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夫妻恩爱的典故,在几千年里不断的被人传颂,至今耳熟能详。“举案齐眉”便是其中之一。“举案齐眉”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讲的是东汉初年有个叫梁鸿的人,他的老婆孟光做好了饭要送到他的面前,并把盛饭的案几举到自己眉毛的位置,以便不让老公看到自己的脸。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后汉书

先不讲梁鸿两口子的感情是不是真的好,只看“举案齐眉”这件事就是一个封建礼教宣扬男尊女卑的典型案例。相信现在大多数的女性对这种行为都会表示抗议而愤慨,而多数男性同胞应该更多是羡慕和向往吧!我们现在总说爱情是要有仪式感,如果说这真是人家小两口表现感情甚笃的一种方式,那也无可厚非,碍不着别人什么事。但当细观这段历史,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举案”中的案

“举案齐眉”作为夫妻恩爱的典范存在两个疑点,这两点都和妻子孟光有关,一个是“举案“一个是"齐眉"。汉朝时期的餐具和托盘的材质不像现在这么轻便高级,那个时候这些器具不是青铜的就是实木,装不了多少饭菜不说,还十分的笨重。而且汉朝人吃饭的时候是席地而坐,一个人要跪着,身体前倾并双臂伸直,双手把极具分量的餐盘加饭菜举到头部,那是需要极好腰腹核心力量和臂力。孟光一个女子是怎样做到每天如此的?还有,为什么在丈夫吃饭前她要挡住自己的脸,丈夫梁鸿看到她的脸吃饭会有什么反应?带着这两个疑问让我们重新了解一下这段历史。中找到答案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举案齐眉

梁鸿,字伯鸾,看名字他是家里长子。扶风平陵县人,属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父亲叫梁让,在王莽的新朝做城门校尉,放到现在算是团级干部。梁鸿那时年纪还小的时候父亲梁让就去世了,那个时候世道正乱,各地起义不断,家道中落的小梁鸿只能草草把父亲下葬。父亲去世之后梁鸿得到了在太学读书机会,能到全国最高学府“太学“里读书那在当时可是一件了不得事,像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大名士严光、东汉大司徒邓禹和渔阳惠政的张堪都是太学毕业的。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太学

梁鸿在太学期间饱读群书,无不通晓,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之后,梁鸿一心想留在都城洛阳,凭着自己的才学在朝廷中某个一官半职。但是朝中无人举荐,只好等待机会。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梁鸿到上林苑替人放猪来维持生计。有一天,梁鸿在放猪的时候失火把别人家的房子给烧着了,真不知道梁鸿这猪是怎么放的,可能是要把猪放火里烤了。受灾的人家找他赔,他身无分文只得把猪赔给别人。没猪可放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回到家乡。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上林苑

怎么说梁鸿也是从小生活在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人,而且还是太学毕业的高材生。别看在洛阳混得不咋样,回到家乡可成了香饽饽。品学兼优的单身大才子梁鸿回到了扶风的消息,一时之间传遍了十里八乡。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当地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都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但都被他婉言回绝了。 这些大户人家争着把女儿许配给梁鸿,表面上是说欣赏他的才学与人品,其实是看好梁鸿有入朝做官的能力和资质。在汉朝的时候还有科举制度,读书人想走仕途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朝里有人保举,一条是通过地方长官举孝廉。在扶风县,梁鸿是绝对有被举孝廉的资质。他现在虽然家道中落,但也是官宦之后,名牌大学毕业,学识人品都是有口皆碑。如果把女儿嫁给梁鸿,有朝一日梁鸿入朝做官,那自己女儿可就是官家夫人,这对大户人家来说绝对是光耀门庭的大事。 而梁鸿把这些婚事都推掉,也有自己更现实的想法。他回到家乡之后首要的事情是如何生存下去,百无一用是书生,他连猪都放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去从事农业生产。所以,那些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并不是他不喜欢,而是根本不适合他当下的处境。如果靠女方家接济,过着吃软的生活,也有悖他人品高尚的人设。再一个,娶富家小姐对他而言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富家女多是娇生惯养过不了苦日子,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后难免会有矛盾。运气不好,娶一个像林妹妹那样体弱多病的,那日子就没法过了,两个人能饿死。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举孝廉

