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潞源的第38天,我已經成了這裡的人”

今天是張海濤在潞源街道的第38天,他既不是這裡居住的人,也不是街道的工作人員,但看到並肩作戰的同事、小區裡出入熟悉的居民,他覺得自己已經成為潞源一名合格的“戰士”。

為有效緩解防控一線持續作戰壓力,共克時艱

2月5日

一批來自區直單位的下沉幹部來到潞源街道

深入防控一線貢獻力量

融媒體中心播放科的張海濤就是其中一員


“靦腆哥”變身“貼心客服”

一天打出數十個電話

初來乍到,張海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表格和手機,電話核實居民信息。看到手頭表格裡密密麻麻的居民姓名和電話號碼,生性靦腆、不善言談的張海濤犯了難。

“我是嘴比較笨的那種人,電話那頭又是陌生人,我怕說錯話,就有點緊張。”

面對自己的緊張情緒,張海濤趕緊想辦法平復,他深知前期摸排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居民信息不斷完善更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日後的精準防控。

下沉幹部一線風采|“在通州潞源的第38天,我已經成了這裡的人”

於是,他鼓足勇氣,拿起手機打起了第一個電話。

“您好,我們是潞源街道的工作人員,想和您核實一些信息……”

就這樣,張海濤一天打了數十個電話,從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後來“出門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的耐心叮囑,對這項工作,他越來越駕輕就熟。


“戰場”轉移 5年老兵不退縮

繼非典時期後再次執勤

隨著潞源街道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張海濤和同事們的“戰場”便轉移到了小區檢查點,居民登記、查體溫、檢查出入證,張海濤都極為“嚴格”,出入證檢查正反面都要仔細看一遍,信息是否完整,性別是否對應;遇到不太配合或情緒狀態不佳的居民,他也會耐心解釋,做好其思想工作。


下沉幹部一線風采|“在通州潞源的第38天,我已經成了這裡的人”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張海濤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前些天更是雨雪天氣較多,一不小心就成了“雪人”。換班時,脫下手套才發現手已凍得紅腫。但張海濤絲毫不退縮,他說自己是一名退役老兵,5年的軍旅生活,造就了他堅韌的性格和良好的身體素質,“現在的執勤和當兵那時候不能比,所以苦點累點都能挺過去。”

下沉幹部一線風采|“在通州潞源的第38天,我已經成了這裡的人”

這樣的執勤對於張海濤來講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張海濤剛退伍回家,得知所住村內需要執勤人員站崗,他主動報名作為一名志願者在村口執勤。如今,同樣的執勤場景再現,而這次能夠以下沉幹部的身份加入抗“疫”隊伍,他感到非常自豪。

下沉幹部一線風采|“在通州潞源的第38天,我已經成了這裡的人”

張海濤的努力付出也被居民看在眼裡,幾天前,張海濤沒來得及吃飯就趕來執勤,小區志願者特意送來了熱乎的餡餅和雞蛋,這份理解和支持讓他特別感動。


張海濤常說:

平凡的人認真負責地做著平凡的事兒

這一切就鑄就了不平凡。

其實,張海濤只是區直部門幹部下沉一線的一個縮影,在防控一線,眾多的下沉幹部與街道工作人員、小區志願者等並肩戰鬥,上演著無數“請戰”和“堅守”的故事,他們先“下”後“沉”,將群眾冷暖放心上,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內容來自通州潞源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