習的幹勁;越誇他/她,他/她越想進步。

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中,沒有絕對的“後進生”。有的只是那些短時間內不懂事,迷茫的孩子。

老師一定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家長,對得起手裡的飯碗。奉獻出愛心和工作應有的責任心與耐心,多數孩子都是可造就之才。你同意嗎?


哼著小曲的小公主


在一個班集體裡,不管怎麼優秀的集體,總有優劣之分的,一般尖子生佔20%,後進生20%,中上和中下的稱為中等生佔60%。尖子生各方面都很優秀很突出,在班上起引領作用,班主任、老師只要花很小的精力和時間,就有很大的效果。而對於那20%的後進生,班主任、老師要花60~70%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糾正不良的習慣和不良行為,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怎麼才能提升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要關心愛護尊重後進生。

後進生大多數人很聰明,個性強,只是習慣不好,成績欠佳,久而久之,各方面表現都很落後,就成了後進生。做老師的特別是班主任,要善於在後進生的的各種不良習慣不良行為中找出閃光點,肯定他的成績,尊重他的自尊。曾遇到一個雙差後進生,她很自卑,但她的字寫得特別漂亮,她自己的簽名很有藝術性,怕老師不認識,簽名的下面又寫下了正楷的名字。一次下課,我叫她,她很驚訝,老師還認得她,我說人如其名,人和字一樣漂亮秀氣,很多簽名的場合,人家看到自己的簽名,字跡漂亮有藝術性,人家就另眼相待。我肯定了她的簽名是練了一番功夫的,她說老師知道的,於是我引導她,只要有信心,學習同樣能夠趕上去,關鍵是看自己有沒有毅力,象練簽名一樣,想練就一定能練好。自此以後,她的化學成績進步很快,再後來由後進生進入到中等生,高考還考上了一個二本。高考後,我說她考得怎樣,她說很滿足了。現在不時與我聊天,感謝我看上了她的簽名。

第二,激發後進生的求知慾。

後進生大多數腦子不笨,人很聰明,就是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再加上週圍環境影響,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更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特別是有一些沒讀多少書的人也能掙錢,過得很瀟灑。所以他們不願讀,在學校混日子,成了後進生。對此,我先肯定事實的存在,然後提出讀書的人比不讀書的人賺錢容易,讀書的人比不讀書的人發財更容易。我有三個親戚,都搞模具製作,一個看不懂圖紙,只會做工;一個按照圖紙能做成模型;一個能設計圖紙;他們三個一個初中畢業生,一個高中畢業生,一個大學模具專業畢業,哈門三個的工資待遇,工作的輕鬆程度可想而知。初中畢業的,每天出去做能弄個三五百,高中畢業的,如果能夠拿到圖紙,一個月能夠掙個一兩萬,大學畢業的一年能夠設計出幾款新模具,年薪就是四五十萬。這就是知識的差別。還有很多同學喜歡玩遊戲,那些遊戲都是人工設計出來的,我們為什麼要沉迷於別人的遊戲之中,不自己把學習搞好設計幾款遊戲供別人玩呢?自此,真有後進生愛上模具設計製作的,也有迷上了網絡設計、網絡工程的。

第三,針對後進生的特徵,加強個別輔導,特長培訓。

有些後進生,確實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在讀書上,確實是很難有突破,於是有針對性指導他們發揮特長,如美術生、藝術生,體育生,做到因材施教,充分顯示出他們的特長。

後進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但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HX教師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科學的規律性決定了教學活動必然“有章可循”。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一些學生學習成績差,並非因為他們的智力差,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作為老師,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調動後進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一、適時、真切地鼓勵學生的成功,樹立其自信心

接受表揚之心人皆有之,再頑皮的學生也喜歡被老師表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哪怕取得很小的成功或進步,老師都應給予鼓勵,激發其成功動機,不然,他可能因看不到成功而停滯不前。大多數後進生都存在著自卑、孤獨,對老師和同學感情冷漠。犯過錯的後進生常常主觀地認為老師輕視自己,厭棄自己,以至對真正關心愛護他們的老師也不願接近,採取迴避、沉默,甚至對抗的態度。如:我班有位同學,沉溺於網絡小說中不能自拔,他父親不理他,他媽媽當他面表示對他的失望。他自己對我說他無可救藥了,以至於經常曠課,作業不按時完成。對於他這樣特殊學生,我主動接近他,讓他敞開心扉,瞭解他的內心想法,對於他的進步及時表揚,引導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對於那些不敢開口說話的學生,他敢開口,哪怕只有一句,也要適時、真切地給予肯定鼓勵。讓他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產生繼續開口說下去的願望。如若急於糾正學生的每一處錯誤,這無疑於在剛燃起的火焰上潑了一盆冷水,或許他從此再也不敢開口說話了。

二、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後進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往往覺得學習枯燥無味,沒有興趣和主動性。於是我經常讓學習差的學生讀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文章,對於那些生詞的比較多、含有深刻哲理、豐富的科學知識、奇異的外國風情的文章領著他們共同閱讀,並向他們解釋文中的字、詞、句、段,去體會有特定含義的習慣用法和不同語境。這樣每當看完一篇文章,學生會體會到文章中優美的語言和內涵,在傳的一笑中,逐步對學習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也就來勁頭大,效果好,成績提高也快。

