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出生以後,層出不窮的教育問題讓父母操碎了心。特別是孩子的性格、舉止的問題,是父母們們始終關注的重點之一。不少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不經意間養成了“彆扭”的性格——在家裡是說一不二的小霸王、在同學和朋友面前卻溫順得像一隻小綿羊。

其實,這樣的性格多半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家長朋友們要引起重視!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造成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性格的原因

  • 這種格和父母們對孩子的溺愛是有很大的關係

家長在表達自己的愛的時候用錯了方式,總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在家中以自我為中心,和家人的相處方式是簡單粗暴的命令式。但在外面,小朋友們都是家裡精心養育的“花朵”,沒有人會遷就他。

而孩子除了命令式以外,不知道如何和他人相處,於是感到膽怯,成為了乖順的“小綿羊”。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 其次,父母的性格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有些家長總是對孩子發脾氣、相互之間吵架。久而久之,孩子在不愉快的時候也會用發脾氣的方式,造成了“窩裡橫”。除此之外,父母在有關人際交往方面對孩子的教育不夠,使得孩子不會與人交往,變得很內向。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如何改變孩子這樣的性格?

一、拒絕無底線地溺愛

溺愛是一種錯誤的愛,無底線、無原則的縱容只會一步一步摧毀掉一個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減少對孩子的“過度”關心,學會對孩子不正當的要求說“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及時糾正。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度過他們的一生,為了孩子今後能夠順利在社會立足,我們要學會適當地放手。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不僅要父母做到,祖輩們也一定要和父母持有同樣的理念。除此之外,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設立一些“家庭守則”,向孩子明確說明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絕對不可以的,一起去遵守這些規則,用規矩去約束孩子的行為。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二、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會帶來正向的影響。父母是家庭環境的主要參與者、孩子的第一老師,我們要以身作則,不將工作、生活中的煩惱和不好的情緒帶給孩子,對孩子和家人亂髮脾氣,以免孩子進行模仿。

和睦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一方面,家庭中的矛盾和衝突少了,孩子也學不會亂髮脾氣,還能讓孩子學會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另一方面,給孩子帶來了一個寧靜安全的避風港,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動力去進取、拼搏。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是謙和有禮的好孩子。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三、多讓孩子接觸同齡人

很多孩子因為缺少社交能力的培訓,又很少與同齡人相接觸,所以會出現膽怯的現象。

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和和同齡人都佔有很大的比例。作為家長,不僅要常常陪伴孩子、與孩子交流,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生活、社交知識,還要多帶孩子和同齡人相處。在和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能學到很多人與人交往要注意的事項,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唯我獨尊”的。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這樣,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得到鍛鍊、取得進步。學會如何和別人相處,也就不會出現膽怯的心理、化身“小綿羊”,而是自信、樂觀的和他人交往。楠哥為家長們推薦2本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繪本——《陪你長大》與《幼兒情商行為管理》。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陪你長大》分為健康、社交、藝術、語言等5個主題,每個主題有6冊,其中社交這一主題,主要培養孩子社交的能力,讓孩子擁有好人緣。《幼兒情商行為管理》除了讓孩子學會基本的自理能力之外,還通過《好朋友》、《大聲回應》等冊,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同齡孩子相處。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並非“性格缺陷”,多半是家長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