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民政局廣大黨員踴躍捐款戰疫情

3月3日以來,滕州市民政局積極響應上級黨組織號召,5個黨支部77名黨員積極踴躍捐款,累計自願捐款10500元。大家紛紛表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每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民政幹部雖不能像醫護工作人員一樣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盡一點微薄之力也是黨員的義務。”

■典型做法

濱湖鎮中心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十嚴格”:嚴格落實管理責任。落實民政科為疫情防控的主管部門,敬老院負責人作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嚴格落實封閉管理。杜絕親友、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嚴格落實檢測報告。每日專人對工作人員、老年人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嚴格加強人員進出。嚴格做好日常防護。院內確保室內通風、帶口罩勤洗手、清潔衛生、消毒滅菌,嚴禁一起聚餐。嚴格做好應急響應。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制定應急預案,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嚴格清理整治衛生。堅持每天對老人入住區域、垃圾箱等進行衛生處理消毒工作。嚴格做好心理慰藉。有針對性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加強老人和工作人員的心理調節,保持正常生活規律。嚴格落實物資保障。確保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供應到位。嚴格開展督導檢查。實行副科領導幹部幫包責任,強化聯防聯控,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級索鎮“23131”工作模式防疫情

:每天固定消毒2次,院內外進行全面消殺,室內定期開窗換氣,確保老人們生活環境安全放心。每天早中晚3次測體溫,及時掌握老人身體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每天1次疫情傳達,每天早餐前由民政科人員傳達疫情發展情況,講解口罩使用方法、洗手“七步法”等相關知識,提高老人們的病毒防禦能力。一日3餐前進行碗筷消毒,餐前監督指導老人洗手,所有餐具嚴格進行消毒後使用,實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建立1套完整工作檔案,建立了消毒記錄、體溫測量、疫情防控工作日誌等臺賬,記錄疫情期間工作開展情況。

創新經驗

●龍河灣養老康復中心中醫防控效果好:為避免消毒液在疫情防控消毒期間給老人帶來的負面呼吸系統影響,採用中草藥艾條,對所住老人房間及活動空間進行艾燻達到抗炎防流感,抑制各種病菌及流感病毒,得到老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免疫力,與省中醫大田虎博士聯繫溝通,提供抵抗病毒的中藥配方,免費讓工作人員服用,提高了所有員工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戰鬥力。

●荊河街道加強養老機構入住老人知識宣傳:針對老人信息接受較慢的特點,採取各種形式、緩慢重複的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倡導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使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充分了解健康知識,掌握防護要點。每天提醒或協助老人做好自身清潔和居室清潔衛生。為老人講解停止集體用餐,實行分餐制的必要性,加強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心理調節,紓解焦慮恐懼情緒,引導其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防疫先鋒

●戰“疫”中的“擺渡人”:王昌茂是黨員和退役軍人,參加工作15年來,一直堅守在殯儀館最前沿的火化車間,從事遺體運輸、遺體火化、遺體美容等工作。疫情發生以來,他和同事們始終堅守在一線,白天夜間無休息,確保火化車間的正常運轉,火化遺體1200餘具、骨灰寄存150餘位。他說:“疫情防控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殯儀館就是一個永不停歇的後方戰場,我們雖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在前線挽救生命,但我們一定在後方完成防疫的最後一站。”

●當好疫情防控“排頭兵”: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鮑溝鎮民政科科長李宗明逆行而上,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彰顯黨員示範引領作用。自大年初二起,李宗明同志響應上級號召,放棄假期休息時間,連續奮戰在工作崗位,使得全鎮3個所養老機構、45名在院老人、7名工作人員始終處於健康狀態,讓老人安心,家屬放心,有力服務了全市民政系統防控大局。

●舍小家為大家:級索鎮民政科科長宋賓及孫正操、孔寒、王次橋等同志,自疫情防控以來,認真抓好兩所敬老院疫情防控及生活物質配送工作,積極做好隔離工作人員的思想及與家人的溝通疏導工作,舍小家顧大家,同步隔離在院內為老人搞好服務,無怨無悔,認真負責,多次受到市、鎮領導的表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