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活力 戰“疫”添動力 ——孝義市精準推進復工復產紀實

三月的孝河大地天氣漸暖,春意初現。孝義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返崗復工、降本增效、保障供應、穩定金融……隨著疫情防控“第一戰場”順利推進,孝義著眼於開闢經濟發展“第二戰場”,一大批企業和項目在做好員工防疫防護的同時,精準謀劃、組織生產、調試產品、開工項目,加足馬力提高產能,逐步實現有序全面復工。

戰“疫”定有勝時,發展不能停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抗疫阻擊戰,也是一場經濟保衛戰。連日來,孝義市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迅速復工復產的企業和項目,乘著春風的“翅膀”,不斷釋放出強有力的韌勁潛能。

“組合拳”把好“復工關”

戰“疫”勁不松,復工復產忙。3月2日,筆者來到孝義市金州化工公司。大門口,2名防疫值守人員嚴陣以待,對進入車輛逐輛核查登記、消毒處理。目前,該企業已實施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對食堂、宿舍、辦公樓、生產區等公共區域每天至少消毒兩次,職工錯峰就餐。對春節期間返廠的外來員工,嚴格落實單間隔離觀察,目前第一批13名外地返崗人員即將結束隔離觀察期,未發現異常。

在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線”的前提下,金州化工有序復工復產。目前企業5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已恢復生產,針狀焦項目正在進行技術改造,預計4月初恢復生產。“之前由於車輛管控比較嚴,原料和產品不能進出,所以我們降低了生產數額。到目前為止,已經恢復到一天500噸的煤焦油生產加工量。”金州化工副總經理李現芳介紹道,“現在營銷、客戶都是通過電話聯繫,都按照生產量來銷售,庫存基本為零。”金州化工各個部門持續和上下游供應商以及客戶進行溝通,制定採購、交付方案,保證了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疫情防控不放鬆,生產發展不停步。孝義市委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全市上下千方百計給政策、出實招,全力扶持企業應對疫情挑戰、恢復正常生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企業、穩就業、穩經濟。

接到省裡和呂梁市關於企業復工有關要求,孝義市工信局立即對規上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全面掌握企業復工復產計劃、企業員工身體狀況、生產資料準備等情況,積極對接省裡和呂梁市工信部門掌握最新政策,提前謀劃該市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孝義市對申請復產的企業分類辦理審批,堅持“日報日審、事不過夜”的原則,企業復工復產申請經鄉鎮(街道)、部門審核報送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統一收集,每晚召開評審會,及時討論研究。同時,實行企業、企業屬地、行業主管部門三方聯動,對返廠人員做好摸排登記,核實返廠人員數量、返廠時間、人員來源地、返廠航班車次、途經地,連續14日體溫是否正常等,對上述信息建立“一人一檔”,由聯動三方分別實行臺賬式登記管理。該市工信局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加強指導,嚴格落實環境消殺、日常監測、健康教育、錯峰用餐等措施,把好企業“復工關”。

2月24日,東義144萬噸焦化和年產25萬噸甲醇聯產8萬噸合成氨、金暉205萬噸焦化和抗菌劑系列等7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53.9億元,涵蓋煤化工、新材料、固廢綜合利用等多個領域……孝義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聚焦開發區主戰場,吹響了轉型項目攻堅衝鋒號。

與此同時,東義集團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正開足馬力建設,預計3月底實現1號焦爐投產,真正實現裝煤推焦搗固自動化;大華標高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耐火材料是全國同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產品,受疫情影響,運輸受阻,下一步將在產品銷售上進一步拓展;金巖集團二期年產253萬噸7.1米頂裝焦化項目和金暉建鑫抗菌劑系列項目各種基礎工作已基本完成,疫情緩和即可全力推進……

與春天一起到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復工復產好消息。

“及時雨”護航“渡難關”

2月27日早上六點,天還沒有亮,在孝義市大孝堡鄉聚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種植基地,裝有2000斤雙孢菇的冷藏運輸車準備發車,兩個小時後即可到達太原農貿市場。據瞭解,這是疫情暴發以來該聯合社的首個外銷訂單。春節前後是雙孢菇的採摘期,作為外銷產品,以往這些雙孢菇經過初加工後便發往全國各地。今年,受疫情影響,雙孢菇出現滯銷現象,聚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社長陳俊海憂心忡忡,“我們總共有八家聯合合作社,有三個種植基地,一天滯銷的蘑菇在一萬斤左右。”

得知情況後,孝義市農經中心主動上門服務,在進行種植技術指導的同時,幫他們聯繫銷售渠道,與種植戶共渡難關。“新義街道的幾個社區為合作社和小區牽線搭橋,聯繫了三個萬人小區,通過微信幫助他們在市內銷售。”孝義市農經中心副主任宋石峰說道,該中心還聯繫省農業廳合作經濟指導處和呂梁農經局尋求幫助,填寫了滯銷積壓農產品情況摸底表,想辦法在省內聯繫銷售渠道,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並與該市衛健、交警等多個部門溝通協調,幫助解決公路運輸問題。在相關部門的積極協調努力下,受疫情影響銷售的雙孢菇打通了銷路,實現產銷平衡,減少了種植戶的經濟損失。

復工復產以來,孝義市發揮“看得見的手”作用,優化扶植政策,細化幫扶措施,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行政審批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項目審批不“卡殼”;疏通、避險並舉,打通物流渠道,企業原料供應“不掉鏈”;審批按規“開綠燈”,防疫物資生產“有保障”……全市各部門各顯神通、聯合發力,從政務服務到金融支持,從房租稅費到用工社保……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扶持政策,為企業紓困助力,為復工復產護航。

該市首先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企業正常生產。孝義市綠寶晶農副產品深加工有限公司主營生產疫情防控專用的75%酒精,高濃度酒精的配比需要充足的原材料供應,該市工信局幫助綠寶晶公司協調銀行發放貸款1450萬元,協調上級調撥5000噸市級儲備玉米,緊急調運原煤,有效保障企業穩定生產,保證日產消毒酒精70噸左右,成為抗擊疫情期間向全省供應消毒酒精產品的定點企業。

同時,孝義市建立應急防疫物資統籌協調機制。尋求市場渠道,先後為企業提供防護用品生產企業23家,為企業復產及防疫提供物資保障和服務。還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原料購進、運輸等困難。針對焦化企業原煤緊張、道路運輸不暢等問題,工信、交通等部門聯合制定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物資運輸車輛通暢通行方案,理順了通行證的辦理程序,安排專人幫助30家企業辦理通行證,保障了復工復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

春風到孝河,戰鼓催征程。從政府到企業,從企業到個人,孝義上下鉚足了勁,用堅定的必勝信心搶抓發展機遇,奏響復工復產最強音,為打響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發出了強烈信號,展現了孝義市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必勝信心。(郭曉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