就在梁鸿婚事无望的时候,在扶风县有一户姓孟的人家,这家人有一个女儿叫孟光。据史书上记载孟光这个女人,五短身材、膀大腰圆、皮肤黝黑、相貌丑陋。感觉就像是没有胡子的张飞。孟光不但长得像张飞,力气和张飞也有一拼。据说她力大无穷能轻松举起石磨。现在我们知道了“举案”对她就是小菜一碟。别看孟光人相貌不咋地,在择偶方面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可是,觉得她还凑合的她看不上,她看着还顺眼的别人又看不上她,就这样一来二去,直到30岁还没有嫁出去。搁现在,女人这个年纪未婚还算正常,但在汉朝那可是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父母也为女儿的婚事发愁,有一次问孟光,到底想找个什么样老公,孟光连想都没想说我要嫁就嫁梁鸿那样的男人。父母一听认为自己女儿疯了,就没敢接这话茬。 孟光想嫁梁红这件事很快就当作笑话传开了,传来传去就传到了梁鸿的耳朵里,梁鸿一听这个女人有点儿意思,于是向知情人咨询孟光的情况。听说孟光力大无穷,一个人能顶两头牛,就立马她下了聘礼。孟光的父母见梁红下的聘礼要娶自己的女儿,当时就知道不是自己的女儿疯了,而是梁鸿疯了。怕梁鸿反悔,二老赶紧答应下来收下聘礼,并订好良辰吉日赶紧送女儿过门。

举案齐眉 这段夫妻恩爱的典故 世人传颂了千年 也欺骗了世人千年

美化过的举案齐眉

别人不理解梁鸿为什么放着那些大家闺秀不娶,偏偏找了县里有名的丑女。但是梁鸿却心里是经过权衡的。孟光身体好,力大无穷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娶进门以后的劳动力和吃饭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再一个,孟光很崇拜他。一个女人如果从内心里去崇拜自己男人,那这段婚姻基础会比较坚实,此后会少去很多没有必要的矛盾。最后就是向世人证明,他梁鸿是个不重外表重内在的真君子。

在此之前,梁鸿应该是没有见过孟光真容的,所以在出嫁的那一天,孟光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自己未来的丈夫。她穿上了自己最华丽的衣服,精心打扮,浓妆艳抹一番。要知道一个人长的难看如果,但干干净净保持本来的相貌最多也就是丑,可是非要画蛇添足,浓妆艳抹那结果可能不堪设想。

新婚之夜,当梁鸿借着微弱的烛光第一次看到孟光尊容的时候彻底吓傻了。当时就逃出了洞房,连着一个多星期没敢照面。到这里我们就明白孟光为什么要“齐眉”挡住自己的脸了吧。孟光眼瞅着结婚都一个多星期了,丈夫老是这么躲着自己不是个事呀。不论什么时候,人总是会高估自己的长相,就像现在女孩都认为PS后照片才是真正的自己。孟光也不例外,她知道为自己不好看,但绝对不会认为是自己长的丑吓跑了丈夫。于是,她决定主动找丈夫谈一谈。她对梁鸿说,人们都说夫君是一个品德高尚正人君子,既然你是正人君子那就不该不以貌取人,见我的不好看而躲着我。梁鸿一听,孟光这是要搞道德绑架呀,这个时候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人设崩了。想了想回答道,我不是因为你的相貌而躲着你,而是因为你结婚那天穿的太华丽,打扮的太妖艳。一点都不像是我这种清流文人的妻子,所以我很生气罢了。孟光说,原来是这样,那好办!于是换上了粗布衣服,卸了妆。梁鸿见到到妻子,强颜欢笑的说,你还是这样好看。

婚后的日子,孟光把梁鸿照顾的多么周全,我们就不必多说了。后来两个人还生了孩子,看来生活在没有电灯,一到夜里就抹黑的年代也不是个坏事。 在这个典故中,如果说孟光对梁鸿有真情是可信的,但梁鸿对于这段婚姻还是有很大目的性,之后不过是对孟光有了依赖性,慢慢看习惯了。至于说相互恩爱,决不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