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软弱无能的帝王之一,其实是被"误会"了

子承父业为顺理成章之事,老一辈打拼下来的数年基业要靠儿子将其发扬光大。这其中最难得应该说是古代皇帝传位之事了。李世民在死之前便在三个儿子的身上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最终将太子之位传给了年龄最小的儿子李治。

李治当年并不是李世民的第一选择,论才华他没有二哥满腹经纶,论性格他和李世民完全相反。他生性内敛,给人一种柔柔弱弱的感觉,一看便不是能制定谋略治理江山之人。奈何其他的两个儿子太不争气,无奈之下只好在病重之时将皇位传给李治。

影视剧里软弱无能的帝王之一,其实是被

许多影视作品都将李治塑造成了软弱无能的形象,批判他的性格懦弱做不了主,江山社稷在他掌管下只能任人宰割。其实不然,历史上的李治并不是什么善茬,李治即位后开创了有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在位34年间,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口持续增长;大唐版图也一度拓展到最大,不仅对西北和海东的用兵很有成果,而且基本平定了突厥叛乱,就算是对吐蕃的作战有所失败,但在晚期也已基本稳定了对吐蕃的态势。

影视剧里软弱无能的帝王之一,其实是被

李治在位之时比李世民也轻松不到哪去,对外忙着平西突厥、灭高句丽,大唐疆域在他手中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1237万平方公里;对内又忙着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最终把权力收回自己手中。

李治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不到30岁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出问题了,因此就时常让武则天代自己批阅奏章。再加上李治本身就患有头痛的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病也越来越严重。随着政事的繁忙,李治本身就虚弱的身体都被耗费了。

影视剧里软弱无能的帝王之一,其实是被

人常说作为一国之君所作所为只为百姓,当然自己的家族也要好好守护。奈何李治在这方面做得很差,造福子孙后代这一件事上,李治确恰恰相反,差点将李氏一族屠杀殆尽。很多李氏族员要么被砍头,要么被流放直至病死,要么就是被满门抄斩,或者被逼自杀。真可谓是惨不忍睹了!

李治这个病原本应该好好的修养,但他又不得不在需要出兵的时候带兵打仗。后来武则天又劝说李治"封禅",于是李治又拖着病重的身子一路颠簸去了泰山。此时李治便已经连走路都成问题了,走两步路就气喘吁吁,而且已经目不能视,基本上看不见东西,所以不得不终止封禅大典。

影视剧里软弱无能的帝王之一,其实是被

后来李治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亲自在大殿前宣读。此次事件之后李治的生命便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他的病情极速恶化,终于在55岁那年在洛阳驾崩。

同是被疾病折磨的唐太宗和唐玄宗,都因病去世。于李治而言,他不能说是一位优秀的帝王,比起唐太宗来说他确实有些不足之处。但后来的君王其实也未必有他做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