三、課堂多提問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課堂上被提問的次數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正比關係。我曾對我所任的兩個班的學生就此問題進行討論,80%的學生認為被老師提問的次數越多,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受“冷落”時,學習的積極性就會下降,為了調動後進生,給他們少而易做的問題,並明確告訴他們允許出錯。調動後進生的積極性。從課堂提問上著手不失為一條良策。

四、教學目標層次化

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北宋張載說:“教人之難,必盡人之才,乃不誤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因素對教學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考試用統一試卷,只有少數優秀生得到滿分,大部分學生成績平平,相當一部分學生只能望洋興嘆。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應用目標層次化,分層授課的方法。例如,我把我們班分成三個層次,對尖子生一種要求,對中等水平的學生是另外一種要求,較差的學生,要求就更低了。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提高,防止和克服了後進生心理上的失敗定式。

五、情感激勵,鼓勵代替訓斥

無論理論還是實踐都已證明,師生關係和諧有利於教學成績的提高。因此想轉化後進生首先是拉近師生距離,親近差生,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學關係,使他們感到老師並沒有拋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們,班集體歡迎他們,從而喚起他們的自尊自愛、自強。這樣差生就會漸漸向班主任打開心靈之門,轉化也就水到渠成。我曾遇到這樣一位學生,英語特差,26個字母也寫不全,一個單詞他不知道寫在一起,這樣的差生很容易使老師對他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滅。由於他什麼都不懂,上課難免不睡覺、吃東西,找人聊天,有時還自說自話。我理解他這種無奈。為了使他上課有所作為,我每堂課都給他佈置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如抄寫母字、練書寫等。當他有所進步時,不忘在全班表揚他。由於我沒有放鬆對他的學習要求,漸漸地,他在上課時也會聽一些課了,成績也慢慢有所提高了。

其次是委以重任,讓差生體驗成功。差生雖然毛病較多,但他們身上不是沒有優點和長處,只要細心洞察也不難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差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但若委以他們一些非學習上的事給他們做,他們會覺得老師是信任他們的。如我對上例中成績差的差生,讓他當勞動委員、體育委員他都欣然接受。由於老師經常委託他參與班級管理事務,不把他當差生孤立看待,使他覺得自己是班集一分子,在班裡有價值,能夠為班集體服務,從而消除自卑心理,覺得“我能行,我是老師的好幫手,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學習上、紀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後,不斷上進,嚴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趕上前面的同學。作為老師一直注意與後進生建立和諧的師生,對於後進生應做到:在思想上不放棄,在態度上不歧視,在語言上多鼓勵。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真心關愛。

總之,給予後進生一定的感情激勵,建立師生之間親密、趨勢的情感關係,採用分層次的教學,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教師的教學質量的目標。


老孟報志願


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後進生,該如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呢?

面對這個問題呢,我們一起來分享有關轉化後進生的內容。有篇文章,題目是《走進孩子的心靈》,曾獲案例一等獎。後來,編進了案例冊。

一、瞭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家訪

二、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談話

三、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活動

四、 掌握孩子的需求慾望。隨訪

初一新生報名的時候,有一位穿著拖鞋來我班報名的孩子,叫延延,面對我校2000多人報名,他是唯一一個穿著拖鞋來報名的孩子,我首先問了名字?他回答了我,又問:你為什麼要穿拖鞋到學校來報名呢?他就不理我了。然後問他的家庭住址,父母情況?他怎麼都不理我。放學後,我立即調了他的檔案,進行家訪:家庭環境,父母離異,成績不好。屬於問題學生中的後進生。

隨及談到性格特點:脾氣暴躁,生活習慣(喜歡吃麻辣),興趣愛好:喜歡打🏀籃球(我準備設計一場年級籃球賽),喜歡看三毛作品(我準備安排一次《讀三毛作品》有感的作文賽),喜歡打暴不平。

在學校的日子裡,我注意觀察了他,總的印象是四個字:目中無人。

有一次,他終於打架了。因別人踩著了他的腳,我又急又氣叫他到辦公室,問他,你怎麼打架了…,什麼都不願說也不願寫。我心想:這樣的孩子真的沒救啦?完全走不進他的心靈,是放棄?是停止,是前行?我有些納悶。教育家加里寧說過:老師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怎能放棄!

第六週的週五,我安排了一場年級球賽,他打球熱了,脫的衣服讓同桌給他報上,我又從同桌手裡接過了這件藍色牛仔外套。最後,延延獲得了最佳球手。在全班表揚了他,只見那時那刻,他的嘴角終於露出一絲微笑。

隨後的幾周裡,又組織了一場作文賽,(抓住了他的強項)讀《三毛作品》有感,他是全班寫得最好的一位同學,獲得一等獎。當他領獎的時候,終於欣喜的笑了。

江山難移,本性難改,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在鄰居班打架,他提著凳子就跑,把別人打得鮮血直流,怎麼辦呢,氣得冒煙的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主動說話了:老師,對不起你,我又打架了,我給你添麻煩了…,我立即抓住能走進他心靈的機會,和他一起談心,談生活,談父母,談讀書,談理想,談人生…,多麼美麗的一個開端,又是多少難忘的交流。

隨後的日子,我們相約在教室,走廊,辦公室,回家的路上,暢所欲言。多麼難忘的回憶,多麼有價值的交流。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老師尤如指路明燈,引導學生從迷茫的角落走向光明的未來。初二初三的日子裡,他努力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有一個週末,我從菜市場出來,走在了他的後面,只見他左手拿著作文書,右手提著剛買的魚和小菜。

多少熟悉的背影,多少美麗的風景線,多麼可愛的孩子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